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与西门子签增材制造战略合作协议 》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3-12
  •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第一个与西门子在增材制造领域开展合作的企业,河钢未来将与西门子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增材制造平台,努力成为中国金属材料领域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的领军企业。

    3月8日,河钢西门子增材制造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项目启动仪式在集团总部举行。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西门子(中国)执行副总裁兼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的鉴签下,双方签署了增材制造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咨询合同,开启了增材制造实质性合作的新里程,共同探索中国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路径。未来,河钢与西门子面向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探索共建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增材制造平台,共同为双方创造商业价值。

    1552356331100736.jpg

    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彭兆丰,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新东,总会计师刘贞锁,副总经理刘键、王耀彬,西门子(中国)数字化工业集团行业销售总经理安晓杰,通用驱动部总经理古利克,首席顾问和援凯,西门子(中国)咨询部总经理王新生出席仪式。

    于勇说,一直以来,河钢与西门子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特别是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关系,实现了平台合作、联盟合作。目前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双方主动的选择,是河钢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西门子自身战略定位的需求。

    结合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于勇阐述了河钢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他指出,未来,河钢的视野和定位不能局限于与国内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河钢未来的走向是,在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上继续发力,但也要有进有退。“进”就是紧紧盯住行业最前端的材料,集中精力在新兴产业、增材制造、新能源等方面有作为,用世界的眼光把更多的资本和力量,投放到更有竞争力和前景的市场中去。“退”就是保留高端的技术、产品、客户,退出低端同质化竞争领域。未来,河钢在新兴战略产业上,特别是工业服务领域,重点要捕捉增材制造、新能源等板块。

    围绕未来在增材制造领域的发展定位,于勇表示,增材制造代表未来制造的发展方向,将颠覆传统的制造业,最大的突破是通过设计把想象变成现实。西门子在增材制造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实力,是全球在增材制造业领域唯一拥有全产业链覆盖能力的工业集团。未来在增材制造领域,河钢要与西门子保持同步,而且定位于中国领先,经过几年的努力要成为中国在增材制造领域最大的材料供应商。河钢与西门子今天的合作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下一步河钢将与西门子加强互动交流,探索建立真正意义的资本合作、产业合作关系的路径,实现双方合作的最终目标。

    王海滨在致辞中表示,自2016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管理层多次互访交流,推动双方企业的共同研发,携手打造世界最先进的钢铁行业智能工厂的样板。通过双方工作团队不断的努力,在探索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转型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这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王海滨表示,增材制造将彻底地改变未来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它不但可以加快产品的研发、制造、上市的周期,还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生产出以往传统制造业无法设计生产的产品,满足未来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发展潜力。今天的签约仪式见证了河钢在创新发展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既是河钢战略转型的里程碑,也是西门子与河钢共同探索未来发展之路的新起点。未来,西门子愿意与河钢携起手来在更广阔的领域加强交流,共同为中国钢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西门子14项战略核心技术之一。未来,西门子将通过系统调研和可行性分析,为河钢发展增材制造的战略方向、市场定位、竞争优势、应用场景提供咨询意见和系统支撑。双方将探索共建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实现河钢增材制造业务在中国的产业化,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增材制造平台,努力让河钢成为中国金属材料领域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的领军企业。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446772
相关报告
  • 《GSK与CureVac宣布达成mRNA技术战略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7-27
    • 7月20日,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和德国的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五种针对传染病病原体的基于mRNA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mAbs)。此次合作是利用CureVac公司的集成mRNA平台补充GSK现有的mRNA能力。mRNA(信使RNA)技术是一个进展迅速用于开发新的疫苗和药物的前沿平台,有可能扩大可预防或可治疗的疾病范围,同时也有望大大加快开发和生产速度。mRNA携带着细胞制造和表达蛋白质所需的遗传密码,使蛋白质在人体内合成。通过在疫苗和药物中使用mRNA技术,人体自身的细胞可以产生特定的蛋白质或抗原,使人体免疫系统能够预防或对抗疾病。 CureVac公司在mRNA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及其mRNA制造能力,与GSK现有在疫苗方面的研究能力(包括GSK开发的自扩增mRNA疫苗技术平台)相辅相成,将进一步建立在GSK不断增长的mAbs创新能力基础上,与其对免疫学科学的研发重点保持一致。推进基于mRNA的疫苗和治疗技术有望在进一步提高对未来流行病的应对能力方面发挥作用。 根据协议条款,GSK将对CureVac进行1.3亿英镑(1.5亿欧元)的股权投资,占股比例接近10%,预付现金1.04亿英镑(1.2亿欧元),并在CureVac目前在德国建设的商业规模化生产设施获得认证后,一次性有偿支付2600万英镑(3000万欧元)用于生产能力储备。
  • 《基本半导体与罗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16
    • 日前,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本半导体”)与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 Co., Ltd.(以下简称“罗姆”)在位于日本京都的罗姆总部签订车载碳化硅功率器件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此次签约,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就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创新升级、性能提升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开发出更先进、更高效、更可靠的新能源汽车碳化硅解决方案。 此外,作为第一批合作成果,融合了双方技术的车载功率模块将提供给多家大型汽车企业,用于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系统。今后,双方也将加快开发以碳化硅为核心的功率解决方案,助力汽车技术革新。 基本半导体 总经理 和巍巍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革命中,碳化硅功率器件脱颖而出,成为电驱动效率提升的关键。基本半导体较早开始布局汽车级碳化硅功率模块领域,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非常荣幸能与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罗姆达成合作,携手打造出客户满意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车载碳化硅功率产品,一同助推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罗姆 董事长 松本功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基本半导体缔结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十分有竞争力的碳化硅解决方案。多年来,罗姆一直致力于通过先进的电子技术,为全球实现无碳社会而持续做出努力。随着半导体在汽车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罗姆今后也将努力制造高品质的产品,同时,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为创造安心、安全、环保的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