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量大幅减少 煤价倒挂或延续——进口煤市场上半年回顾和下半年展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4
  • 多重因素影响   进口量大幅减少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煤数量大幅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6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1500.1万吨,同比减少17.5%。进口量大幅减少的原因有以下2个。

    一是1月印尼煤出口禁令及其涟漪效应。该禁令的突然宣布曾导致印尼煤市场交易几近停止,我国主要进口煤来源一度中断,并带动国际煤价上涨。虽然该禁令在1月底取消,但对供应链造成的冲击难以立即平复,1月至2月我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45.93%。

    二是全球煤价持续高位运行,进口价格倒挂压制煤炭到货量。经历了2021年能源供应紧张之后,今年地缘冲突的爆发促使各国对能源安全需求提升。煤炭作为稳定、相对廉价的能源,其需求量明显增长。欧盟决意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但短时间难以找到替代能源来源,叠加天然气价格高企,欧洲多国不得不重启煤电。3月开始的高温天气使低库存状态的印度承受了“煤荒”和“电荒”,印度政府加大了进口煤炭力度。除了需求的增量之外,全球煤炭贸易格局重塑,供应链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增强,也导致了贸易成本和海运费用的提升。以我国进口煤平均单价来看,1月至5月,进口煤平均单价为每吨159.59美元,同比大增110%。

    海外煤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与我国国内的保供稳价形成鲜明对比,国内电厂对进口煤高价接受意愿降低,是今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进口煤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

    从进口来源国角度来看,印尼、俄罗斯、蒙古国依然是我国前三大进口煤来源国。今年1月至5月,印尼煤占比较2021年下滑0.76个百分点,俄罗斯煤和蒙古国煤占比分别增加了1.73个百分点、0.72个百分点,主要因为自5月以来我国进口关税暂免政策实施、俄罗斯煤炭价格相对有优势以及蒙古国煤炭通关条件的改善。俄罗斯煤进口占比提升至19.3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澳洲煤炭进口减少造成我国沿海进口高卡煤来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我国从加拿大和菲律宾进口煤的占比也有小幅增加。

    从进口煤种来看,动力煤进口量下滑最为明显,而炼焦煤进口量同比则出现较大增幅。1月至5月,我国进口动力煤8956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0%,炼焦煤和无烟煤进口量分别为1815万吨和351万吨,分别增长16%和下降2%。主要原因是电企难以将高煤价成本向下游传导,而非电企业下游产品定价更加市场化,成本能向下游传导,因而对价格接受度较高。

    从进口煤热值来看,由于海外煤价高企,我国电厂降低了采购标准,招标以绝对价格更低的印尼低卡煤种为主,往年进口印尼煤热值集中于中低卡煤,而上半年进口采购主要为低卡煤。进口煤平均热值的下降将抬高电厂旺季日耗,导致库存可用天数的过快下降,也将对国内中高卡煤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内外煤价倒挂或延续

    当前决定我国进口煤数量的关键因素依然是内外煤价差。在海外能源价格依然相对强势的情况下,短期能源价格仍将偏高位运行,后续随着宏观风险加大以及海外能源补库的进行,能源价格下行压力将逐步呈现。煤价的回落或滞后于油气价格,但四季度仍有上行风险。因此我国进口煤内外贸价差倒挂有望获得阶段性改善,但也有可能延续弱势倒挂状态。考虑到在国内积极增产稳价调控下,电厂对于高价进口煤的采购积极性仍将有限,笔者预计,我国全年进口煤总量或将同比减少6000万吨至8000万吨。

    在稳增长政策预期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将得到改善,这将进一步提升沿海地区火电耗煤,从而加重沿海电煤库存压力。在供应和运输存在制约的情况下,考虑到迎峰度夏和秋季工业用电增加可能造成较大的库存消化,在迎峰度冬之前,沿海电厂仍有较大的备货压力,需加大进口煤,尤其是高热值进口煤的采购力度。

    此外,还需关注“拉尼娜”事件对全球煤市的影响。近期,英国《自然》杂志预计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事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拉尼娜现象持续到2023年初的可能性为51%。下半年需要关注极端天气对主要煤炭出口国生产的影响以及北半球冷冬的概率。

  • 原文来源:https://coal.in-en.com/html/coal-2617209.shtml
相关报告
  • 《上半年进口数据出炉 全年进口减少已成定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8
    • 本周,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为1898.2万吨,同比下降33.1%,月环比下降7.6%。2022年1-6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11500.1万吨,同比下降17.5%,降幅较前5月扩大3.9个百分点。     即使国家层面上给予了对进口煤政策上的鼓励,比如进口关税降为零以及对购买使用进口煤炭的燃煤发电企业,符合《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规定的,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留抵退税办理进度。但是在今年全球煤炭供应紧张推动价格持续高位的情况下,叠加国内保供稳价的作用不断显现,进口煤价格基本没有优势,因此除4月进口量曾小幅增加外,我国煤炭进口量呈现出整体减少的局面。 除数量减少外,今年上半年进口煤的热值也在整体下降。主要是由于澳煤进口缺口大部分被印尼煤所替代,但我国进口印尼煤的热值远不及澳煤。由于今年欧洲地区对印尼高卡煤的需求上升,韩国对印尼中卡和低卡的需求均在增加,印尼中高卡煤价长时间内处于高位。为减少采购成本,我国电厂一再降低采购标准,除了延续对3800大卡印尼动力煤的招标外,同时增加了对热值低于3800大卡的印尼动力煤的招标。 但是从月环比来看,6月份煤炭进口量月环比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主要是由于随着入夏以来国内多地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空调制冷用电增加,再加上工业用电的恢复,推动电厂日耗上升,耗煤需求因此增加。夏季用煤高峰期间,后期进口量月环比减少的情况或将继续改善。 今夏以来,我国终端用户对俄罗斯煤炭的采购积极性不断增加,我国进口俄煤以中卡和高卡煤为主。与当前的国际煤炭价格相比,俄罗斯煤炭价格较有优势,促进俄煤对华出口增加。后期来看,进口印尼煤价格倒挂在大部分时间内或将继续存在,但是由于俄煤价格存在一定优势,后期俄煤进口量将大概率增加。 本周,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了有关对于中方对澳大利亚煤炭实施的进口禁令能否取消的问题,他表示,“当前中澳关系面临改善发展的机遇,希望澳方抓住当前契机,付诸实际行动,重塑对华正确认知,同中方相向而行,为改善中澳关系减少负资产,积累正能量,为中澳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此番回答令市场上出现了澳煤进口禁令或将取消的传言,目前来看,后期澳煤能否来华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恢复澳煤进口,在当前澳煤到岸价远远高于国内煤价的情况下,也将“劝退”终端用户对于澳洲高卡煤的采购需求。 因此,后期我国进口煤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全年进口量整体少于去年已成定局。
  • 《去年动力煤市场回顾及今年煤价走势展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3
    • 去年年初开始,煤炭供需格局发生错配,安监、环保、超能力检查等多项整治监管,主产地生产和发运受影响,市场供应出现紧张。进口方面,澳煤的减量,加剧了国内高卡低硫煤的紧缺,原本使用澳洲煤的水泥、化工企业需求转而采购国内高卡煤,这进一步推动了高卡煤价格上涨,也带动了低卡煤价格跟涨。 需求方面,疫情过后,经济复苏,沿海地区煤炭需求激增,工业生产一路高歌;但供应端却出现问题,消费端与生产端复苏进度不同步。由于煤价高,电厂无力购买,多个城市在九月份就出现“拉闸限电”。受煤荒、电荒影响,上级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增产保供措施,包括:对露天煤矿批地、井工煤矿核增、产地和港口限价、中长期合同履约信用监管、电厂增加库存及可用天数等;此外,煤矿与电厂新签订长协,努力实现供电、供暖企业长协100%全覆盖。由于供应链各环节的积极配合,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煤价开始下跌,到12月份,煤价跌至限价范围内,市场转为稳定,确保了能源供应安全。 今年,在保供政策影响下,煤炭供需矛盾将有所缓和,市场供应量将有所提升;但受安检、环保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产地可能出现“旺季多产,淡季少产”现象;而下游可能出现“买涨不买落”现象,一旦煤价下跌,就减少采购,持币观望。需求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将促使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增速回落;加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对煤炭的替代作用增强。但是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短期内不会变化。 今年是“十四五”的第二年,也是我国开展“双碳”的次年。动力煤市场继续受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全覆盖,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调控,预计煤炭市场会进一步趋向供需平衡,煤价运行相对平稳。但是,极端恶劣天气、冬奥会、两会、5G基站建设、基建加速、冬季枯水期等原因会拉高用电负荷,电厂等终端用户需要提前备煤、存煤,而安全、环保检查趋严,反腐倒查20年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能释放速度和数量。 今年“元旦”和“春节”二个假期,需求骤然增加,而印尼煤限制出口事件,叠加国内部分民营煤矿放假、贸易商发煤倒挂,造成供应一时没有跟上,煤价再次出现震荡偏强运行。预计三月初重要会议结束后,随着主产地先进产能加快释放,环渤海港口库存增加,电厂和非电行业得到垒库,煤价将出现回落。 四月份为传统的电厂机组检修季节,电厂日耗下降,煤炭需求萎缩,煤价下跌。五月份之后的煤炭市场,随着工业用电的恢复,下游煤炭需求将强势回归;而宏观经济的强劲恢复,全社会用电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对煤电需求形成有效支撑。五月份至年底的煤炭市场,将出现供需两旺,煤价将出现一个明显的上升期。预计今年,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中枢将围绕800元/吨左右波动,最低在700元/吨一线活动,最高很难超过国家限制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