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馨科技:近期公司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的实验室效率已达30.91%》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27
  • 6月26日,A股光伏板块迎来逆势大涨,其中宝馨科技逆势拉涨停,作为HJT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概念龙头,今日迎来逆势大涨并收获二连板,则受到其6月25日披露的一则调研报告刺激。

    根据宝馨科技披露的调研报告,公司于近日接受了国海证券、富国基金、行政资管、中泰证券、弘高资产等多家机构调研。并向投资者披露了公司在光伏异质结、叠层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尤为提到,近期公司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的实验室自测效率已达30.91%。同时,公司力争在2025年内启动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GW级量产升级。

    据记者了解,当前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为33.7%,本月14日,隆基绿能也取得了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突破,达到了33.5%,成为排名第二的电池技术。

    宝馨科技作为光伏新玩家,在跨界光伏领域不到2年内就取得了接连突破,钙钛矿叠层效率接近31%,也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

    而在宝馨科技本次调研中还透露,公司计划在年内启动100MW钙钛矿叠层线的设计和建设,实现实验室效率大于32%。

    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0.91%

    调研报告指出,公司在怀远投资的一期2GW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将于今年投产;连云港500MW光伏组件项目已有相应的在手订单和意向订单,将根据下游客户需求逐步释放。鄂托克旗2GW切片、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以及怀远二期先期的2GW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正在推进中,同时也是本次定增的募投项目。

    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方面,公司与张春福、朱卫东教授团队以及大禹实业合资成立了西安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研究和产业化推进,近期公司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的实验室自测效率已达30.91%。目前实验线建设工作已完成设备选购和场地装修规划,计划在年内开始筹建100MW钙钛矿/异质结叠层产线,力争在2025年内启动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GW级量产升级。

    在效率迅速取得突破背后,则是宝馨科技在光伏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据悉,宝馨科技2021年跨界光伏就选择下一代异质结路线,随后联合开启了钙钛矿技术路线研发。异质结+钙钛矿叠层成为公司在光伏领域的重点研发方向。

    异质结电池与叠层完美融合,计划年内效率突破32%

    此外,宝馨科技还在调研中高调指出,目前主流晶硅电池中,仅异质结电池和钙钛矿叠层技术完美适配。

    宝馨科技指出,公司看好光伏产业的市场和发展,认为钙钛矿是下一代光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是在原有光伏产业基础上的新一代优化升级。相较于其他钙钛矿技术路径,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量产和规模化前景比较乐观,适用市场是目前的主流晶硅电池电站应用场合,市场规模较大。钙钛矿/晶硅电池的晶硅基底电池稳定性高,产业链成熟,技术积淀深厚,钙钛矿与晶硅电池吸收光线的波长区间互补,规模化进展较快。

    目前主流晶硅电池中,仅异质结电池具备透明导电层(TCO),可与钙钛矿叠层完美适配,后续改造难度小,工艺流程简单,升级优化成本低;异质结电池的对称性结构,可兼容正反型钙钛矿电池技术;异质结电池开压高,因此与钙钛矿叠层串联输出电压高,从而保障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效率较高,因此异质结电池与钙钛矿叠层最为适配。同时钙钛矿/异质结电池也需要解决部分问题,包括异质结绒面金字塔与钙钛矿涂层的匹配问题。

    宝馨科技拥有多年的光伏湿法制程设备经验和技术、人才储备,异质结电池及组件已投产在即。根据公司战略和技术研发规划,公司已于投建的光伏异质结产线预留钙钛矿叠层升级改造区域和接口,同时公司湿法设备业务人员正在配合钙钛矿叠层研发进展,开展解决异质结制绒工艺匹配钙钛矿叠层,以及湿法涂布设备的工艺开发工作。

    西安宝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实验线的设备采购以及场地装修规划已经完成,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新实验线建设,并在年内启动100MW钙钛矿叠层线的设计和建设,实现实验室效率大于32%,加速老化等效外推达到25年的目标;力争在2025年启动钙钛矿/异质结叠层GW级产线升级,实现量产210半片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电池效率在基底异质结的基础上提升率大于15%,首年衰减不超过3%,以后每年衰减不超过0.5%,量产寿命大于25年的目标。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25191.shtml
相关报告
  • 《24.9%!钙钛矿-CIS新型叠层电池效率创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5
    •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钙钛矿以及铜/铟/硒(CIS)薄膜的叠层太阳能电池。 据介绍,该电池为同类电池中第一个实现接近25%效率的光伏电池。新型光伏电池合格效率为23.5%,最大效率24.9%。 该效率已经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验证。 科学家们利用具有约1.03 eV带隙的CIS和少量的镓,以及带隙约为1.59 eV的三阳离子钙钛矿,使用抗反射涂层(ARC)来增强耦合光并提高一般光电流。该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为24.9%,开路电压为1.57 V,短路电流为21.1 mA,填充变量为75.2%。顶部和底部电池的掺入光电流分别为20.4 mA和20.7 mA。 2020年9月,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新型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的效率达到24.16%,创下世界纪录,由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CalLab实验室正式认证。 叠层电池结合了两种不同的半导体,这些半导体将光谱的不同部分转换成电能。 由铜,铟,镓和硒组成的光伏电池可以沉积为薄膜,总厚度仅为3-4微米。钙钛矿层更薄,仅为0.5微米。因此,由CIGS和钙钛矿制成的新型叠层太阳能电池厚度远低于5微米,可用来生产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
  • 《Meyer Burger开发钙钛矿叠层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15
    • 异质结电池和组件制造商Meyer Burger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合作关系,研究和开发钙钛矿叠层太阳能技术,以期将该技术推向工业化规模。 这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公司将与瑞士电子和微技术中心(CSEM)、柏林Helmholtz-Zentrum中心(HZB)、Fraunhofer ISE研究所和斯图加特大学合作,致力于钙钛矿工业化生产和实现未来光伏组件的更高效率。 Meyer Burger表示,与新联合体的合作建立在现有异质结电池开发合作的基础之上。Meyer Burger此前与Oxford PV公司合作开发硅基钙钛矿叠层技术,但这一合作关系在2021年因Oxford PV退出协议戛然而止。这家英国公司在2019年成为商业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造商。 据称,其他钙钛矿研究项目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效率超过了30% Meyer Burger还表示,通过与CSEM合作,将硅异质结电池与钙钛矿结构相结合,它已经实现了25cm2钙钛矿叠层电池29.6%的能源效率。 CSEM可持续能源主管Christophe Ballif表示,"这一出色的结果证明了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在实现高效率方面的潜力。虽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效率超过30%的太阳能电池的工业化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10月,研究人员声称,四端钙钛矿-硅叠层光伏电池创下了30.1%的效率记录。HZB声称,它已在实验室中实现了叠层太阳能电池逾31%的效率记录,它与Meyer Burger的合作将致力于把这些成果带到商业产品制造中。 Meyer Burger研发主管Marcel K?nig表示,"Meyer Burger拥有悠久的专利开发传统以及广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技术组合,具备了在内部进行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随着尺寸的增加,钙钛矿叠层电池会出现高水平的衰减。整个欧洲都在研究如何扩大钙钛矿规模。例如, HZB和太阳能制造商Qcells最近宣布了PEPPERONI联合体的消息。 Fraunhofer ISE研究所所长Andreas Bett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使钙钛矿/硅组件达到经典硅光伏技术设定的高可靠性和寿命标准。“ 德国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传统光伏组件相比,硅基钙钛矿组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更具环保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