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镍钴矿产资源禀赋条件与找矿潜力》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2-25
  • 镍、钴属于新能源金属, 在高端制造业、合金材料、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需求量逐年陡增。但国内镍钴矿产资源原料极度短缺, 对外依存度已高达93%和99%, 潜在资源安全威胁凸显, 加强国内镍钴矿产资源勘查已迫在眉睫。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镍钴矿产资源成矿特征, 无论是成矿类型, 还是构造背景特征, 与全球均存在显著不同。全球60%的镍资源主要赋存于红土型镍钴矿床中, 40%的镍资源则储存在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内, 而我国镍资源的93%赋存在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中。世界上60%的钴资源来自沉积型铜钴矿床、23%的岩浆型镍钴矿床、15%的红土型镍钴矿床及2%的热液型含钴矿床, 而我国钴资源45%赋存于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内、40%的钴资源赋存在与热液相关矿床中, 受赋存状态及开发利用条件限制, 这部分赋存在热液矿床中的钴资源尚不能有效利用。可见, 我国镍钴资源关键来源是岩浆型镍钴矿床。对比我国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成矿特征及地质分布特点, 本文提出我国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独特的资源禀赋条件, 重要结合带旁侧滞后发育的铁质系列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是镍钴资源赋存的关键空间, 明确勘查工作的重点方向。另外, 分析认为, 加强钴矿赋存状态研究, 创新破解开发利用条件限制, 是实现钴资源增储上产的关键路径。这为指导镍钴资源勘查、助力找矿新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报告
  • 《八部门:加大对国内锂、钴、镍等矿产资源的找矿支持力度》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2-25
    •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加强国内锂、钴、镍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保障。方案强调科学投放矿业权,推动企业多元化布局海外资源项目,以降低开发和运输成本。同时,鼓励企业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强对外投资合作,提升海外矿产开发能力。此外,方案提倡企业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绿色设计,提高产品的可回收性,并支持使用再生原料。
  • 《基于地质约束卷积神经网络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5-23
    • 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学会期刊《Mathematical Geosciences》出版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左仁广团队在可解释性矿产预测人工智能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Geologically constrain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mineral prospectivity mapping”,论文第一作者为未来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帆帆。矿产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属于数据驱动方法,往往忽略先验地质知识,导致预测结果可能与成矿机制不一致且难以解释。亟需构建数据和知识耦合的矿产预测人工智能模型,提高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预测精度和可解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