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川调查:近10年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未减少》

相关报告
  • 《本世纪末喜马拉雅山脉大部分冰川可能消失》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06-29
    • 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影响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研究显示,该地区冰川的消退速度正在加快,其在2000年—2016年间的消退速度是20世纪末期的两倍。如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部分冰川将在本世纪末消失。   在该研究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冷战时期美国间谍卫星拍摄的图像数据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近年的卫星图像数据,对1975年—2000年和2000年—2016年间喜马拉雅山脉自西向东长达2000公里冰川横断面的厚度变化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  结果显示,从1975年到2000年,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厚度每年平均减少大约0.25米;而从2000年开始,冰川厚度每年平均减少大约半米,冰川融化速度明显加快。   论文主要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约书亚·毛雷尔称,从2000年开始至今,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损失量足以填满320万个奥运会赛场级别的游泳池。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喜马拉雅山脉的大部分冰川将会消失。   喜马拉雅山脉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地,拥有约6000亿吨冰。亚洲大约有8亿人要依靠喜马拉雅山脉冰川的季节性径流获取饮用水,进行灌溉和水力发电。喜马拉雅山脉冰川萎缩,不仅会对这一地区数亿人的供水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冰川融水湖溃堤引发洪水的风险。   研究表明,气温升高是造成喜马拉雅山脉冰川加速融化的最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这一地区的平均气温在2000年—2016年间增加了约1℃。此外,该地区降水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也是冰川加速消退的重要原因。  目前,该研究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 《预计到2100年全球一半的冰川遗址将消失》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2-02
    • 2019年4月30日,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科学家首次撰写的世界冰川遗址的全球研究报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展望2》( IUCN World Heritage Outlook 2)显示,如果按照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模式,到2100年全球的冰川将有一半完全消失,包括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冰川,如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Grosser Aletschgletscher冰川、喜马拉雅山脉的昆布冰川、格陵兰岛的Jakobshavn Isbrae冰川等。 科学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计算机模拟情景来分析当前世界冰川遗址的发展前景,结合当前气候变化与冰川发展的历史数据,科研团队预测,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全球现存的46处冰川自然遗产将有21处消失,即使在低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也有8处冰川将不再结冰。根据情景模拟,到2100年,保守估计总的存冰量将比2017年减少33%-6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遗产项目主任表示,这些冰川的消失将是人类与地球的一场悲剧,这将影响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并对海平面上升和天气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发现,一些标志性的景观冰川将首先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阿根廷的Los冰川(地球上单体最大的冰川),到2100年,该地区将有60%的冰量流失。在北美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加拿大落基山公园和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即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到2100年,它们现有的冰川量也可能减少70%以上。新西兰西南部拥有新西兰3/4的冰川,预计在本世纪内将减少目前冰川总量的25%-80%。 报告强调了冰川的消失和渐减趋势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冰川保护可以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导火索。全球迫切需要大幅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避免冰川长期和不可逆转的下降,以及自然、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唯一方法。这项关于冰川减少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实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愿望的必要性。 研究团队还编制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冰川清单,记录了247个自然世界遗产中46个地方的约有1.9万个冰川。 摘自:全球海洋科技发展动态2019年第六期,李恒吉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