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研究发现自 2016 年以来猴痘在人类中传播的证据》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8-20
  • 一个由医学研究人员和流行病学家组成的大型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猴痘(mpox)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类中流行的证据。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研究小组利用贝叶斯进化分析法对天花病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花病毒的基因组历史包括了多年来因人类感染而发生的变化。

    20 世纪 50 年代,丹麦的一群研究猴患病后,人们首次发现了麻疹病毒。20 年后,在非洲的一名人类身上发现了首例病例。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人类出现了数例该疾病病例,所有病例都被归因于病毒从其他哺乳动物身上跃迁而来。

    然后,2017 年,尼日利亚爆发了一次疫情,到 2022 年,疫情已经蔓延到全球,这表明病毒已经进化到可以从人类跳到人类。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仔细研究了 mpox 背后的病毒基因组,以进一步了解其进化史,特别是它与人类感染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 mpox 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以进一步了解其进化史。他们发现,IIb支系是在世界各地传播的病毒。他们还注意到,这种病毒看起来与之前在非洲出现过的其他毒株不同。

    他们发现了一种导致产生一种名为 APOBEC3 的酶的突变,发现这种酶会导致进一步的突变,从而改变基因组碱基对。他们还发现,这种基因突变是由于人类感染所致。这让研究小组得以追溯病毒感染人类的进化史--他们发现这种突变可以追溯到大约 2016 年,这有力地表明病毒从那一年开始就可以在人类之间传播。

    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认为,极有可能存在多起未被发现的小规模 mpox 爆发病例,从而使病毒在暗中传播。他们还建议建立更强大的监控方法,因为病毒仍在快速变异,并可能变得更加致命。

相关报告
  • 《Science | APOBEC3去氨基酶在猴痘病毒中的编辑证据表明至少自2016年以来持续的人类传播》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06
    •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i3Pt-WNN62CHgj-QivTiw 2023年11月2日,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APOBEC3 deaminase editing in mpox virus as evidence for sustained human transmission since at least 2016的文章。 从历史上看,猴痘病毒(MPXV)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地方性人畜共患疾病,在西非和中非通过与宿主啮齿动物接触传播。然而,在2022年5月,发现MPXV在国际上蔓延,超出了已知的地方性疫源国。当对2022年的第一批病例进行测序时,它们与之前采样的最接近的MPXV有42个核苷酸差异。几乎所有这些突变都是APOBEC3脱氨酶(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酶)作用的特征。 假设APOBEC3编辑是人类MPXV感染的特征,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双过程系统发育分子钟,推断出每年约6个APOBEC3突变的速率,估计MPXV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类中传播。这些关于MPXV持续传播的观察结果表明,将MPXV流行病学视为人畜共患病的认知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并突出表明需要修订围绕MPXV的公共卫生信息以及疫情管理和控制。
  • 《没有证据表明在蝙蝠体内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传播给人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5-07-11
    • 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细胞》上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根据这项研究,来自中国的一组研究人员从蝙蝠中分离并研究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becovirus BtHKU5-CoV-2)。 虽然该研究提供了关于病毒与人类 ACE2 受体结合能力的有价值的实验室特征数据,但它不能被视为人类感染或传播风险的证据。事实上,作者自己也告诫不要夸大其结果的重要性。许多动物源性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可以在人类细胞中复制,但它们在实验室中的复制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病毒可以成功地从动物传播到人类,或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病毒感染人类的能力。然而,这些发现确实强调了对冠状病毒和其他具有大流行潜力的病原体进行持续监测的必要性。 ECDC 持续监测与呼吸道病毒相关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情况。有关 COVID-19、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的最新数据,请访问欧洲呼吸道病毒监测摘要 (ERV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