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斯通和印度铁路公司签署铁路领域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协议已有5年之久》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12-23
  • 2015年,阿尔斯通获得了800辆1.2万马力的双段电动机车的订单,以改善货运速度

    2020年12月22日消息——今年,阿尔斯通从印度铁路公司获得价值35亿欧元的合同后,完成了5年的工作。该公司将提供800台12000马力的全电动超级动力双节机车,最高时速120公里,可牵引6000吨左右。这些e-Locos计划部署在主要货运路线上,包括专用货运走廊(DFCs),正在改变印度的重型货运运输格局。在过去5年里,印度铁路部门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

    今年早些时候,通过铁道部和铁路安全专员认证,第一辆WAG 12B e-Loco已于2020年5月投入商用服务。到目前为止,阿尔斯通已经成功制造并交付了50辆这样的e-Locos给印度铁路。到目前为止,这些电子机车已经在铁路网上覆盖了近200万公里。

    “阿尔斯通很荣幸成为印度增长故事中的合作伙伴。阿尔斯通印度及南亚董事总经理Alain Spohr表示:“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一坎坷的五年历程时,我非常自豪地宣布,我们在技术、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进展。”

    根据该合同,e-Locos的相关维护期限为13年。印度铁道部、铁道部(26%股权)和阿尔斯通(74%股权)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比哈尔邦的Madhepura建立印度最大的综合绿地制造设施之一。该工厂占地250英亩,每年可生产120台机车,符合国际安全和质量标准。阿尔斯通将在20/21财年交付75台,从下一财年开始,每年交付100台。

    2018年4月10日,尊敬的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Madhepura工厂推出首台e-Loco时表示:“我很高兴为世界上首台12000马力的发动机授旗。世界上很少有国家使用这种规模和功率的机车来进行货运。这些发动机将使印度的货运速度提高两倍。”

    印度铁路、商业和工业、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长Shri Piyush Goyal强调了印度的绿色铁路梦想,他说:“我们的总理已经批准了一项100%印度铁路电气化的计划。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100%电气化,覆盖印度12万公里的轨道。到2030年,我们希望成为世界上首条100%净零排放的绿色铁路。”

    随着这些强大的e-Locos在国内制造,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六个加入自主生产大功率机车俱乐部的国家。

    该项目还包括在北方邦的萨哈兰普尔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那格浦尔建立两个超现代维修站。这些仓库配备了最新的技术和功能,可以预测故障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在显著降低成本维护印度最先进的货运机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Saharanpur的仓库目前正在运营,并配备了一个“培训中心”,配备了一个loco模拟器和智能教室,用于铁路员工和loco飞行员的技能培训。迄今为止,已有500多名印度铁路机车驾驶员接受了培训,今后每年还会再培训500名。那格浦尔仓库很快就要启用了。

    “印度和法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许多领域充满了共同的愿景。这家合资企业是印度铁路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它只会强化我们的精神,让我们采用世界一流的技术,提供更安全、更快、更节能的服务。随着我们继续加强印法伙伴关系,我们希望看到我们的合作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实时影响,”法国驻印度大使Emmanuel Lenain说。

    “从全球来看,阿尔斯通与几乎每一个著名的铁路组织和印度铁路公司都有联系,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实体之一。合资企业将创新与责任结合在一起,我们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印度正处于物流革命的风口浪头,我们很高兴能成为这一旅程的一部分。”

    技术优势及本地化

    Madhepura生产的火车头马力为12000马力,采用双Bo-Bo设计,运行速度是普通火车头的两倍,一次可装载6000吨货物。配备了基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推进技术,WAG 12B采用再生制动,降低能源消耗。此外,有了这种e-Loco,阿尔斯通正在推出的货运列车排放更少的热量和牵引噪音。e-locos拥有1676毫米的宽轨,即使在最尖锐的弯道也能顺利转弯。

    e-Locos机车由阿尔斯通位于班加罗尔的工程中心设计,采用八轴设计,可以提高机车的性能。Prima T8技术在- 50°C到50°C的极端温度下操作舒适灵活。借此,阿尔斯通为印度货运列车引入了新的功能,如气候控制系统、空调、食品准备和存储设施以及厕所。WAG 12B e-locos也配备了宽敞的机舱,飞行员可以舒适地工作。超过85%的本土化已经成为现实。

    社会经济效果

    阿尔斯通与印度铁路公司的合资企业在印度多个邦创造了1万多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为了支持当地社区,阿尔斯通正在Madhepura及其周围的七个村庄积极投资改善社区,包括教育、医疗保健、妇女赋权和技能培训。通过该地区的各种倡议,2万多条生命受到了影响。

相关报告
  • 《美英两国签署《科技繁荣协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等技术领域的合作》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9-19
    • 近日,英国和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全面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将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核能领域深化合作。根据英国政府发布的声明,该伙伴关系由数百亿英镑的私人投资和新的公共研究计划支持。 这项名为《科技繁荣协议》的合作是在美国总统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宣布的,旨在推动两国在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协调资源。英国政府表示,协议包括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下一代量子计算机等。官员们将此次合作定位为保障就业、加强安全并将两国置于新兴产业前沿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美国科技公司承诺投资约310亿英镑。微软、谷歌、英伟达、OpenAI、CoreWeave等企业承诺为英国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芯片和研究项目提供新资金。这些投资建立在英国政府所称近年来已投入440亿英镑发展人工智能和科技行业的基础上。 英国首相Keir Starmer表示:"这项《科技繁荣协议》标志着我们与美国关系的代际变革,它将塑造大西洋两岸数百万人的未来,为英国各地带来增长、安全和机遇。通过汇聚英美两国世界级企业的力量,我们正为共同成为未来科技领域全球领导者奠定基础,这将创造大量高技能工作岗位,增加民众收入,并确保合作伙伴关系惠及英国的每一个角落。" 科技大臣Liz Kendall指出:"这一合作伙伴关系将为英国人民带来优质就业岗位、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案和更快速的医疗突破。我们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和科学家将携手改变英国人民的生活。这是对英国蓬勃发展中的人工智能产业投下的信任票——基于安谋(Arm)、Wayve和谷歌深度思维(Google Deepmind)等英国成功案例——它将推动经济增长并创造数万个技能型工作岗位。"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扩建计划 根据英国政府声明,微软将投资220亿英镑用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建造英国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该系统将搭载超过2.3万个先进图形处理器,用于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谷歌计划投资50亿英镑,包括在赫特福德郡新建数据中心并持续支持DeepMind的研究工作。CoreWeave公司将投入15亿英镑用于英国业务运营,与苏格兰企业DataVita合作建设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大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英伟达的贡献尤为突出:该公司将在英国全境部署12万个先进GPU,这是其在欧洲最大规模的推广计划。这些基础设施将主要支持与OpenAI和微软联合开发的"英国星际之门"项目,该项目部分基地将设在东北部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增长区"。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安谋的半导体设计方案将为英伟达最新处理器提供技术支持,彰显了跨大西洋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英国政府表示,这些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同时确保英国企业获得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所需的算力支持。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今天标志着美英技术合作的历史性篇章。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大爆炸'时刻——英国恰处于黄金交汇点,这里汇聚了世界级人才、科研力量与产业资源。通过建设尖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投资英国初创企业,我们正为英国释放人工智能的潜力——推动突破性进展、创造就业机会并点燃下一次工业革命。"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英国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先驱,如今不仅是世界级研究人员的聚集地、拥有数百万ChatGPT用户,更拥有迅速认识到这项技术潜力的政府。'英国星际之门'项目将以此为基础,助力加速科学突破、提升生产力并推动经济增长。此次合作反映了我们共同的愿景:在适当的基础设施支持下,人工智能能够为英国各地的人们和企业拓展发展机遇。" 量子计算优先战略 虽然人工智能投资在金额上占据主导,但量子计算已被确立为并行发展的支柱领域。英国政府表示,此次合作将组建由两国顶尖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并依托行业交流加速量子技术在医疗保健、国防、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官员们特别强调医疗保健是近期重点突破领域。传统药物发现依赖分子相互作用的近似模拟,这一过程耗时数年且成本高达数十亿。而能够直接模拟分子的量子计算机可显著加速该进程。根据政府声明,若量子药物发现方法实现规模化应用,数百万患者将能更快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案。 英国重点介绍了现有合作成果:牛津量子电路公司与英伟达和Digital Realty合作,在纽约市部署了该市首台量子计算机;美国量子公司IonQ在与英国初创企业牛津离子技术公司合并后,已在牛津设立研发中心。英国政府将这些举措称为跨大西洋下一代技术合作的标杆范例。 此项协议不仅涵盖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独立发展路径,更通过联合项目将两者深度融合。两国政府计划共同开发用于医学研究和聚变能源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英国政府表示,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与量子计算机的模拟功能,研究人员可大幅缩短新疗法和新技术研发时间并降低成本。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英国航天局也将利用该合作伙伴关系下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探索任务,包括未来月球和火星相关研究。谷歌深度思维公司预计将为两国政府提供科学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科学发现的建议,同时继续与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就聚变研究展开合作。 除科技巨头外,多家企业也作出投资承诺。赛富时公司承诺到2030年前投入14亿英镑扩大英国研发规模,将其定位为欧洲人工智能枢纽。本土初创企业AI Pathfinder将投资10亿英镑提升算力容量,首批项目将在北安普敦郡启动。贝莱德集团宣布投入5亿英镑建设企业数据中心,甲骨文和亚马逊云科技则重申了各自数十亿英镑的投资计划。 英国政府特别指出,英伟达还将直接投资英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和基础设施支持。行业组织techUK将与英伟达、机器人公司Quanser以及培训供应商QA合作,共同资助培训项目并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初创企业。 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我们致力于为大西洋两岸的人民和企业创造新机遇,并确保美国始终是英国值得信赖的可靠技术合作伙伴。这正是我们加倍投资英国的原因——将在四年内投入超过300亿美元,包括建造英国最大的超级计算机。" 虽然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在协议中占据主导地位,核能同样具有显著地位。英国政府表示,该合作伙伴关系将缩短新反应堆的审批时间,使英国消费者更能免受化石燃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合作还延伸至聚变能源领域,英美两国的共同专业知识可加速其商业化进程。官员们将其视为确保清洁能源供应和减少进口依赖的更广泛使命的一部分。 英国政府强调,该合作伙伴关系已产生可见成果——从数十亿新投资到GPU和数据中心的部署。这些举措能否成功建立两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的可持续领导地位仍是未知数,但承诺的规模表明英美两国正着力引领发展步伐。 相关背景 人工智能领域 英美两国政府将建立历史性的研究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在药物发现及聚变能源等共同优先领域的应用。 两国将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和慢性病等领域的医疗解决方案——通过运用尖端技术及现有安全可信的数据集(如英国生物银行)。双方还将合作共同设定突破性研究课题,有望催化重新定义医学与患者护理可能性的投资。 NASA与英国航天局将联合开发人工智能模型,为月球和火星等科学探索任务提供支持。 随着两国寻求扩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规模,此项协议还将为商业和投资创造新机遇。这将为英国基础设施相关企业注入动力——从开发驱动人工智能的下一代半导体芯片企业,到运营数据中心及其他计算资源的企业都将受益。 通过交流世界顶尖人才与专业知识,合作伙伴关系将深化两国政府在推进人工智能安全科学和促进安全创新方面的协作。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标准,我们能够促进消费者繁荣与公民安全,确保英美在理解和驾驭先进人工智能领域引领世界。 为支持美英科技合作伙伴关系,谷歌深度思维公司将与两国政府合作,就科学家如何利用最新人工智能工具提供建议,并继续与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合作推进美英聚变能源研究。 量子技术领域 英美将合作开发革命性量子计算机,加速该技术在医疗保健、国防和金融等领域的部署。这将提升医疗水平、保护公民安全并创造高技能就业机会。 例如,得益于这项突破性协议,数百万患者能更快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方案。传统药物发现因需模拟无数分子相互作用而耗时数年、耗资数百万英镑。量子计算机能更精确快速地模拟分子,极大加速这一进程。 量子技术已在拯救生命——包括帮助研究和治疗癫痫症、痴呆症,或为脑部扫描提供更清晰的大脑洞察。此次英美合作有望实现更快速的突破,早日为患者带来改变生命的治疗方案,重塑医疗保健的未来。 根据协议,两国将组建由顶级研究人员组成的工作组,探索并加速量子技术突破。还将建立跨行业交流计划,促进量子技术在国防、健康、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通过国家实验室的联合力量、英美科学家的智慧以及领先企业的敏捷性,我们将实现无与伦比的创新,确保两国安全、繁荣并保持领先地位。
  • 《电建海投公司与塞尔维亚国家电力公司签署购电协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09
    • 塞尔维亚当地时间11月3日上午,电建海投公司控股收购的维特罗风电项目公司与塞国家电力公司(EPS)举行购电协议签约仪式。塞能矿部部长杜布拉夫卡·杰多维奇、电建海投公司副总经理何时有与CWPE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管亚历山大·塞库洛维奇见证协议签署。公司有关人员与CWPE公司行政副总裁玛雅·图克维奇作为维特罗项目公司董事,与塞尔维亚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杜尚·济夫科维奇签署协议。 杰多维奇对维特罗项目购售电协议的成功签署表示祝贺。她表示,中塞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中国电建实力雄厚,在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深耕多年,赢得了广泛赞誉。她强调,维特罗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塞国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电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塞国供电近5亿千瓦时,是推动塞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对于塞国探索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矿部将大力支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并希望以维特罗项目为开端,深化参会各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杜尚代表塞尔维亚国家电力公司致辞。他祝贺维特罗项目成功中标塞政府首次举办的新能源电力市场激励溢价招标,并强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实现塞政府2050年碳中和净零排放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电建海投公司是第一家参与本次激励溢价招标并中标的中国企业,希望电建海投与CWPE公司积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高品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树立行业标杆,并期待未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玛雅女士代表CWPE公司致辞,她对塞政府对项目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在发言中表示,很高兴选择了中国电建作为合作伙伴,在本次参与政府投标过程中,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智慧,携手直面市场激烈竞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塞政府首次新能源电力溢价激励招标四个中标项目之一。未来,双方将团结一心,优质高效推进项目进程,把维特罗风电项目打造成中塞两国能源企业合作典范。 何时有对塞尔维亚能矿部、国家电力公司给予中国电建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维特罗项目的成功中标是电建海投公司与CWPE两家国际电力领先企业精诚合作、强强联合的良好体现。本次协议的签署不仅标志着项目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更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深化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能。他表示,电建海投公司将与CWPE公司勠力同心,高效高质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贡献电建力量。 维特罗项目公司于2023年9月成功中标塞政府新能源电力市场激励溢价招标。根据塞政府新能源激励法律有关规定,中标项目可与塞国家电力公司签署激励期限15年的购电协议,该协议的签署对保障项目电能消纳、增强项目可融资性、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得由塞政府签署的新能源项目与购电协议。 电建海投公司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岐温华、中国电建塞尔维亚国别总代表杨博、塞尔维亚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项目股东方代表参加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