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漂浮式风电塔筒正式发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05
  • 9月1日,三峡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塔筒正式发运。国际能源网获悉,塔筒总重约1300吨,长度达到126米。

    据了解,塔筒先经陆运到码头再通过装船运往广西。该塔筒将用于三峡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40120.shtml
相关报告
  • 《风电“双子星”!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正式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6
    • 日前,在离岸约70公里、水深约45米的广东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由中国电建参建的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正式投运将拓展全球海上风电开发规模促进海上资源开发与应用该项目为全球首次在一个浮式基础上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装机容量达到16.6兆瓦,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是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双转子漂浮式风机,也是国家“十四五”能源科技创新攻关项目。 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漂浮式技术和抗台风设计,能够适应高达17级台风的极端海况,同时具有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单兆瓦重量最轻、抗台风能力强等特点,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上风电工程。 中国电建所属贵州工程公司负责该试验型机组的基础半潜式平台拖航、靠泊带缆、浮筒水泥固定压载水上浇筑、风机吊装、码头试验以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的整机拖航、锚泊系统安装、海上就位安装以及相关调试、试验等工作。 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约5400万度绿色电力,能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需求。
  • 《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正式投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2
    • 12月11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东阳江正式投运,为人类探索深远海能源开启全新篇章。 “明阳天成号”由明阳集团自主研制,为全球首次在一个浮式基础上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装机容量达到16.6兆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平台排水总量约1.5万吨,投运于离岸约70公里、水深约45米的明阳阳四海上风电场,预计每年可提供约5400万度绿色电力,能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需求。 有别于传统风机结构,“明阳天成号”两台风机并排而立、两个风轮朝反向旋转,这样的设计使得叶轮中间区域的风速提升,空气动能转化的电能也随之增加,比同等扫风面积的单个大风轮风机的发电量提升4.29%。同时,该设计也给调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为确保两台风机均能平稳顺利地运行,以及消除两台风机运转的偏差,使两台“镜像”的风机实现“同时”“同频”“同态”地运转,“明阳天成号”搭载了三个控制器,其中两个控制器分别调整各自对应主机及风轮的转速、转矩等,中央控制器则负责两台主机及两个风轮的平衡与协调,从而实现整个风电平台的协同。 严谨的测试工作贯穿风机研制、安装的全过程,为后续深远海漂浮式风力发电平台关键调试技术做出全新的探索。“明阳天成号”在全工况的软件环境和特征工况的硬件在环环境中都进行了充分的验证,能够模拟风电平台及硬件在真实环境或部分真实环境的运行情况,可有效保证风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海上机位安装完成后,在没有外部电源支持的情况下,“明阳天成号”通过联合首创的“黑启动”技术——利用自身的能源和控制系统完成风机启动并运行,从而实现空转调试。 此外,“明阳天成号”还进行了小功率机组孤岛模式的测试工作,验证了该风电平台在脱离电网的情况下独立运行的自主生存能力和稳定性。 投运后,“明阳天成号”的运行参数显示其整体的六自由度运动响应均与设计值相吻合;同时,拉索、锚泊系统以及其他监控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显示,各个系统均在设计许可范围内稳定运行,后续明阳将按照计划完成各项运行测试并与设计参数的对比,保障整个风电平台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明阳天成号”的正式投运,不仅推动了漂浮式风电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实现以装备创新拓展海洋能源的可开发规模,还能推动多种能源方式互联互济,助力探索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向深远海挺进,实现在空间、功能、结构上的融合,不断延拓海上风电开发边界,为向海图强筑梦深蓝发展关键绿色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