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手机分析植物氮含量》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 袁雪
  • 发布时间:2025-05-09
  • Croptune 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获得了 ISO 17025 的官方认证,ISO 17025 是实验室质量和准确性的全球最高标准。Croptune 因其仅使用智能手机分析植物叶片中氮含量的创新方法而受到认可,现在无需传感器或其他设备即可为农业带来 ISO 认证的精度。

    只需五张简单的树叶照片,用户就可以立即获得可靠的结果,从而为数据驱动的农业决策提供支持。Croptune 的氮分析现在在专业试验、作物监测和精确施肥策略中受到完全信任,为数字农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精确支付:现实世界的成功

    Croptune 不仅获得了认证,而且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可衡量的结果。最近在印度的 Nashik、Palghar、Thane 和 Paderu 进行的试验使用 Evergreen Innovation Platform (EIP) 进行,并得到了先正达可持续农业基金会的支持,表明 Croptune 能够在减少化肥使用的同时**提高产量。使用 Croptune 引导的施肥策略,种植水稻、洋葱和黄瓜的农民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在塔那地区,遵循 Croptune 建议的黄瓜种植者看到了植物生长和果实大小的一致改善。一位农民将水果重量增加了 18%,产量提高了 11%,并将肥料使用量减少了 22%。另一个项目实现了近 10% 的产量增长,同时将肥料使用量减少了 26%。这些结果突出了一个双赢的局面: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量。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农业工具 Croptune

    结合了 AI 技术、图像分析、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实时评估作物营养状况。该应用程序根据真实的田间诊断提供量身定制的氮推荐,支持更智能、可持续的农业实践。

    试验证实,使用 Croptune 进行氮管理可以:

    – 提高植物生长和最终产量

    – 显著减少氮肥施用

    – 通过实时、现场洞察增强决策

    Croptune

    的主要特点 – 便携式和田间就绪

    在整个生长季节直接在田间监测作物氮水平。

    – 用户友好的界面

    干净、直观的设计提供了灵活的测量单位、强大的绘图过滤器和简单的数据管理。

    – 即时结果,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接收实时分析,以微调施肥并立即优化植物健康。

    – 跟踪氮随时间

    的变化 监测整个季节的营养状况,以调整做法以实现最大效率。

    -广泛的作物兼容性

    -适用于耕地作物、果树、露地蔬菜,现在也适用于温室作物。

    Croptune? 是世界上第一款获得 ISO 17025 认证的 AI 树叶分析应用程序,使农民能够优化施肥、强化作物、提高产量并拥抱更可持续的未来。精度现在触手可及。

  • 原文来源:https://israelagri.com/croptune-earns-iso-17025-certification-for-nitrogen-analysis-in-plant-leaves/
相关报告
  • 《光学纳米传感器帮助植物监测砷含量》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11
    • 2020年12月9日,新加坡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植物纳米仿生光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地下环境中砷的含量,通过显示出荧光强度的变化,测量金属的存在和数量。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SMART)的跨学科研究小组“颠覆性与可持续农业精度技术”(DiSTAP)的科学家介绍了这项技术。 在应用中,该传感器嵌入活的植物组织中,检测到的砷含量低至0.2%(十亿分之二)。纳米传感器的读数可以通过便携式电子设备获得。整个系统将非遗传修饰的植物转化为功能齐全的环境传感器。 砷是水稻、茶叶等作物中常见的污染物,在环境监测和农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长期接触金属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包括皮肤、膀胱和肺癌。土壤中砷含量的升高可能是采矿和冶炼造成的,会危害植物生命并抑制生长。 图1. 将非破坏性植物纳米仿生传感器嵌入叶片中,向便携式电子设备报告植物体内的砷含量,从而能够实时监测活植物对砷的吸收。由Tedrick Thomas Salim Lew提供。 智能DiSTAP光学纳米传感器不会对其所在的植物造成伤害。科学家们报告说,他们改进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时间和设备密集型采样方法,例如,定期的野外采样、植物组织消化和提取必须首先进行。这项新的技术得益于植物从根中提取分析物并在体内移动的天然能力。科学家们说,这也是第一个成功演示的、基于植物的活体砷探测装置。 一款性能与智能手机类似的电荷耦合摄像头,配上便携式覆盆子Pi平台,实现了实时成像和分析。 研究人员测试了菠菜和大米,以及一种可以过度积累砷的蕨类植物。因为蕨类植物可以吸收(并容忍)高水平的砷而不表现出有害的影响,研究人员能够优化他们的传感器设备来检测非常低的浓度。研究人员说,现有砷探测器的监管限制是10 ppb。 麻省理工学院的michaelstrano说,有了这些传感器,科学家们将能够开发和生产出更能抵抗有毒元素吸收的作物。
  • 《武汉植物园在青藏高原湿地植物多元素含量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1-06
    •  植物元素含量的研究对揭示植物对变化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研究大多局限在对陆生植物及核心元素碳、氮和磷元素的含量等方面,未对高寒湿地植物的多元素含量开展深入的研究。   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通过对青藏高原湿地植物24种元素的含量和变化的大规模调查,发现无论是何种生活型的湿地植物,其大量元素的变异程度均较小,而微量元素的变异程度相对更大,符合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研究结果还表明,分类和系统发育对于青藏高原湿地植物多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有限,土壤和水体的多元素含量及理化性质对湿地植物多元素格局的影响大于空间和气候因子的影响。尽管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未纳入最佳选择模型中,但仍不能忽视。该研究的结果使我们对湿地植物元素的认识超越了核心元素的框架,促进了对高寒湿地植物多元素的格局和驱动因素的理解。   研究结果以“Variations of multi-elements in wetland plant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湿地生态学学科组周雯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水生植物与水生态系统健康学科组邢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346,32170375)、武汉应用基金前沿项目(2020020601012287)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