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可达800km 国产无钴电池已装车路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15
  • 动力电池的高成本一直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终端售价,而三元锂电池体系中又以钴的成本最高。因此,降低钴的用量,已成为全球车企和电池供应商的共同挑战。今年5月份,长城汽车旗下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发布了两款无钴电芯,可支持电动汽车行驶800公里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5年120万公里。
      在的2020北京车展期间,蜂巢能源又带了更详细的产品说明和最新规划。
      此次车展,蜂巢能源发布了E、H两大平台的无钴电池产品,涵盖300-800公里以上的全系车型。
      钴电池产品已经装车路试,搭载的量产车型有望明年和消费者见面。
      官方表示,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分为E平台和H平台共规划四款产品,分别容量为90Ah的VDA 1.5x(尺寸为39x148x102.5mm)无钴电芯、容量为115Ah的VDA 2x(尺寸为52x148x112mm)无钴电芯、容量为115Ah的MEB 1.5x(尺寸为33.4x220x102.5mm)无钴电芯和容量为226Ah的L6(尺寸为21.5x574x118mm)无钴电芯。
      众所周知,钴在三元锂电池当中起着“骨架”的做用户,因此去“钴”后电池的稳定性、循环性是一个难题。
      而蜂巢能源主要用阳离子掺杂技术、 单晶技术、纳米网络化包覆技术(E平台),降低钴比例的同时,满足整车应用场景需求。

      H平台和E平台所生产的无钴电芯,对应的是不同的车型定位市场,覆盖从300-800公里以上的全系车型,可实现从微型车到全尺寸车型上的应用,官方宣称支持全品类终身质保。
      其中,H平台所诞生的无钴电芯分别对应的是中高端车型和高端车型,226Ah电芯密度可达235wh/kg,大于3000次循环的寿命,相比同级的高镍三元电池,可实现能量密度提升1.7%、寿命延长50%、成本降低12.5%,可实现整车续航800km。
      而E平台所诞生的90Ah无钴电芯和115Ah无钴电芯主要应用在中里程车型中,两款电芯循环寿命可达到4000次以上,相比同容量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并降低17%的成本。
      目前,蜂巢能源无钴电池已经装车路试,从发布会现场公布的数据来看,其150℃热箱测试、过充测试均能轻松通过,循环与日历寿命也高于目前量产三元锂电池水平。 

     

相关报告
  • 《SKI开发出800km续航快充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29
    • 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或者最快在今年年底完成新电池的开发,之后这些新电池“可以在电动汽车的普及中发挥重要作用”。 外媒报道,SK Innovation日前透露,正在开发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只需要两次10分钟的快速充电,即可达到500多英里(800公里)的续航里程。 SKI表示,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或者最快在今年年底完成新电池的开发,之后这些新电池“可以在电动汽车的普及中发挥重要作用”。 SKI决定将开发重点放在“能够实现长距离行驶的长寿命电池”上。今年年初,其透露了新的“SK Inside”品牌战略,并展示了电池阳极材料的配比:NCM 9 1/2 1/2和NCM 811,旨在提高续航里程。 目前SKI尚未公布新电池所使用的化学成分的任何细节。但可以明确的是,长续航里程的实现是采用了高密度镍,可适应超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 SKI官方公布了其电池研发的三个重要因素,包括电池的消防安全、高速充电效率和电池续航能力。 SKI表示,自2009年为客户提供电池的10年间,未曾发生过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起火的事故。 事实似乎确实如此。在韩国三大电池巨头里,此前起火的现代Kona电动车使用的是LG化学的动力电池,福特和宝马的召回则指向三星SDI。 这样看来,如果该电池能成功实现快充与长续航,加上“从未起火”,其提出的研发三大要素似乎就已具备。 而新电池的推出,或凭借其优势带动电池出货量,提高盈利能力。 但是,相比于竞争对手,SKI在电池技术全球专利申请处于劣势。欧洲专利局(EPO)和国际能源署(IEA)9月底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三星和LG在与电池技术相关的全球专利申请主体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列表里未见SKI身影。 目前SKI在佐治亚州的两座工厂正在加快建设,将为多达30万辆汽车提供电池,其中包括2022年开始在美国生产的大众ID.4、福特F-150。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SKI正深陷与LG化学的法律诉讼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已经初步裁定SKI败诉。若本月ITC作为维持原判的最终裁决,SKI将无法将其电池、模块以及其他组件和材料进口到美国。
  • 《国产无钴叠片电池首发:续航达880公里,寿命超15年120万公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29
    • 当下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市场中,三元锂电池凭借着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充放电效率,仍占据着主要份额。但由于三元锂电池中含有一定的钴稀缺金属,因此也就使得三元锂电池的价格居高不下。   为了降低电池的价格,包括特斯拉、LG、松下在内的全球知名车企及电池厂商,也在想尽各种办法,减少电池中的钴含量。而在动力电池去钴化,我国电池企业也走到了世界前列。   5月18日,蜂巢能源就发布了两款无钴电池,可支持电动汽车行驶880公里,使用寿命超过15年120万公里。并且,这两款电池不是PPT产品,该款电池当前已经处于量产导入阶段,明年6月份就能推出市场,大规模装车使用。   据悉,蜂巢能源早在2012年就开始电池电芯研发工作,2018年开始从长城汽车剥离成为一家独立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其总部和生产基地金坛工厂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规划总产能18GWh。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无钴电池量产的企业,蜂巢能源首发叠片NMx无钴电池解决了当前动力电池续航、电池衰减和安全的三大弊端。   据了解,叠片NMx无钴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能量:长续航性能支持单次充电可满足880公里续航需求;高安全:150°C安全通过热箱实验;高寿命:2500次长循环寿命,超过15年120万公里超长使用寿命。   此外,在电池量产制造方面,蜂巢能源也开创性的引入了叠片制造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卷电池,叠片电池能够将电芯能量密度提高5%,循环寿命提升10%。   据官方介绍,两款电池中,第一款产品是基于590模组的电芯所设计,其容量为115Ah,电芯的能量密度达到了245Wh/kg,适用于目前大部分新的纯电平台预计将在2021年6月份整体推出。   第二款为L6薄片无钴长电芯,其容量为226Ah, 电芯能量密度为240Wh/kg,可实现880公里的续航。预计将在2021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在安全性方面,两款电池均已通过了符合国标和欧标的安全性测试,其中热稳定测试轻松通过150℃的热箱实验,安全性能上明显优于三元电池。   电动汽车虽然整体结构技术复杂,但其核心的动力、续航、充放电性能还是较大的依赖动力电池。可以说,动力电池的优劣直接决定这电动汽车整车性能的高低。而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电池方面的任何一个突破,都将会增强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