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大堡礁不受棘冠海星残食,澳大利亚政府预计总投入2740万美元,利用棘冠海星的天敌—大法螺(Charonia tritonis)来控制海星数量。
大法螺原产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珊瑚礁区域,由于极为罕见,一直广受壳类收藏者的追捧,因此在昆士兰州水域,大法螺能得到充分保护。
利用海星天敌来控制海星数量的想法基于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的一项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将棘冠海星暴露在含大法螺分泌物的水域里,发现棘冠海星总是避开有大法螺的区域。
所以,研究人员想到可以利用养殖大法螺,来防止棘冠海星在产卵季节的密集生长,进而有助于防止棘冠海星数量剧增。目前,政府已投入56.8万美元用于养殖大法螺,AIMS已经投置了大量的大法螺卵胶囊,上个月有超过十万只幼体孵化。
由于目前尚不明确大法螺的饮食习性及生长过程的关键因素,所以大法螺育种项目的重点在于研究帮助大法螺幼体过渡到青少年体和成年体阶段,并为进一步研究大法螺生物学提供了机会。
如果该项目成功完成,科学家们将深入洞悉大法螺对棘冠海星行为的影响,并测试其控制棘冠海星数量的潜力,从而帮助降低珊瑚死亡的可能性。
该项目作为澳大利亚“珊瑚礁2050计划”的一部分,于2017年6月中旬开始,将持续至2019年6月。
(刘雪雁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