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能源局:尽快补齐储气能力建设短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3
  • 发改委、能源局召开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储气设施建设督查总结电视电话会。会议指出,各个地区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千方百计保障上游气源足额供应;二是确保互联互通重点工程按期投产;三是尽快补齐储气能力建设短板;四是加快合同签订和有序推进"煤改气"工作;五是切实保障民生用气需求;六是保障天然气基础设施安全平稳运行。

相关报告
  • 《发改委:储气设施建设要避免“遍地开花”》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1
    •   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关于统筹规划做好储气设施建设运行的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和企业加强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投资运行管理方式,科学地补上储气能力不足的短板,切实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在储气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上,通知要求各地以省级为单位在今年上半年制定储气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加快推进地下储气库、沿海LNG接收站和重点地区集约、规模化LNG储罐建设,避免分散建设、“遍地开花”;对没有气源保障条件的地区,要科学地论证建设或合作、购买储气设施的方式。鼓励建设供储结合的储气设施,提高设施利用率。   通知明确,鼓励各地通过自建、合资、参股等方式集中建设储气设施。合资建设的储气设施,储气能力可按投资比例分解计入相应出资方的考核指标。支持通过购买、租赁储气设施或者购买储气服务等方式,履行储气责任。鼓励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的地区在异地投资或参股建设储气设施,具备管网联通条件的内陆地区通过合资、参股等方式参与沿海大型LNG接收站建设。   通知强调,为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各地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提高项目建设运行效率,降低综合成本,提升储气设施项目经济性。对已规划建设的储气设施,要在确保项目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依法依规简化项目核准和建设程序。   为促进储气设施与天然气管网统筹协调运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签订协议落实天然气互联互通商务模式,在保供期间确保跨省长输管道在具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相互开放、LNG接收站实现对各方LNG资源的全国调度与联保联供,并建立天然气资源采购协调机制,定期沟通资源缺口与采购安排,促进储气设施与天然气管网在保供期间统筹协调运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各地区和有关企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投资建设运行管理方式,科学高效推进储气设施建设。发展改革委在加强建设运行监管的同时,将委托第三方信用机构不定期抽查核查,对发现没有达到实际要求的严肃问责。
  • 《国家发改委: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居民用气价格不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15
    •   昨天,国家发改委披露,预计今年供暖季能源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供需总体平衡,但可能受持续大范围极寒天气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部分品种、高峰时段供需平衡可能存在一定压力。价格方面,供暖季期间,各地不再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   今年全国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居民等民生用气可以得到足额保障。预计全年国内生产天然气1700亿立方米以上,增产110亿立方米以上。全国预计可建成储气能力接近200亿立方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储气设施已按计划完成注气,为冬季保供做好资源储备。   供暖季期间,各地不再调整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对居民用气“量价齐保”,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上浮;对学校、医院、公共交通等民生用气“保量稳价”,在基准门站价格基础上上浮不超过20%。其他市场化气量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   今年北方清洁取暖重点省份新增“煤改气”用户接近320万户,预计供暖季期间新增用气需求超过38亿立方米。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协调主要供气企业尽可能增加对北方清洁取暖重点地区的资源投放,今年供暖季一半以上的新增资源供应量安排到北方清洁取暖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