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元医药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20-10-14
  • 近日,国内领先的眼科诊疗一体化平台盛元医药(以下简称“盛元”或者“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启融创投、协耀资本和百富健康共同投资,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盛元医药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干眼药物产品的临床前开发和创新性眼科POCT产品的市场推广。
    企业简介:
    盛元医药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广州生物岛,专注于眼科诊断产品和治疗药物的研发。

  • 原文来源:;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5f6af2c28e9f0913e21f541c/
相关报告
  • 《咏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陈大明
    • 发布时间:2021-04-09
    • 2021年4月7日,杭州咏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咏柳科技),一家专注在皮肤专科病程管理和数字疗法领域的医疗科技和专业服务平台型企业,今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独家领投,杭州万轮尚德跟投,天使轮投资机构远毅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企业简介: 咏柳科技是致力于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完善的垂直疾病领域专业服务,为特定疾病领域的患者群体提供个体化病程管理方案,为医生群体提供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站式服务的平台型企业。
  • 《碳佳科技获IDG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7
    • 3月17日消息,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创新企业碳佳科技宣布完成了由IDG资本独 家投资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助力碳佳迈向量产与商用化新里程。同时,碳佳科技A轮融资也正在启动中。 碳佳科技孵化于斯坦福大学博士创业新材料项目,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研究、生产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的新一代高端材料。碳佳的独创TANO3D专利技术可以精确合成新型可控的三维微纳结构材料,作为平台型技术可衍生出多种创新产品,包括硅碳负极、钠电硬碳负极以及锂电快充硬碳负极,实现高能量、高首效、高循环,且使用最易得的大宗材料即可合成,流程简短,易于快速实现规模化量产,在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有显著的性能和成本优势。 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以锂离子电池为能源供给的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等。但是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的传统石墨负极比容量已达到372mAh/g的理论极限最大值,已经无法满足终端消费者对长续航及快充性日益提升的需求。当下,具有极高能量密度(纯硅理论比容量可到4200mAh/g)和首次效率(85%+)的硅碳负极被普遍认同是石墨之后的下一代新型负极材料,有望直击石墨负极性能瓶颈,在新能源市场开启爆发式增长;但是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依然存在高膨胀、低循环、高成本等难以解决的常态化痛点,业内依旧面临降本与规模化量产的挑战。 碳佳科技的新型TANO3D专利技术可以针对当前硅碳负极材料遭遇的痛点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相比业内受限于现有材料框架,性能难以突破,碳佳可实现源头上创造三维微纳结构材料,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与首效的同时,保证了更好的膨胀率与循环稳定性,并具有成本优势,可快速实现规模化量产。目前碳佳硅碳负极产品已送样多家头部电池厂商,进展良好。 此外,基于TANO3D专利技术,碳佳还从源头上精确调控,开发了钠电硬碳和锂电快充硬碳两大创新级产品,构筑坚实护城河。同时碳佳正在开发产线中,可供各大产品系列共用,为产品的快速量产与与商业化保驾护航。 碳佳科技创始人陈书铖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师从国际知名华人学者鲍哲南教授。陈书铖博士所研究的项目在前沿基础研究和后续产业化转化中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已发表新型应用材料相关专业论文及专利40余篇,论文引用超5500次;同时碳佳亦有来自于普瑞斯、宣伟、强生等国际化名企的豪华产业化专家入驻,拥有业内顶尖产研结合团队。碳佳科技目前已成立了硅谷前沿实验室,并在北京、宁波建有运营与实验中心,打造全球化产研布局,有志于引领新能源负极材料的创新,和中国的新能源行业一起成为赛道领航者。 碳佳科技创始人陈书铖博士表示:硅碳技术的创新已经到了产业化的突破点,美国多家公司已经开始产业化的测试。碳佳科技的创新技术不是简单的工艺改造,我们从源头上创造新材料。我们的技术简单可控多调,易放大量产。同时,我们采用大宗常规原材料,充足便宜,能够帮助新能源电池企业降本增效。碳佳科技在IDG资本的注入后将加速布局中试产线,从克级实验室产品到公斤级产品放大,再到吨级产品的放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