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纳米孔GaN分布布拉格反射器的制备、退火和再生长》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7-16
  • 圆片规模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BR),由完全模拟极地GaN和纳米多孔氮化镓层(0001),捏造了电化学腐蚀法在草酸溶液,呈现反射率(> 90%)和宽光谱阻带宽度(~ 80?海里)。退火的DBR?950°C会导致显著增强峰值反射率(> 95%)由于质量输运过程。根据上述研究,基于inganbase的发光二极管(led)在DBR模板上重新生长。蚀刻模板上的LED结构的光致发光强度是标准LED的四倍。

    ——文章发布于2018年11月

相关报告
  • 《具有纳米多孔分布布拉格反射器的非极性GaN基VCSEL二极管》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9-04-14
    • 新墨西哥大学和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声称发明了首个采用电子注入的非极性m面氮化镓(GaN)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其具有导电晶格匹配的纳米多孔底部布拉格反射器(DBR)。该组先前已经报道了具有纳米多孔布拉格反射器的光学泵浦m面GaN VCSEL,并且其他人已经提出了c面器件。 VCSEL通常具有光学限制的DBR结构,这些DBR由不同折射率的半导体材料的超晶格构成。通常使用非导电介电DBR,使得接触结构的处理和制造更加复杂。 外延结构在非极性m面独立式GaN衬底上生长,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处理。有源发光区域由六个氮化铟镓(InGaN)量子阱(QW)组成。通过氮化铝镓(AlGaN)电子阻挡层(EBL)阻挡层阻挡电子泄漏到p型区域中。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台面蚀刻暴露出n + -GaN接触层。然后在c方向上选择性地蚀刻深沟槽以暴露DBR侧壁的底部,以使n + -GaN层多孔化,从而降低其折射率。DBR由16对41nm / 60nm未掺杂/ n +掺杂的GaN层组成。所得层的折射率差为约0.83。该器件用在氮化硅腔间隔物上由四分之一波长对的二氧化硅和氮化硅(SiO2 / SiNx)构成的电介质DBR完成。 该团队报告说:“层厚度的设计是为了确保器件的有源区域与峰值对齐,并且ITO与腔体中的驻波轮廓的零点对齐,以最大化增益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光学损耗。由于纳米多孔层的有效折射率的局部变化可能导致局部不同的单纵模具有相同的模数但波长不同,这可能在激光光谱内产生多个峰值。”
  • 《片状纳米Cu/LDPE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7-04-07
    • 编号:CPJS04363 篇名:片状纳米Cu/LDPE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王通文[1] ;高宇[1] ;王新龙[1] 关键词:片状纳米铜粉 低密度聚乙烯 薄膜 防腐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机构: [1]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 通过熔融共混和吹塑薄膜技术,制得一种新型片状纳米铜粉/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薄膜。通过傅立叶红外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和盐雾测试等研究手段,研究了片状纳米铜粉加入及其加入量对薄膜防腐、耐热、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片状纳米铜粉的加入对LDPE的防腐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同时,复合薄膜的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也得到提高;随着片状纳米铜粉加入景的增加,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片状纳米铜粉加入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薄膜的综合性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