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替代硅太阳能电池的候选者:拥有独特性质的卤化钙钛矿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18
  • 对于某一类光伏材料如何有效地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新见解,可以有助于这些材料的研发,以便于其来取代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廉价和快速生产的卤化钙钛矿的独特性质,这些信息将指导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开发。该研究发表在“Chem”杂志上。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副教授兼该论文的重要作者John Asbury说:“现如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屋顶或路边应用的硅太阳能电池,不过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寻找更容易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光伏材料,这是因为硅太阳能电池的加工非常复杂,并且难以扩大到我们电力总需求量10%所需要的规模水平。”

    由于这些复杂性,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更便宜的材料来替代硅太阳能电池,以便更快地加工。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可以使用一种“辊对辊”的制造技术来加工的材料。类似于报纸印刷的方式,这种技术允许低成本,大批量生产。这些材料必须从溶液中加工出来,就像印在页面上的油墨那样。

    Asbury说:“对这类材料进行了40年的深入研究后,科研人员发现除了一种名为“卤化物钙钛矿”的材料外,没有发现其它材料可以接近硅的性能。“卤化物钙钛矿似乎对其结构中的缺陷具有独特的耐受性,这些缺陷使它们能够有效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其他具有类似缺陷的材料则不然。

    然而,在这项研究之前,是什么使卤素钙钛矿对缺陷的容忍度如此之高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利用超快红外成像技术研究了这些材料的结构和成分是如何影响它们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他们确定卤化钙钛矿具有独特的维持晶体结构的能力,即使它们的晶体中的原子经历异常大规模的振动运动。所有材料都会经历其原子的振动运动,这通常需要通过具有非常坚硬的晶体结构(例如硅)来抑制,从而使原子牢固地固定在原位。然而,根据目前的研究,卤化物钙钛矿是非常柔软的,这使得它们的原子可以四处移动并有助于提高效率。

    “有趣的是,这种大规模的原子运动通常会导致其他材料中晶体结构的损失,从而产生消耗激发态能量的缺陷,”Asbury解释道。“但是对于卤化钙钛矿,研究人员可以用化学方法替代材料中带电荷的原子,来调整这种原子尺度运动的振幅。这将使我们能够改善卤化钙钛矿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目前,卤化物钙钛矿通常含有铅等有毒元素,而且还没有达到取代硅太阳能电池所需的稳定程度。本研究的见解将使我们能够制定规则,使用辊对辊制造工艺来设计新的卤化物钙钛矿。这将指导下一代钙钛矿材料的开发,这些材料更稳定,含有较少的有毒元素,例如含锡而不是含有铅元素。”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306123
相关报告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应重“叠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4-21
    • 近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异常火热。刚刚过去不久的3月份,《科学》连续刊发4篇有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论文,其中关于钙钛矿与硅的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文章就有3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热点科学问题是什么?受关注的解决策略有哪些?近期发表的文章对热点科学问题有什么贡献?带着这些问题,4月15日,《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永舫。 “3篇采用叠层技术的文章值得重视,将来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商品化硅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但这一方向目前国内开展研究的不多。”李永舫指出,“国内研究者应该重视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尤其是在现有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的基础上开发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同时需要研究叠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后对原来的硅太阳能电池产品稳定性和寿命的影响。” 《中国科学报》:为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么受关注? 李永舫: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利用一种新兴的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进行光电转换的光伏器件。最近几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得到快速发展,能量转化效率已经超过25%,并且具有低成本溶液加工的优势,拥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在潜在应用领域中,它的竞争对手是硅光伏电池。当今商用光伏市场份额主要被硅光伏电池占据,因为它可以稳定提供超过18%的组件能量转化效率、25年以上的使用寿命以及0.3美元/瓦的低成本,接近于电网平价的水平。 《中国科学报》:要与硅光伏电池竞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科学上还需要加强哪些工作? 李永舫:相比之下,新兴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仍然需要在各方面更加成熟,除了效率以外,还应关注稳定性、大面积器件的生产工艺、材料和器件制备的成本等等,才能真正形成产业竞争力。现在提升稳定性应当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因为这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否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 《中国科学报》:近期的3篇《科学》论文有哪些特点?对上面提到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吗? 李永舫:我花了一些时间,仔细读了近期3篇《科学》上发表的前沿工作,都是针对钙钛矿光伏材料的另一种潜在应用方式: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叠层技术是进一步提高效率从而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途径。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比硅太阳能电池,能更有效地利用高能量的紫外和蓝绿可见光,而硅太阳能电池可以有效地利用钙钛矿材料无法吸收的红外光,因此,通过叠层方式组合这些高效的单电池,可以突破传统纯硅光伏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进一步提升硅光伏电池的效率。 比如,3月6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团队发表的这篇论文,获得了截至目前文献报道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27%的最高能量转化效率。这项工作重点围绕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氯元素在混合钙钛矿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人员利用一系列材料学表征手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钙钛矿组分以及氯的调节,加上电池制备集成工艺上的经验积累,得到了如此高的效率和较好的稳定性。 同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等团队合作发表的论文,创新点集中在叠层电池连接技术的有效精简上,尤其是在复杂的纹理化硅电池表面制备叠层器件的连接技术。对于商品化的硅太阳能电池,为了提高太阳光的吸收和利用,在硅电池表面大多会制备成纹理化结构,因此该项研究工作对于与商品化的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的接轨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实用性。 3月26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和韩国首尔大学团队合作发表的论文,思路仍然集中在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中的宽带隙钙钛矿材料本身的调控上,创新点是通过调节钙钛矿中阴离子添加剂工程,达到了26.7%的高效率,这也是世界领先的水平。 《中国科学报》:这些工作有哪些不足之处? 李永舫:这3篇文章都没有特别关注如何解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问题,报道的器件效率也都源自实验室的小面积器件,还没有把握能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商业化硅太阳能电池中。 除了效率以外,还应关注稳定性、与现有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的匹配、工艺精简程度、材料成本,还有大面积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否可以同步提升等。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研工作者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李永舫:这种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是进一步提升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有效手段,它可以结合传统硅电池成熟的生产技术优势,在其基础上对能量转化效率作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国在整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处于前沿水平,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展了大面积器件制备和应用研究。但是,国内有关硅和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不多。 国内相关研究者应该重视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我国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商业化硅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应该在现有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基础上开发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升商品化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需要研究和解决叠加钙钛矿电池后形成的叠层器件对硅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和寿命的影响问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5074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a3433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3691
  • 《可用于光伏电池的“无铅” “高效”的钙钛矿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12
    •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钙钛矿材料——Cs2Au2I6,它可以作为高效无铅薄膜光伏器件的潜在活性材料。这种材料有望为克服以往已知的钙钛矿存在的稳定性和毒性问题奠定基础。 钙钛矿型光伏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效光伏电池的强有力的候选者,其最大光转换效率为22%,可与高性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相媲美。另外,钙钛矿基电池可以在低温下制造,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然而,常规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稳定性低,最终降低了材料的性能,并使其不适合继续在电池中使用。而且,材料中的铅含量也破坏了它们对环境的友好性。 鉴于此,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化学系的Hyungjun Kim教授和电气工程学院的Min Seok Jang教授领导的一个联合小组分析了一种先前发现的钙钛矿材料——Cs2Au2I6,该材料仅由无机物组成,同时他们还研究了其在薄膜光伏器件中的适用性。理论研究表明,与传统的钙钛矿材料相比,这种新型钙钛矿材料不仅效率高,而且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为进行这一分析,该团队开发了多尺度多物理场仿真框架。进行了原子尺度第一原理量子计算,研究了该材料的光学性质,并且进行了器件级的电磁模拟以表明该材料确实可以在器件级别上用作有发展前景的光伏物质。 从这一点出发,研究小组计划从两个方向扩展其研究范围:一是将钙钛矿材料应用于实际光伏电池的实证研究,二是理论分析,以寻找出适合光伏电池的最佳且高度稳定的材料。该科研团队表示:“钙钛矿材料非常高效,但是为了完全取代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它们的稳定性和毒性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他们补充说,“这项研究有望加速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以追求高效,环保的钙钛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