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座!下一站重庆?特斯拉超级工厂全球疯狂扩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22
  •  导语: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经确定了5座超级工厂。近日,在网络上又发酵出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个超级工厂将落户重庆的消息。
      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全球扩张步伐正在进一步加速。近日,在网络上发酵出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个超级工厂将落户重庆的消息。仅仅几个月,上海超级工厂刚刚落成,重庆又要开建,网络上欢呼声此起彼伏。
      根据媒体的报道,日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主要高层组团到访重庆,包括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昊、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等。重庆市领导与特斯拉一行人进行了一次会谈,双方就加快推进项目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业内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将是重庆等一些地方政府未来打造汽车产业的一大重点。无论是根据地理位置,还是城市实力,供应链能力来说,特斯拉如果要在中国布局第二站,重庆将是首选之地。不过,很快就又有消息称,双方合作项目仅仅是建立销售中心和维修中心,暂不涉及建厂。
      虽然重庆建厂现在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一定是特斯拉未来最大的销售市场。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销售再创新高,全球交付突破9万台,单单中国交付就突破了3万台,占比高达30%。据悉,特斯拉正在扩建上海超级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暗示正计划在亚洲新建特斯拉超级工厂。有专家预测,日本和韩国有可能成为特斯拉下一个建厂地点,因为这两个国家有着成熟的汽车工业,而且特斯拉主要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和韩国LG化学也来自这两个国家。
      不过,也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在亚洲再建的工厂选址很可能位于印度。此前有印度用户订购过特斯拉车辆,并在推特上询问马斯克Model 3还要多久才能在印度上路行驶,马斯克当时回复称,“应该很快就能实现”。不过现实情况是,尽管有一定数量的印度民众希望开上自己的特斯拉,不过到今天特斯拉尚未在印度建立汽车展厅。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特斯拉目前正在忙于建设位于德国柏林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新工厂,恐怕无暇顾及亚洲建厂的事。马斯克近日还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柏林超级工厂的概念图。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年开始动工建设的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目前已加快了建设速度,计划明年开始向消费者交付所生产的Model Y。
      据报道,特斯拉还计划提升美国内华达州和弗里蒙特的工厂产能,希望每年交付100万辆电动车。
      前不久,据外媒报道,松下首席执行官津贺一弘在一次青年企业家活动中表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是“违背常识且可能过于乐观的天才”。津贺一弘发表对马斯克的评论之际,松下和特斯拉正在商讨扩大他们在内华达州的联合电池工厂,过去几年里特斯拉在生产上的问题和延误让双方的伙伴关系变得紧张。
      据外媒Electrek报道,美国电视台The Science Channel近日为特斯拉与松下合资建设的内华达州工厂拍摄了一期节目,透露了工厂内的景象。该节目介绍,工厂目前只达到原定产量的30%水平,目前每日生产1300万个单体电池。特斯拉与松下原定于2020年实现工厂的所有产能,但目前双方都认为需要聚焦于产能优化上。
      而作为特斯拉动力电池自产计划的一部分,近日加州弗里蒙特工厂正在进行重大升级,并且由于新装配生产线的开设。目前,新的结构已在第一个大型帐篷周边完成。2020年2月,特斯拉动力电池自产计划正式启动,旨在以“制造机器的机器”,也就是自己生产制造设备的策略批量生产更便宜的电池,达成规模化生产之后的特斯拉动力电池成本仅需100美元/kWh。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就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一期投产、二期开始建设,德国柏林超级工厂完成土地平整、获准进行基础施工之后,又出现了特斯拉可能在英国建设超级工厂的消息。据报道,有意吸引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的英国,已开始寻找一块占地400万平方英尺(约37.2万每平方米)的场地,以提供足够大的场地供特斯拉建设超级工厂。

      此外,为取得特斯拉的青睐,美国德克萨斯州特拉维斯县近日批准了一项计划,向特斯拉提供数千万美元税收补贴,以吸引该公司将计划中投资11亿美元的新厂建在当地。特拉维斯县的大多数委员投票赞成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至少147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加上此前该县德尔瓦莱独立学区已经批准的5000万美元税收优惠,特斯拉工厂总计将可获得近650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
      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已经确定了5座超级工厂,分别是内华达州生产电池的超级工厂、弗里蒙特的超级工厂、纽约水牛城的清洁能源生产与储存产品的超级工厂、上海超级工厂和柏林近郊勃兰登堡州格伦黑德的超级工厂。在2018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透露计划最终在全球建设10-12座超级工厂,目前还不到计划的一半。(来源:电池中国)

     

相关报告
  • 《“俄乌冲突”阴霾下,欧洲将疯狂加码新能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2
    • 上任仅仅两个多月,刚刚接过“铁娘子”默克尔权杖的现任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就不得不站在俄乌冲突的欧洲漩涡中。 除了政治上的权衡利弊外,摆在他面前的还有能源供应这道大难题——如果俄罗斯天然气“断供”,德国怎么办? 俄乌冲突继续,但德国政府不想坐以待毙,很快提出了应对计划。 当地时间2月28日,德国经济部提出了一份待立法的草案,德国计划加速风能和太阳能基础设施的扩张,将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目标提前15年(至2035年)实现。 这是一项极为激进的计划。 根据草案,德国将陆上风能和太阳能设施的发电能力提高三倍左右,海上风力发电能力将增加一倍以上。 具体而言,德国陆上风力发电能力将从2022年3千兆瓦增加到2027年的10千兆瓦;太阳能发电能力将从2022年7千兆瓦增加到2028年20千兆瓦。 海上风电设施也是该计划的关键部分。德国预计其发电能力将从2030年的30千兆瓦上升到2045年的70千兆瓦。 这是德国政府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所制定的一项长远规划。2月22日,德国政府已经宣布暂停“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批准程序。 长期以来,德国的天然气供应一直严重依赖俄罗斯。 为了得到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德国甚至不惜“得罪”美国,与俄方一起建设“北溪-2号”海底天然气管道。 这条全长1224公里的海底输气管道从俄罗斯维堡穿越波罗的海最终至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它与此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北溪-1”管道走向完全平行。 按照设计规划,其投入使用后,两条输气管每年将输送总计55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至欧洲,预计可为欧盟约2600万户家庭提供所需的用气量。 2018年,“北溪-2”开始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制裁,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9年12月签署制裁法案。 面对来自美国的制裁,当时还担任财政部长的朔尔茨认为这是美国对德国和欧洲内部事务的干涉,拒绝接受此类“域外制裁”。 2021年9月,“北溪-2号”完成建设,开始进入到投运前最后的程序工作。对朔尔茨而言,由他一手主导推进的“北溪-2号”项目可以说是上任德国总理最好的政治筹码之一。 但如今,随着对俄罗斯制裁的升级,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或将无法享受到来自俄罗斯便宜的天然气供应。 经过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这个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彻底走向了西方国家的对立面。 而对欧洲各国来说,如何降低或摆脱对俄罗斯油气供应的依赖,成为了当政者亟需考虑的头等大事。 事实上,除了德国经济部制定的这项激进的新能源开发计划外,德国还准备将煤炭的使用延长到2030年以后,同时规定天然气储存设施的最低储量水平,以此来降低可能带来的冲击。 去年上半年,新安装的太阳能发电量为2.75吉瓦。在新的刺激计划下,从2022年开始,德国必将加快光伏新增装机量。 更重要在于,德国在欧洲的影响,这项计划或引起其它国家的效仿。 早在2004年,德国重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政府给予为期20年、每千万时0.45-0.62欧元补贴,德国私人太阳能投资得以迅猛发展。 正是这项政策,全球开始掀起光伏建设的时代浪潮。 如今,俄乌冲突阴霾之下,尽快实现能源独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迫。
  • 《下一站火星! “重庆造”铝材助力“天问一号”升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7-24
    • 人民网消息,昨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记者从中铝西南铝获悉,在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均有大量“重庆造”铝材。 据介绍,此次西南铝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提供了蒙皮板、自由锻件、超大规格板、锻环、铝锂合金等多类高精尖铝材。西南铝负责人表示,由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要在太空中行驶7个月,并完成极其复杂的着陆过程,这意味着对铝合金材料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在“天问一号”探测器上,由西南铝生产研制的某款铝合金材料,是此次其提供配套铝材产品中,加工难度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该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弹性模量高、耐腐蚀、焊接性能好等性能,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此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 为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需求,西南铝开展自主创新攻关,通过开展成分优化、大规格铸锭铸造工艺、形变及热处理工艺、微观组织与材料性能关系等研究,最终成功解决该合金材料室温塑性差、加工性能差等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摸索出一套获得高质量铝锂合金产品的关键核心加工技术,扭转了该合金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除此以外,用于搭载“天问一号”升空的长五遥四运载火箭上也有西南铝锻造的直径5米级铝合金整体锻环和多个型号的板材,它们分布在火箭过渡环、转接框、贮箱等关键部位,占箭体结构所需铝材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