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年光伏政策 有关部门透露了这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14
  • 天气渐冷,从多个一线大厂传来的消息来看,订单量减少,行业也开始进入沉淀期,光伏人对于明年政策的期待也越来越迫切,最近关于这一方面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因此,伏妹儿汇总了下当前的各种消息,为大家做个参考。

    一、关于补贴方面

    1、是否还有补贴?

    2020年对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来说是关键一年。

    根据国家发改委年初发布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21年风电将全面实现平价上网,也就是说2020年将是新建风电项目享受补贴的最后一年。

    不仅如此,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曾明确,到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全面取消国家补贴,不过户用光伏是否包含其中仍在讨论中。这意味着,2020年将成为我国光伏电站(户用待定)享受国家补贴的最后一年,2021年将全面进入平价时代。

    所以肯定的是,2020年光伏补贴还会有,大家不必要抢装。

    2、补贴标准是多少?

    补贴标准继续降低是肯定的了,至于是多少,坊间预测的标准从从0.08元/kWh到0.13元/kWh都有,但今年国家发文取消了煤电联动机制,现行脱硫燃煤标杆上网电价机制,将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

    由于主管部门要根据脱硫燃煤电价测算出合理补贴强度,而基础电价变的不固定,主管部门的测算难度加大,政策发布的进度将受到很大影响,标准出台会更慢。大家要耐心等待,多个地方协会的主管领导都预测可能会在明年两会之后才出台。

    不过有了今年的经验,相信大家会更有耐心。

    3、补贴拖欠问题或缓解

    去补贴带来的隐性好处是,补贴拖欠问题或将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好解决,毕竟未来几年新增补贴量将大幅减少至没有。在解决存量补贴问题方面,国家财政部此前也是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关于补贴拖欠国家明确了3个解决办法!

    二、关于规模容量方面

    作为光伏人,自然是希望补贴规模越多越好,在昨天的投票中,大部分人都希望明年补贴规模在8-12GW。而根据行业专家预测,2020年,国家要给户用至少8GW指标,才够大家干到11月。

    好消息是,户用光伏切块单独管理的模式不会变,政策制定时也会更加偏向户用光伏,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可能有所调整,户用项目规模方面也会提出一定限制条件。

    三、其他一些信息

    1、不要再指望扶贫了。2020年是国家全面消灭贫困,实现小康社会的一年,贫困既然被消灭,自然也就不会有扶贫项目。

    2、补贴下发模式变革。从2020年开始国家将不再发布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也就是不再组织申报第八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所有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平台填报电价附加申请信息,并由电网企业根据财政部、能源局等部门确定的原则,依照项目类型、并网时间、技术水平等条件,确定符合电价附加的项目名单和补助资金拨付顺序。

    3、在新的管理办法中,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以及自愿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等项目可优先拨付资金。也就是户用光伏的补贴下发可能会更快一些。

    4、地面电站及工商业电站可能仍然还有最后一轮竞价的机会,竞价的上限大概率会从2019年的0.1元/度下调一半左右,象征意义将大于实质意义。2020年究竟是否还进行全国竞价,目前相关部门仍在讨论中。

    以上是最近林林总总各种关于政策消息的汇总,在等待开工,等待政策的日子里,但愿给大家一个参考和希望。

相关报告
  • 《发改委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1-11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能源局、扶贫办,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关于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逐步退坡的要求,合理引导新能源投资,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决定调整2018年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经商国家能源局,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当前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情况,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后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Ⅰ类、Ⅱ类、Ⅲ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5元、0.65元、0.75元(含税)。自2019年起,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全部按投运时间执行对应的标杆电价。   二、2018年1月1日以后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7元(含税)。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自用电量免收随电价征收的各类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统备用容量费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   三、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标杆电价、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度电补贴标准保持不变。   四、各新能源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必须真实、完整地记载和保存相关发电项目上网交易电量、价格和补贴金额等资料,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并于每月10日前将相关数据报送至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新能源上网电价执行和电价附加补贴结算的监管,督促相关上网电价政策执行到位。   五、鼓励地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光伏发电就近消纳配电价格改革和市场化招标定价试点,逐步完善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   六、上述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
  • 《光伏出海咋做:阿里国际站透露这些重要信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9-04
    • 在欧盟取消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之后,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选择出海来为产品拓宽销路。 但摆在光伏产品出海面前的问题却是多重的,如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多个国家畅销程度、买家采购偏好以及选择何种物流方式将成本降到更低等等。 而如今,随着阿里国际站光伏行业报告的发布,国内光伏产品出海的神秘面纱被掀起了一角… … 光伏出海买家图鉴 据此前阿里国际站发布的光伏行业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光伏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并长期占据全球装机总量的榜首,以44.26GW的装机总量领跑全球,而受531新政与欧盟取消双反等政策影响,出海正成为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的首选战略。 阿里巴巴国际站光伏行业运营专家史茗莉介绍,在全球清洁能源浪潮下,光伏产品备受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青睐。 “美国、印度、巴西、巴基斯坦以及南非的买家,占据了买家规模排名的前五。”史茗莉说,从光伏产品市场需求上来看,德国、日本等一直主推清洁能源的国家,光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很高,但需求仍保持不断增长趋势,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则需光伏产品来作为当地电源的供给保障,因此,光伏产品的海外需求市场需求旺盛,尤其在欧盟取消双反政策后,欧洲订单量增长更加迅速。 而将阿里国际站上的采购商群体进行细分,可分为批发商、安装商和终端买家三类。 其中,批发商在当地接一些小型项目,比如别墅区、学校、工厂等屋顶的光伏产品加盖项目。这部分批发商对进货渠道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当地一些以往与其具有稳固合作关系的渠道,此外则会选择到阿里国际站上进行寻货,而安装商则多是配套光伏零件的整组采购。 至于终端买家,则多为个人买家,如海外当地农场主想在自己的屋顶上加盖光伏产品等,这部分群体在阿里国际站上活动也较为活跃,但对光伏产品的基础知识却是缺乏的,因此终端买家更希望获得商家的悉心购物指导,如某一型号光伏产品的转化率、产品质保期等。 史茗莉表示,通过阿里国际站上的数据显示,太阳能系统(Solar energy systems)与太阳能组件(Solar panel)两词的搜索指数,不断攀升,稳居平台光伏行业搜索关键词前列。 其中,太阳能系统买家以承包商、设计师等终端买家为主,采购户用型光伏系统居多,太阳能组件买家群体以批发商、承包商为主,买家对于品牌有一定的关注度。 “当然,也可以分为专业买家和非专业买家,两者选择光伏产品的考量标准有所不同。”史茗莉介绍,专业买家更看重产品性能和质量,比如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等硬性指标,而非专业买家则更倾向于能获得商家服务以及建议指导的多少。 此外,史茗莉也提到,对于价格非常敏感,是专业买家和非专业买家的共同之处,因此平台上有价格优势的商家会获得更多的需求量市场。 产业带偏差下的商机 有别于光伏产品出海买家构成,在阿里国际站上的光伏产品卖家构成脉络则较为清晰。 史茗莉介绍,首先是以英利能源、阳光电源等行业中头部企业为代表;其次是中等规模的制造型企业,这些企业只生产光伏组件,电池片等;最后则是贸易商或组货商,组货商向终端小白买家提供配套购买方案,并协助后者完成商品的配套购买和安装。 “光伏产品在海外市场,是供不应求的,特别是在国际站上。”史茗莉说,虽然在地区上,线上优势产业带和线下优势产业带出现了明显偏差,作为线下产业带集中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线上卖家数量较少,但同时这也说明当地的跨境电商市场拓展空间可观。 史茗莉指出,部分光伏企业对跨境电商认识相对薄弱,因此在面对光伏产业的政策变化、建厂补贴等变化时,往往应对乏力,导致部分企业不得不关门,而借助跨境电商渠道,及时掌握政策变化,如欧洲双反政策的取消等,企业则能利用好这一市场契机,对于自身发展有利。 据阿里国际站光伏产业报告显示,自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阿里国际站上的光伏类目客均询盘量、客均买家数持续上涨,并在2019年三月新贸节流量达到新峰值。 史茗莉称,与询盘量、客均买家数相对应的则是平台上商家数量的相对有限。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样的,光伏市场虽巨大,2018年中国的累计装机量和新增装机量更是全球最高,但一些光伏企业更侧重于自身传统的线下贸易,如和政府合作出海参与项目等等。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传统线下的贸易订单已足够让其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对于线上的市场并不看重,也有部分企业的意识仍停留在为大牌厂家代工或为下游终端客户提供配套服务上,而对自身直接参与出口贸易考虑较少。 这也造成了线下产业带集中在苏州、无锡、常州,但平台流量最集中的产业带却在合肥的偏差现象。 据史茗莉介绍,在平台流量集中的产业带合肥,最开始也仅是几家当地大型企业或当地贸易商,发现了海外市场机遇,采取从国内优质工厂拿货、组货供到海外的方式,并在商家服务上做好选品指导等方面服务,进而带动了当地产业。 而对于如何指导国内光伏产品出海,史茗莉称,阿里国际站也会为平台上的客户提供数据分析,让企业看到海外市场蓝海的同时,通过组织一些大型会议,吸引感兴趣的商家入驻,并通过阿里的商家培训体系,帮品牌商完成从进入国际站后的开店培训、物流指导等环节,从而使光伏品牌商更快适应出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