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预印本与新型学术交流专题研讨会暨ChinaXiv2.0合作推介会在京举行》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 杨恒
  • 发布时间:2022-12-29
  •   2022年7月14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文献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新型学术交流专题研讨会暨ChinaXiv2.0合作推介会在京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本届会议由文献中心主办,得到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期刊出版态势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支持。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赵志耘出席会议并致辞,文献中心党委书记李猛力致欢迎词。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主任许倞及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高校、科技企业、期刊、国内外出版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专家等共约4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文献中心副主任张智雄主持。

      2016年,文献中心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支持下,构建了规范运营的预印本交流平台ChinaXiv(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支撑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预印本学术交流。在方平台现有论文1.64万篇,访问用户人数超过290万人次,下载量超过1616万次。

      会上,文献中心主任刘细文发布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关于促进预印本交流的原则性意见》,介绍了《中国科研人员预印本平台认知与利用调查报告》等项目建设成果;文献中心副主任张智雄作为项目负责人,代表项目承担单位介绍了ChinaXiv 2.0的建设进展,提出国家级预印本学术交流基础设施的构建思路;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主任初景利报告了对预印本平台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罗会仟从物理学科领域出发,对科研环境中预印本平台的应用做了相关介绍。

      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共同围绕国际预印本学术交流发展态势,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预印本相关政策、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立足各自专业领域对预印本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和建议。为建设好ChinaXiv和我国的预印本学术 交流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ChinaXiv项目组将认真总结和汲取会议研讨成果,拓展思路、凝聚共识、加强合作,着力提升ChinaXiv的建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努力将ChinaXiv打造成为打造支撑国内外学术团体构建新型学术交流体系的国家级基础设施。


    图9 第三届预印本与新型学术交流专题研讨会暨ChinaXiv2.0合作推介会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7c_iBYAY1MDhbKevzrULZQ


    编译:杨恒、贾毓洁

相关报告
  • 《时空信息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8-05-29
    • “时空信息理论与技术”是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理论技术基础,是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的重要方向。为此,专项部署了“全空间信息系统与智能设施管理”、“全息地图获取与位置信息聚合技术”和“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时空模式发现”3个项目, 面向“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的不同技术环节开展全链条科技攻关。3个项目相互关联、互补性强、研究成果可互为支撑。为推进专项的一体化组织实施,切实加强项目间的合作与交流,2018年4月12日,专项办依托3个项目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时空信息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专项管理办公室成员、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3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对专项总体目标、实施计划、整体布局进行了介绍,各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项目目标、研究内容及最新进展情况,与会代表围绕时空信息理论与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经过交流研讨,增进了项目间的相互了解,发现了项目研发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梳理出各项目的亮度和侧重点,加深了对专项目标和整体布局的理解。在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周成虎院士和蒋洁研究员的指导下,3个项目单位共同确定了项目 “联合与共享”的推进机制,即:建立联席制度、成立跨项目联合研发小组,共享项目技术方案与阶段成果,共同为构建“下一代GIS大平台” 而努力。 在项目实施阶段,开展项目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形成跨项目的“大协同”,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共同推进成果系统性集成。会议达成的“共享与交流”机制,是践行专项一体化组织实施方式的有益尝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专项项目间深度技术合作、实现成果集成、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
  • 《亚欧会议第五届核能安全研讨会在京开幕》

    • 来源专题:核动力监测服务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18-04-02
    • 3月28日,亚欧会议第五届核能安全研讨会在京开幕。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将承诺转化为行动——应对21世纪核能安全挑战”。生态环境部、国家原子能机构、外交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以及亚欧会议成员国代表也应邀出席并致辞。      亚欧国家普遍重视核能安全问题。本次研讨会期间,各方围绕核能安全新机遇和挑战、核电监管、业界实践、能力建设、应急响应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经验和最佳做法,探讨深化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   亚欧地区汇聚了主要核能大国与新兴核能国家,特别是亚洲成为全球核电主要增长极,亚欧国家核能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有望成为亚欧能源产业互联互通重要领域,将为促进亚欧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次研讨会促进了核能安全监管部门、核工业界以及学术机构代表广泛深入交流,将推动核能安全成为亚欧合作新的“增值领域”,服务构建亚欧新型伙伴关系。   据了解,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亚欧会议核能安全研讨会应运而生。2012年以来,先后在新加坡、立陶宛、印度尼西亚和西班牙举行。本次亚欧会议由中国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原子能机构共同主办,来自英国、法国、巴基斯坦、新加坡、越南等20多个亚欧会议成员国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代表近200人与会。各方普遍感谢中方主办第五届研讨会,赞赏中方积极推动亚欧核能安全合作。与会代表还参观了3月28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