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原位紫外吸收光谱法探测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的气相动力学》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7-28
  • 在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CVD)中处理多层成核的过程对于获得高质量的单分子层是很重要的,但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文通过对原位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证明了气相中的高阶碳原子在多层成核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物种是氢和碳污染物之间的挥发性产物,它们从下游的系统组件中返回到反应室。因此,当反流被抑制时,我们观察到对多层成核的抑制。这些结果表明了一种重要的、以前未被描述的多层成核机制,其中高阶气相碳物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突出了气相动力学在了解石墨烯生长的总体机制方面的重要性。

                                                                                               ——文章于2017年7月21日发表

相关报告
  • 《近室温化学气相沉积的石墨烯和稀释的甲烷和熔融镓催化剂》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0-03
    • 石墨烯的直接生长是非常理想的,但是由于1000摄氏度的化学汽相沉积(CVD)温度,它会严重地恶化底物。在这里,我们报告了石墨烯CVD温度的大幅下降,在蓝宝石上降至50摄氏度,在聚碳酸酯上使用100摄氏度,通过使用稀释的甲烷作为来源和熔融镓(Ga)作为催化剂。低温石墨烯的合成是通过碳吸附到已经存在的石墨烯核岛屿的边缘而产生的,并且不会对基板造成损害。使用熔融Ga催化剂的一个关键好处是在低温度的Ga中增加的甲烷吸收;这就导致了在300摄氏度以下的0.16伏特的明显反应障碍。由于低反应障碍和低温度石墨烯核传输协议,快速的生长动力学可以促进在许多种基板上的实际直接石墨烯合成,减少到50-100摄氏度。我们的研究结果在降低石墨烯合成温度和理解其机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文章发布于2017年9月28日
  • 《通过高通量化学气相沉积法,对单层MoS2微球腔的激子特性进行了优化。》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9-24
    • 调谐二维直接带隙半导体的光学特性对光子光源、光通信、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工作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二硫化钼(MoS2)的激子特性直接沉积在硅微球共振器上。在室温下,在连续波激励下,可观察到在650-750纳米的发射波长范围内的多耳语画廊模式(WGM)峰值。摘要研究了光致发光(TRPL)和飞秒瞬态吸收(TA)光谱法,研究了MoS2微空腔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动力学。TRPL研究表明,由于在微空腔中产生的普细胞效应,在MoS2中增加了载波-声子散射和间带过渡过程的辐射复合率。TA光谱研究显示,互带过渡过程的调制主要发生在pb-a波段,估计为1.60。此外,利用MoS2的WGM峰值进行折射率传感,灵敏度最高可达150纳米/折射率单位。目前的工作为高性能光电器件和传感器提供了一种大规模而直接的方法,用于耦合原子薄的二维增益介质和腔体。 ——文章发布于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