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累计供气142.3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05
  • 大地逢春,气温回升,记者了解到,历时四个月的供暖季,长庆油田累计供气142.3亿立方米,与上个供暖季相比,多供气7.3亿立方米,再破历史纪录。其中,冬季高峰期日供气量持续稳定在1.18亿立方米以上,最高日产气量达到1.27亿立方米。

    为确保冬季保供各项工作安全平稳开展,长庆油田专门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保障高峰期供气领导小组,对保供工作全面组织安排。供暖季开启之前,长庆油田先后召开冬季供暖推进会及冬季供气专题分析会,签订保供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任务明确。

    各采气厂面对冬供难题提前部署,及时调整冬季天然气生产和供气应急处理方案,完善管理制度,加密生产监控,统筹优化各项阶段性重点工作。按照“生产建设一体化,厂部项目一盘棋,支撑服务一条龙”的总体思路,铆足干劲,迎难而上,全力冲刺,高效推进产能建设进度,顺利完成了冬季高峰供气任务。

    作为长庆油田开发时间最长、产量最高的采气厂, 长庆采气一厂在重压之下扛起冬季保供大旗,全厂干部员工把“不让老百姓受冻是我们的责任,能为老百姓供气是我们的荣耀”的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全力保障冬季保供任务顺利完成。在供暖季120天时间里,这个厂累计生产天然气31.13亿立方米。

    长庆榆林气田在整个冬季用气高峰期间累计生产天然气19.12亿立方米,转输天然气52.67亿立方米,日均生产气量和转输气量分别达到1593万立方米和4389万立方米,圆满完成了天然气保供工作。另外,神木第二天然气处理厂于1月10日一次性顺利投产,50万立方米/日的强大气流源源不断地输往陕京线,为冬季增产再添一支“生力军”。 长庆苏里格气田为冬季保供做出的贡献亦不容小觑。作为长庆最大气田——苏里格气田,整个冬季高峰供气期间生产天然气89.44亿立方米,平均日产气量7392万立方米,顺利完成了冬季高峰期的供气任务。供暖季期间,苏里格气田各采气单位加强生产组织,将天然气产量细化到每一天、每一个岗位,制定了详尽的各项生产措施,确保了天然气的正常供应。

    另外,在2018年高峰供气期间,陕224储气库肩负2.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保供量,连续生产108天,日供气量最高达到328万立方米,300万立方米产量以上高位运行连续超过22天,采气期内平均日采气量达218万立方米,成为长庆气区冬季保供大军中重要的一员。

相关报告
  • 《长庆油田年产天然气连续5年突破40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0-13
    • 西安10月12日电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12日透露,截至10月11日,长庆油田今年天然气产量达到400.93亿立方米,连续5年突破400亿立方米,同比提前12天。 据介绍,2010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跃居中国最大产气区。此后,长庆油田先后突破300亿立方米、400亿立方米、500亿立方米产量节点,建成中国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特大型产气区。 长庆油田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是国际上典型的“三低”油气田,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长庆油田创新形成三维地震、水平井优快钻井、体积压裂等6类30项致密气开发主体技术,高效建成中国首个30亿立方米致密气水平井整体开发示范区,打造了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创新高地。 今年春季供暖结束后,长庆油田立即编制新一轮冬季保供工作手册,对19座天然气净化和处理厂、300座集气站、3万多公里的输气管网进行拉网式“体检”,确保2万多口气井以最佳状态迎峰保供。为提升极端天气天然气供应能力,长庆油田加快储气库群建设,超前组织储气库注采轮换,本轮注气已超过11亿立方米,日最高调峰能力可达1080万立方米。当前,长庆油田日产气量在1.24亿立方米以上运行,为新一轮冬季保供做好了充分准备。 据悉,长庆油田已陆续开发靖边、榆林、苏里格、青石峁等14个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超6000亿立方米。
  • 《靖边气田累计向国家贡献天然气达1000亿立方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29
    • 截至7月20日,长庆油田最早开发的气田――靖边气田,已累计向国家贡献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占长庆油田天然气累计总产量的22%,相当于首都北京668万余户居民40年的用气量。 靖边气田是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祥地”。1989年6月,陕西靖边陕参1井获无阻流量28.3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拉开鄂尔多斯盆地大规模天然气勘探的序幕。随后,天然气探明储量3400亿立方米的靖边气田宣告诞生,长庆油田迈入“油气并举”的全新时代。 1997年,长庆油田成立采气一厂,30亿立方米产能在靖边气田铿锵开建,六年里,该厂产气量从不足1亿立方米攀升至44亿立方米,形成具有长庆特色的靖边气田配套工艺模式,为长期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靖边气田作为先锋气源地,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将洁净天然气输送至上海,至此成为我国陆上天然气重要的枢纽、调峰、应急保障基地。 把“不让老百姓受冻是我们的责任,能为老百姓供气是我们的荣耀”铭刻于心,到2019年,靖边气田连续18年实现了天然气稳产50亿立方米。源源不断的天然气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增添了“砝码”,也为老百姓安稳过冬、洁净安全的幸福生活送去了“福气”。 2020年,前进在二次加快发展征程上的长庆油田,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两只黑天鹅”。困境中,负责管理靖边气田的采气一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以气补油”的大局意识,扛起“为国争气”的责任使命,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同时,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加强运行监控、加密现场巡护、强化保障措施。靖边气田的5座净化厂、1277口气井开足马力,2000余名干部员工自我加压、全力以赴,紧盯成本控降、提升管理效能、突出科技创效,于6月中旬超前完成天然气产量硬过半目标,并持续确保产量的攀升和效益的提高,为油田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效益实现保卫战“双胜利”攒足“底气”。 1000亿立方米,按照同等燃烧值热量的燃煤计算,相当于给环境减少了600万吨有害悬浮颗粒及5亿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当前,“老当益壮”的靖边气田正以日产气量1140万立方米的节奏,全力推进天然气生产,在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中凸显大担当、展示大作为,守护蓝天、造福百姓,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不断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