《Nature:让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保持在融合前构象设计出新型mRNA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8-06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第一个进入人体试验的SARS-CoV-2实验性mRNA疫苗在一种经过精心改造的刺突蛋白的帮助下,已被证实能引起中和抗体和有益的T细胞反应。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ARS-CoV-2 mRNA vaccine design enabled by prototype pathogen preparedness”。这种称为mRNA-1273的疫苗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合作开发的。

    这项关于这种近期进入III期人体临床试验的Moderna-NIH疫苗的最新研究描述了在小鼠体内的临床前研究结果和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对这种刺突蛋白进行的重要基因改造。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为NIH下属的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的Barney Graham和Kizzmekia Corbett以及Moderna公司的Andrea Carfi 。

    这篇论文的一部分描述了让SARS-CoV-2与宿主细胞融合并感染它的刺突蛋白保持稳定。早期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对于从病毒基因组测序到人体疫苗测试的最快进展至关重要,这只需要66天。

    论文共同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分子生物科学副教授Jason McLellan说,“有几件事是快速开发疫苗的关键,包括了解刺突蛋白的精确原子水平结构和如何让它保持稳定。尽管这一切发生得很快,但由于多年的早期研究,这种疫苗开发是可能的。”

    NIAID团队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McLellan实验室成员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他们在收到基因序列后的几周内就确定了稳定化的SARS-CoV-2刺突蛋白的分子结构,并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这种刺突蛋白的结构(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2507,参见生物谷新闻报道:深度解析为何新型冠状病毒更易于在人间传播扩散 病毒S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ACE2的亲和力竟是SARS的10-20倍!http://www.bioon.com/article/6759265.html)。NIAID和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Moderna公司致力于开发一种信使RNA(mRNA)疫苗。据NIH的介绍,这种疫苗可以引导人体细胞表达处于融合前构象下的刺突蛋白,以引起免疫反应。这篇新的论文描述了这种疫苗阻断SARS-CoV-2感染扩散到小鼠的气管中,产生中和抗体并且促使称为记忆T细胞的免疫细胞做出反应。

    这种稳定化的刺突蛋白称为S-2P蛋白,其他几种目前正在人体临床试验的冠状病毒疫苗也使用了稳定化的刺突蛋白。

    SARS-CoV-2刺突蛋白是一种可改变形状的蛋白,在与宿主细胞融合前后改变它的结构。当这种刺突蛋白处于融合前的形状时,免疫系统的反应最好,所以McLellan的团队在两个关键的地方对这种蛋白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锁定在这种形状上。

    McLellan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Nianshuang Wang早在2017年就发现了让MERS-CoV的可改变形状的刺突蛋白保持稳定所必需的基因突变(PNAS, 2017, doi:10.1073/pnas.1707304114),该团队发现同样的策略在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上也有效。这些研究人员利用对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较小的基因修饰,基本上使得这种蛋白分子中的弹簧加载部分变得更加坚硬,防止它重新排列。

    这些研究人员没有经历痛苦的试错过程,而是在收到SARS-CoV-2病毒基因组后约一天内就设计出了必要的基因突变。McLellan实验室确定了刺突蛋白的原子级结构,研究生Daniel Wrapp收获并纯化了这种稳定化的刺突蛋白:S-2P。不久之后,NIAID的Corbett和Graham验证了S-2P蛋白在小鼠体内产生了强效抗体。

  • 原文来源:Kizzmekia S. Corbett et al. SARS-CoV-2 mRNA vaccine design enabled by prototype pathogen preparedness.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622-0.;https://news.utexas.edu/2020/08/05/locking-down-shape-shifting-spike-protein-aids-development-of-covid-19-vaccine/;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59732.html
相关报告
  • 《Nature:让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保持在融合前构象设计出新型mRNA疫苗》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8-12
    • 2020年8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第一个进入人体试验的SARS-CoV-2实验性mRNA疫苗在一种经过精心改造的刺突蛋白的帮助下,已被证实能引起中和抗体和有益的T细胞反应。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ARS-CoV-2 mRNA vaccine design enabled by prototype pathogen preparedness”。这种称为mRNA-1273的疫苗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合作开发的。 这项关于这种近期进入III期人体临床试验的Moderna-NIH疫苗的最新研究描述了在小鼠体内的临床前研究结果和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对这种刺突蛋白进行的重要基因改造。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为NIH下属的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疫苗研究中心的Barney Graham和Kizzmekia Corbett以及Moderna公司的Andrea Carfi 。 这篇论文的一部分描述了让SARS-CoV-2与宿主细胞融合并感染它的刺突蛋白保持稳定。早期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对于从病毒基因组测序到人体疫苗测试的最快进展至关重要,这只需要66天。 论文共同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分子生物科学副教授Jason McLellan说,“有几件事是快速开发疫苗的关键,包括了解刺突蛋白的精确原子水平结构和如何让它保持稳定。尽管这一切发生得很快,但由于多年的早期研究,这种疫苗开发是可能的。” NIAID团队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McLellan实验室成员今年早些时候宣布,他们在收到基因序列后的几周内就确定了稳定化的SARS-CoV-2刺突蛋白的分子结构,并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这种刺突蛋白的结构(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b2507,参见生物谷新闻报道:深度解析为何新型冠状病毒更易于在人间传播扩散 病毒S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ACE2的亲和力竟是SARS的10-20倍!)。NIAID和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Moderna公司致力于开发一种信使RNA(mRNA)疫苗。据NIH的介绍,这种疫苗可以引导人体细胞表达处于融合前构象下的刺突蛋白,以引起免疫反应。这篇新的论文描述了这种疫苗阻断SARS-CoV-2感染扩散到小鼠的气管中,产生中和抗体并且促使称为记忆T细胞的免疫细胞做出反应。 这种稳定化的刺突蛋白称为S-2P蛋白,其他几种目前正在人体临床试验的冠状病毒疫苗也使用了稳定化的刺突蛋白。 SARS-CoV-2刺突蛋白是一种可改变形状的蛋白,在与宿主细胞融合前后改变它的结构。当这种刺突蛋白处于融合前的形状时,免疫系统的反应最好,所以McLellan的团队在两个关键的地方对这种蛋白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锁定在这种形状上。 McLellan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Nianshuang Wang早在2017年就发现了让MERS-CoV的可改变形状的刺突蛋白保持稳定所必需的基因突变(PNAS, 2017, doi:10.1073/pnas.1707304114),该团队发现同样的策略在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上也有效。这些研究人员利用对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较小的基因修饰,基本上使得这种蛋白分子中的弹簧加载部分变得更加坚硬,防止它重新排列。 这些研究人员没有经历痛苦的试错过程,而是在收到SARS-CoV-2病毒基因组后约一天内就设计出了必要的基因突变。McLellan实验室确定了刺突蛋白的原子级结构,研究生Daniel Wrapp收获并纯化了这种稳定化的刺突蛋白:S-2P。不久之后,NIAID的Corbett和Graham验证了S-2P蛋白在小鼠体内产生了强效抗体。(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1.Kizzmekia S. Corbett et al. SARS-CoV-2 mRNA vaccine design enabled by prototype pathogen preparedness.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622-0. 2.Locking Down Shape-Shifting Spike Protein Aids Development of COVID-19 Vaccine https://news.utexas.edu/2020/08/05/locking-down-shape-shifting-spike-protein-aids-development-of-covid-19-vaccine/
  • 《广州健康院在非典病毒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7-18
    •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熊晓犁、何俊和陈凌课题组在Life Science Alliance期刊上发表题为“Disulfide stabilization reveals conserved dynamic features between SARS-CoV-1 and SARS-CoV-2 spikes”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利用蛋白重组表达技术,引入设计的二硫键对非典型性呼吸道综合症病毒 (非典病毒,SARS-CoV-1) 的刺突蛋白进行工程化改造,稳定了该蛋白以前未观察到的一些稀有构象,这与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和其它沙贝病毒 (Sarbecovirus) 的刺突蛋白的某些特殊构象共享一些平行的特征,文章讨论这些保守特征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刺突蛋白在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与介导入侵的病毒-细胞膜融合过程中有重要功能,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主要针对刺突蛋白为靶点,新冠病毒的爆发使得其刺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焦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在结构上有着很强的构象动态,存在锁定型、关闭型和打开型三种不同的融合前构象。其中,锁定构象的S蛋白具有非常紧致的结构,与能结合ACE2受体的“受体结构域(RBD)打开构象”不兼容。对于新冠病毒的S蛋白,研究表明其锁定构象在中性pH条件下仅能短暂存在,在酸性环境中更为稳定。可能由于在中性环境下锁定构象的不稳定性,之前未在非典病毒S蛋白的结构研究中观察到锁定构象。研究团队前期针对新冠病毒的S蛋白开发了可以稳定其RBD“down”构象,包括稀有锁定构象的x1,x2,x3三对二硫键1,2,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这三对二硫键分别引入非典病毒S蛋白,发现经过改造的非典病毒S-x1,S-x2,S-x3蛋白均能得到表达和提纯,负染电镜下提纯的工程刺突蛋白形成了形态完整的颗粒,研究人员测试了S-x3蛋白的免疫效果,与未经改造的刺突蛋白相比,发现S-x3蛋白可以诱导出滴度相当的强中和小鼠血清。   研究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改造后的非典病毒S蛋白进行了成像,发现非典病毒的S蛋白存在与新冠病毒S蛋白类似的两种不同的锁定型构象 locked-1(3个S蛋白亚基均为锁定-1构象)和 locked-2(3个S蛋白亚基均为锁定-2构象),以及不对称的混合型锁定构象 locked-112(3个S蛋白亚基两个为锁定-1构象,一个为锁定-2构象)和 locked-122(3个S蛋白亚基两个为锁定-2构象,一个为锁定-1构象)。除此之外,在非典病毒S-x1蛋白的关闭构象中,观察到其融合肽近端区(Fusion Peptide Proximal Region, FPPR)存在特殊的挤出型结构,显示出该区域特殊的结构动态,这种构象在新冠病毒的x1改造的S蛋白上没有被观察到。与新冠病毒S蛋白不同,低pH不能促使非典病毒S蛋白形成锁定构象。 这些结果揭示了新冠病毒和非典病毒S蛋白之间构象上的相似性和结构动态上的差异性。    本研究发现了非典病毒刺突蛋白存在locked-1和locked-2两种不同的锁定构象,这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相似。与本研究中观测到的非典病毒S蛋白的其他构象一起,说明SARS-CoV-1和SARS-CoV-2刺突蛋白存在复杂的结构动态。迄今为止,非典病毒和新冠病毒外的其它沙贝病毒的刺突蛋白主要观测到 locked-2构象,结构分析表明,尽管locked-1和locked-2构象之间的细节不同,但通过结构域D和结构域C-D铰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刺突蛋白的结构刚性化,维持了锁定构象的稳定,并抑制RBD运动是沙贝病毒刺突蛋白锁定构象共有的特征。沙贝病毒刺突蛋白锁定构象中抑制RBD打开机制的保守性表明,锁定构象的S蛋白三聚体可能在沙贝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保守功能,研究组提出锁定构象可能在病毒的组装过程中发挥功能,但是该提议还有待后续研究的证实。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提供经费支持,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实验室赵金存研究组、南方科技大学王培毅研究组和广州生物岛实验室金亮研究组对该研究提供了鼎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