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在导电和绝缘状态之间转换:这种方法可以为未来电子器件的量子材料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 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12-05
  • 西北大学的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设计策略,来识别表现出金属-绝缘体过渡(MIT)的新材料。

    这种新方法可以加速未来更快的微电子产品的设计和交付,以及未来电子产品的量子材料平台。

    “我们的方法使用阴离子替代原子尺度和识别关键的麻省理工学院属性来识别潜在的heteroanionic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还没有被广泛认为这一点,”James Rondinelli说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副教授和莫里斯·e·好初级材料和制造教授麦考密克工程学院的领导团队。“我们希望通过形成这些电子结构-性质的关系,未来可以设计出量子材料的新跃迁。”

    12月3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篇论文概述了这项工作,题为《展示佩尔斯金属-绝缘体跃迁的异阴离子月球的设计》(Design of异阴离子MoON A Peierls metal -绝缘体跃迁)。Rondinelli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助理教授Danilo Puggioni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在西北大学的Quest高性能计算集群中,Rondinelli和研究人员利用量子力学计算机模拟,设计了这种新材料的微尺度晶体结构,称为氧化氮化钼(MoON),来主持相变。研究人员发现,麻省理工学院的温度接近600摄氏度,显示出它在高温传感器和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潜力。

    研究小组注意到多种设计参数影响了月球的相变。在材料中包含多个阴离子——在本例中是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和氮离子——激活了相变,这是由于特定的电子构型与电子轨道的空间定向有关,支持了先前在其他二元MIT材料中的发现。此外,月球上灵活的金红石晶体结构使导电和绝缘状态之间具有可逆性。

    这些发现为纳米尺度上的细微变化如何用于控制材料的宏观行为(如导电性)提供了思路。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来理解MIT的材料并发现新的材料;然而,目前已知只有不到70种独特的化合物表现出这种热转变,”Rondinelli说。“我们在设计中融入了MIT材料的关键特性,包括特殊的微尺度结构特性,以及关键的d1电子构型。”我们的项目利用了一种方式,我们和其他人可以使用关键的第一原则设计概念来扩展麻省理工学院的相空间,并有效地追求新的麻省理工学院材料。”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建立这些电子结构-性质的关系,未来可以设计出量子材料的新跃迁。这些化合物可用作晶体管或存储器的有源层。

    Rondinelli说:“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代表了一类相变,可能使信息处理和存储方面的进步超越微电子领域传统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标度。”这意味着更快的设备和更多的存储能力。此外,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可以实现低功耗微电子系统,这意味着你将需要更少的给你的设备充电,因为它持续的时间更长,因为组件需要的电力更少。”

    这项工作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西北大学材料研究中心MRSEC项目(奖励号为DMR-1720319)和DMR-1454688下的NSF的支持。计算贡献由陆军研究办公室通过W911NF-15-1-0017号拨款支持。

    ——文章发布于2019年12月3日

相关报告
  • 《新型材料在导电和绝缘状态之间切换》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12-05
    • 西北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颖的设计策略,以识别表现出金属-绝缘体转变(MIT)的新材料,这是一种稀有材料,按其在导电状态和绝缘状态之间可逆转换的能力分类。 这种新方法可以迅速启动具有更多存储功能的更快微电子学的未来设计和交付,以及未来电子学的量子材料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副教授和莫里斯•E•詹姆斯(Morris E)说:“我们的方法使用原子级阴离子取代和对MIT关键特性的识别来识别潜在的杂阴离子MIT材料,目前尚未广泛考虑。 。领导团队的麦考密克工程学院材料与制造高级初级教授。 “我们希望通过阐述这些电子结构-性质关系,可以在未来设计量子材料的新过渡。” 12月3日,《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一篇概述该工作的论文,标题为“展示Peierls金属-绝缘体过渡的杂阴离子MoON设计”。 Rondinelli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助理教授Danilo Puggioni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Rondinelli和研究人员在西北航空的Quest高性能计算集群中使用量子力学计算机模拟,设计了这种新材料的皮皮级晶体结构,称其为氧氮化钼(MoON),用以承载相变。研究人员发现麻省理工学院发生在600摄氏度附近,从而揭示了其在高温传感器和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潜力。 该小组指出,多个设计参数影响了MoON的相变。材料中包含多种阴离子-在这种情况下为带负电荷的氧和氮离子-由于与电子轨道的空间取向有关的特定电子结构而激活了相变,从而支持了其他二元MIT材料的先前发现。此外,MoON的柔性金红石晶体结构使导电状态和绝缘状态之间具有可逆性。 这些发现提供了对纳米级细微变化如何用于控制材料中宏观行为(例如电导率)的见解。 Rondinelli说:“在过去的十年中,为了解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并发现新的材料而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目前已知只有不到70种独特的化合物表现出这种热转变。” “我们在设计中体现了MIT材料的关键特征,包括特定的皮尺度结构特征以及至关重要的d1电子配置。我们的项目利用了一种方式,即我们和其他人可以使用关键的第一性原理设计概念来扩展MIT阶段。空间并有效地寻求麻省理工学院的新材料。” 科学家希望通过阐述这些电子结构-性质关系,可以在未来设计量子材料中的新过渡。这些化合物可用作晶体管或存储器应用中的有源层。 Rondinelli说:“ MIT材料代表了一类相变,可以使信息处理和存储方面的进展超越微电子领域中常规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定标。” “这意味着具有更多存储功能的更快的设备。此外,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可以启用低功率微电子系统,这意味着您需要减少对设备的充电频率,因为由于组件所需的功率更少,因此使用寿命更长。” 这项工作得到了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研究中心和NSF在DMR-1454688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MRSEC计划(授予号DMR-1720319)的支持。 陆军研究办公室通过拨款号W911NF-15-1-0017支持了计算贡献。 ——文章发布于2019年12月3日
  • 《天生我材 未来显示材料:量子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04
    • 量子点(quantum dot)是一种准零维的纳米材料,由少量的原子所构成。粗略地说,量子点三个维度的尺寸都在100纳米(nm)以下外观恰似一极小的点状物,其内部电子在各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局限,所以量子限域效应(quantum confinementeffect)特别显著。 发展历史 1.研究始于上世体 80 年代早期 2 个实验室的科学家 : 贝尔实验室的 Louis Brus 博士和前苏联 Yoffe 研究所的 Alexander Efros 和 Victor.I.Klimov 博士 2. 1993 年, Bawendi 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第一次合成出了大小均一的量子点。这一阶段的量子点纳米晶都是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得来的。这种纳米晶由于尺寸分布不均匀,且表面缺陷较多,难以得到实际的应用。 3. 1994 年, Alivisatos 教授在 Nature 上发表了利用 CdSe 量子点构建发光二极管 (LED) 的文章 [3] ,开启了量子点在光电转换领域应用的密码。 4. 2003 年, Larson 等人在 Science 上报道了量子点的多光子发射性质,这样在荧光成像的时候可以完全避开生物组织的背景荧光 5. 2015 年深圳市金准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的首个量子点标记技术的体外诊断试剂获 CFDA 批准。 六大特性 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可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来控制 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 量子点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 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生物相容性好 子点的荧光寿命长 五大效应 1. 量子限域效应,由于量子点与电子的De Broglie波长、相干波长及激子Bohr半径可比拟,电子局限在纳米空间,电子输运受到限制,电子平均自由程很短,电子的局域性和相干性增强,将引起量子限域效应。 2. 量子尺寸效应,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就可以方便地调节其能隙宽度、激子束缚能的大小以及激子的能量蓝移等电子状态。 3. 表面效应,表面效应是指随着量子点的粒径减小,大部分原子位于量子点的表面,量子点的比表面积随粒径减小而增大。 4. 量子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即当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粒子仍能穿越这一势垒。 5. 库仑堵塞效应,当颗粒尺度到纳米级,体系电荷量子化,即充电放电过程是不连续的,前一个电子对后一个电子的库仑堵塞能Ec极大,导致一个单电子传输,电子不能集体传输,这种单电子输运行为称为库仑堵塞效应。 三大分类 一元量子点:C量子点Si量子点 二元量子点: 不含重金属的量子点 ZnO SiO2 等含重金属的量子点CdS CdSe CdTe PbS等 三元量子点: CdSexTe1-xCuInS2 CuInSe2等。 五大制备方法 应用领域 显示器件: 1. 光转换元件 2. 量子点电视 3. 量子点平板电脑 4. 量子点智能手机 照明器件: 量子点灯具有如下优点: ①接近自然光,不同尺寸的量子点材料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来改变它的颜色,使光谱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 ②无频闪,通常人眼能够感知到的频率达70 Hz(每秒钟闪70次),所以,量子点脉冲信号的频率高于70 Hz,人眼不会感觉到闪烁。 ③显色指数高,量子点的激发谱较宽,发射谱较窄所以多色量子点同时使用时不容易出现光谱交叠,因而量子点灯的显色指数较高,色彩更好,眼睛看起来更舒适。 生命科学与医学成像: 比如在肿瘤的诊断研究中,通过对水溶性量子点的表面进行适当的化学修饰,把对某种癌细胞具有特殊识别功能的靶向分子连接到量子点的表面。 这些表面具有识别分子的量子点就可以选择性的识别癌细胞并与之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找到量子点,从而对癌细胞进行识别甚至跟踪。 生物体系荧光探针,与传统的荧光探针相比,纳米晶体的激光光谱宽,且连续分布,而发射光谱呈对称分布且宽度窄,颜色可调,即不同大小的纳米晶体能被单一波长的光激发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并且光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分解。 新型能源器件: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基于量子点的太阳能电池是当前的研究热门。 首先,由于量子点材料的多次电子激发效应以及很大的表面积,而且它们具有很宽的吸收光谱,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而言有两倍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 另外,对于同一种材料而言,不同尺寸的量子点能够吸收不同的波长,因此利用多种尺寸的量子点就能够覆盖整个太阳光波段,从而大大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量子点显示产业链概述: 量子点显示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上游量子点材料和阻隔膜、中游量子点膜和下游量子点电视。 量子点材料和阻隔膜供应商: 负责量子点材料和阻隔膜的设计和生产,代表性公司Nanosys和3M; 量子点膜公司: 完成量子点光学膜的涂布和复合工艺,代表性公司3M、激智科技。 终端电视厂(代工厂): 负责量子点电视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代表性公司三星、TCL和海信。 展 望 未来更绿色、更低毒、兼容性更强、发光效率更高的量子点材料将成为量子点研究的主要方向。改变量子点材料的颗粒尺寸即可实现整个可见光谱区的覆盖,将不同尺寸的量子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实现类似于太阳光的自然光色,得到较高的显色指数。量子点材料在提高色彩饱和度与显色指数的同时,还能降低显示与照明的功耗,必将成为下一代显示与照明用核心关键光转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