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未来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2-27
  • 2月25日,国际能源署(IEA)在京发布《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报告就全球煤炭市场需求、煤炭价格和煤炭贸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总结与预测。国际能源署(IEA)副署长PaulSimons、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李东参加发布会并作发言。

    报告认为,当前煤炭仍然是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由于价格实惠、储量丰富和便于运输等优点,煤炭依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尤其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煤炭还提供了能源安全和能源普及功能,并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欧洲和美国市场煤炭消耗将下降,但其下降的份额将被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抵消。未来五年,煤炭对全球能源结构的贡献将从27%下降至25%,其主要替代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

    中国是全球煤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目前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期,煤炭需求将逐渐下降,IEA预测,中国煤炭消费量将呈现平均每年不到1%的结构性下降。作为高碳能源,IEA认为,煤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没有CCUS就没有煤炭的未来”,IEA表示。

    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布局,注重清洁高效发展和科技创新,明确提出了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由大到强历史跨越的目标。“目前,我国70%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有效缓解了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为世界范围内煤炭清洁利用做出了示范。”刘宝华表示。 

    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李东在致辞中称,目前中国处于能源转型之中,但煤炭未来前景依然光明,他认为只要筑牢清洁能源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清洁技术创新发展,就完全能够将煤炭变成洁净能源,实现产业的“华丽转身”。“煤炭的未来关键在于‘清洁’,作为中国最大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生产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在煤炭清洁开采、清洁利用和清洁转化上,正在做出积极的努力和探索。”李东说。

    《IEA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是国际能源署极具影响力的年度报告,本次报告发布会由国际能源署(IEA)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举办,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相关报告
  • 《国际能源署:全球煤炭需求在今明两年保持稳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5
    •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全球煤炭市场趋势报告指出,受主要经济体电力需求激增的抵消作用,尽管水电、太阳能和风能有所复苏与扩张,但预计全球煤炭需求在2024年和2025年将基本保持稳定。 《煤炭年中更新》报告揭示,由于中国和印度两大煤炭消费国的强劲增长推动,2023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将增长2.6%,达到历史峰值。电力和工业部门的煤炭需求均有增长,但主要增长动力源于煤炭用于弥补水力发电量不足和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缺口。 在中国,煤炭消费量占据全球煤炭消费量一半以上。尽管2024年水力发电量已从前一年的极低水平回升,加之太阳能和风能持续快速部署,煤炭使用量的增长将显著放缓。然而,由于电力需求预计将再次大幅增长6.5%,中国的煤炭消费量不太可能下降。在印度,随着天气条件回归季节平均水平,预计煤炭需求增长将在2024年下半年放缓。然而,由于上半年水力发电量低,极端热浪和强劲经济增长导致电力需求大幅增加,印度煤炭消费量急剧上升。 欧洲煤炭需求继续呈现自2000年代后期以来的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发电领域的减排努力。继2023年下降超过25%后,预计今年欧盟的煤炭发电量将再次大幅下降。近年来,美国煤炭使用量也在大幅减少,但更强劲的电力需求和从煤炭到天然气的转换减少可能会减缓2024年的这一趋势。日本和韩国继续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但速度较欧洲慢。 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主任Keisuke Sadamori表示:“基于当前政策环境和市场趋势的分析,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基本保持平稳。太阳能和风能的持续快速部署,以及中国水电的复苏,给煤炭使用带来了巨大压力。然而,电力行业作为全球煤炭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在几个主要经济体的电力消费增长强劲。若非电力需求增长如此迅速,我们本将看到全球煤炭使用量下降。结构性趋势预示着全球煤炭需求将达到一个转折点,并很快开始下降。” 在供应方面,全球煤炭产量在经历前一年的稳步增长后,预计2024年将略有下降。中国煤炭产量在经历两年显著增长后将放缓,而印度煤炭产量预计将继续提升,供应量将在2024年增加约10%。发达经济体的煤炭产量正在下降,这大致反映了需求变化。 报告发现,尽管自2017年以来欧洲进口量暴跌,东北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进口量下降,但全球煤炭贸易量仍维持历史高位。然而,其他国家正介入以吸收现有供应。预计到2024年,越南将成为第五大煤炭进口国,超过中国台北。中国和印度的进口量仍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还指出,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煤炭产量下降,对俄罗斯生产商的制裁收紧,以及一些出口国出现供应中断,但全球煤炭市场供应依然充足。由于天然气价格较近年来更为稳定,2024年上半年煤炭价格仍将保持区间波动。煤炭价格已恢复至全球能源危机前的水平,但受通胀压力影响,价格仍处于高位。
  • 《2027年全球煤炭需求将趋于平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9
    • 根据国际能源署12月1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煤炭需求在 2024 年达到新高后,未来几年将趋于平稳,因为可再生能源的激增有助于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国际能源网获悉,《煤炭 2024》是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年度煤炭市场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最新趋势并更新了中期预测。报告显示,全球煤炭使用量在疫情高峰期暴跌后强势反弹。预计到 2024 年,煤炭使用量将增至创纪录的 87.7 亿吨。报告称,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发挥更大作用,且中国煤炭消费趋于平稳,到 2027 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在这一水平附近。 中国的电力行业对全球煤炭市场尤为重要,全球每消耗三吨煤炭,就有一吨是在中国发电厂燃烧的。2024 年,中国将继续实现电力行业多元化,推进核电站建设,并加速太阳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的大幅扩张。报告称,这将有助于限制到 2027 年煤炭消费的增长,尽管报告也强调了分析中的一些关键不确定因素。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电力使用量正在快速增长,这是由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包括交通和供暖等服务的电气化、制冷需求的增加以及数据中心等新兴行业的用电量增加。此外,天气模式也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煤炭消费量波动。根据该报告,由于天气导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变化,到 2027 年,中国的煤炭需求量可能比预测高出或低出 1.4 亿吨。 “清洁能源技术的快速部署正在重塑全球电力行业,该行业占全球煤炭使用量的三分之二。因此,我们的模型显示,尽管电力消费量急剧上升,但全球煤炭需求将在 2027 年之前趋于平稳,”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和局长 Keisuke Sadamori表示。“然而,天气因素——尤其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将对煤炭需求的短期趋势产生重大影响。电力需求增长的速度在中期内也将非常重要。” 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中,煤炭需求已经达到峰值,预计到2027年仍将持续下降。下降速度将继续取决于强有力的政策的制定,例如欧盟实施的政策,以及替代能源的可用性,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廉价天然气。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煤炭需求仍在增长,这些经济体的电力需求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而急剧上升,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主要由电力部门的煤炭需求推动,尽管工业用煤量也在增加。 目前的煤炭价格仍比 2017 年至 2019 年的平均价格高出 50%。2024 年煤炭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随着结构性变化的实施,预计到 2027 年煤炭产量增长将趋于平稳。 2024 年,国际煤炭贸易量也将达到创纪录的 15.5 亿吨。展望未来,全球贸易量将萎缩,其中动力煤的降幅最大。根据该报告,亚洲仍然是国际煤炭贸易的中心,该地区所有最大的进口国,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越南,而最大的出口国包括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