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dvances 】高效的锂提取方法可以改变电池供应链》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3-03
  • 研究机构: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Elimelech实验室

    研究人员:Menachem Elimelech(通讯作者)、Sohum Patel(第一作者)、Arpita Iddya、Weiyi Pan、Jianhao Qian(均为博士后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内容:

    莱斯大学Elimelech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突破性的锂提取方法,该方法有望重塑锂电池供应链。研究团队将固态电解质(SSEs)重新用作水基锂提取的膜材料,实现了近乎完美的锂选择性。原本设计用于固态电池中锂离子快速传导的SSEs,其高度有序和受限的结构被发现能够在水混合物中实现前所未有的离子和水分离。

    这项研究旨在解决直接锂提取技术中的离子选择性难题,特别是当试图从大小或电荷相似的其他离子(如镁和钠)中分离锂时。传统膜技术依赖于水化纳米孔来传输离子,而SSEs则通过高度有序的晶格中的无水跳跃机制来传输锂离子。这意味着锂离子可以穿过膜,而其他竞争离子甚至水都被有效阻挡。

    研究团队使用电渗析装置测试了这一现象,其中应用的电场驱动锂离子穿过膜。即使在高浓度的竞争离子存在下,SSE也始终表现出近乎完美的锂选择性,且产品流中没有检测到竞争离子。团队还通过计算和实验技术的结合,研究了SSE表现出如此显著的锂离子选择性的原因。

    SSE膜能够阻挡水分子和较大的离子(如钠)以及电荷不同的离子(如镁)通过膜结构,从而实现了高度的锂选择性。SSE基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持续的锂提取方法,有望减少对传统采矿和提取技术的依赖,这些技术既耗时又对环境有害。SSE的离子选择性机制可能激发类似膜的开发,用于从水源中提取其他关键元素,为资源回收打开新门类。

    原文链接:: Sohum K. Patel et al, Approaching infinite selectivity in membrane-based aqueous lithium extraction via solid-state ion transport, Science Advances (2025). DOI: 10.1126/sciadv.adq9823


  • 原文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03-efficient-lithium-method-battery-chains.html
相关报告
  • 《创新膜技术可以高效从水中提取锂》

    •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 编译者:胡晓语
    • 发布时间:2025-07-08
    • 锂是现代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轻金属,因其低重量和高能量密度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军事技术等领域。随着对锂需求的急剧增长,对供应和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也在增加。为应对这一挑战,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创新的膜技术,能够高效从水中提取锂。这项研究发表在《先进材料》期刊上,团队成员还包括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的联合任命教授。 该新型膜技术提供了一种潜在的低成本且丰富的锂提取替代方案。目前,全球大部分锂来自少数国家的硬岩矿和盐湖,这使得供应链容易受到中断。然而,地球上大多数锂实际存在于海水和地下水中。传统方法因成本高昂、能耗巨大且效率低下,难以从这些非常规来源中提取锂。新膜由天然丰富的粘土矿物制成,可以基于大小和电荷程度过滤掉其他阳离子,从而高效分离出锂。这种技术为锂的高效提取提供了新的希望。
  • 《获得高效、环保锂的方法》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6-21
    •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锂(锂离子电池所需的矿物)的需求也飙升。在过去十年中,全球锂产量增长了两倍多。但目前从岩矿石或卤水中提取锂的方法速度很慢,而且能源需求和环境成本很高。他们还需要锂的来源,这些锂一开始就非常集中,而且只在少数国家发现。现在,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PME)的研究人员优化了一种新方法,可以从更稀释和更广泛的矿物来源中提取锂,包括海水,地下水以及水力压裂和海上石油钻探留下的“回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