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建后的 X 射线源投入使用》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4-11-04
  • 2024年6月27日,《科学》期刊报道,经过耗资 8.15 亿美元的重建,美国领先的硬 X 射线同步加速器--位于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子源(APS)--在原 APS 关闭 14 个月后,于上周向用户输送了第一束光束。其环形加速器有1.1 千米长,电子通过 70 条光束线辐射出 X 射线。APS 的硬(短波长)X 射线可以揭示晶体或分子中单个原子的位置,服务于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等领域。重建装置将电子集中到更窄的光束中,从而提高了 X 射线束的强度。APS 的主要竞争对手-欧洲同步辐射设施的科学家在 2020 年完成了类似的升级,因此他们的机器比原来的 APS 亮大约 60 倍。但新的 APS 的设计最终应能使其亮度比前者高出 500 倍。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ews-glance-stem-cell-retraction-expanded-gene-therapy-and-gun-violence-prevention
相关报告
  • 《欧洲同步辐射光源将于2020年开放“极亮x射线源”》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19-11-08
    • 2018年12月10日是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历史上的关键日期。在签署ESRF合作协议30年后,最后一束光束停在原来的存储环中。从现在开始,ESRF将关闭20个月,拆除储存环,建设新的X射线源,即2020年向用户开放的极亮X射线源(EBS)。 三十年前,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的ESRF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第三代同步加速器光源,生产的X射线比医院使用的X射线亮1000亿倍,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生命物质的平台。三十年来,ESRF的科研成果(超过32000份出版物,每年服务超过5000名用户,支撑了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以及X射线束的亮度和稳定性打破了世界记录。今天,有了EBS,ESRF将继续保持其在同步辐射领域的领先地位。EBS耗资1.5亿欧元,由ESRF的22个成员国资助,它为同步加速器储存环(世界上第一个高能第四代储存环)建立新标准,与第三代标准相比,X射线性能提高了100倍。 1、第一个高能第四代同步加速器 EBS代表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因为它将科学和技术推向已知极限,而且也体现在对人力和物流的规模要求上。在接下来的20个月里,ESRF将把它的科学用户程序置于待机模式,拆除目前844米的圆形存储环,并在现有基础设施内安装新的EBS磁体结构。新结构将使用混合多偏转磁铁消色散磁聚焦结构(HMBA)。 EBS需要许多关键的创新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储存环,有七块弯曲磁铁,每个弯曲磁铁和光学元件磁铁可最大化电子束稳定相空间,降低水平发射度,电子堆积得更加紧密,X射线的亮度和相干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电子束的激光性质接近于欧洲自由电子激光器(XFELs)。EBS还在128个偶极磁铁上采用永磁技术,显著降低电耗。在新的EBS存储环中,1000块新磁铁(几乎是前一个存储环的两倍)将被安置在加速器通道内的同一空间。 2、开创同步加速器科学研究 新的EBS存储环还将建设与现有光束线相辅相的四条全新生物重要光束线,建设一个高性能、耗资巨大的探测器,开发尖端实验控制和数据分析工具,以提升设施运行绩效。 新的EBS光束线将能够更详细、更高质量、更快地探测原子级复杂材料,帮助科学家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下一代药物、生物材料和可持续材料的开发,并对生物有机体的复杂工作机制提供深入的见解,还有助于通过历史文物或化石了解近代或远古的历史,驱动应用和创新研究。 EBS将成为国际科学界一种强有力的新设施,打开X射线科学新实验的大门。EBS磁体结构的设计推动了加速器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世界各地其它主要光源的研究,推动了同步加速器科学进步。
  • 《首个单原子的X射线来了》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3-06-09
    • 在美国俄亥俄大学物理学教授、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Saw Wai Hla的带领下,来自俄亥俄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单原子的X射线信号。这项由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室资助的突破性的成就,可能会彻底改变科学家探测材料的方式。5月31日,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并在6月1日登上《自然》纸质版的封面。 自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已被广泛应用——从医学检查到机场的安全检查,甚至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也配备了X射线设备来检查火星岩石的物质组成。X射线在科学上的一个重要用途是鉴定样品中的材料类型。多年来,由于同步加速器X射线源和新仪器的发展,X射线检测需要的样品材料数量大大减少。到目前为止,一个样品能用X射线照射的最小量是微微微克,相当于1万个或更多的原子。这是由于原子产生的X射线信号极其微弱,以致于传统的X射线探测器无法探测到它。 Hla说,科学家长期以来的梦想就是对一个原子进行X射线探测。现在,由他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在实现这一梦想。 “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可以对原子进行常规成像,但是没有X射线,人们就无法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现在可以精确地检测出特定原子的类型,一次一个原子,并且可以同时测量它的化学状态。”Hla 解释道,“一旦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追踪这些材料到一个原子的极限。这将对环境和医学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找到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治疗方法。这一发现将改变世界。” 研究小组选择了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铽原子,它们都被插入各自的分子宿主中。为了检测一个原子的X射线信号,研究小组在传统X射线探测器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专门的探测器,该探测器由位于样品附近的尖锐金属端制成,用来收集X射线激发的电子——这种技术被称为同步加速器X射线扫描隧道显微镜(SX-STM)。SX-STM中的X射线光谱是由核心能级电子的光吸收触发的,构成元素指纹,可以有效地直接识别样品的元素类型。 根据Hla的说法,这些光谱就像指纹一样,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是什么。 “这项研究中使用的技术和验证的概念,在X射线科学和纳米尺度的研究中开辟了新领域。”论文第一作者Tolulope Michael Ajayi说,“更重要的是,使用X射线探测和表征单个原子可能会给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并在量子信息、微量元素检测等领域催生新技术,同时也为先进的材料科学仪器研发开辟了道路。” 过去12年里,Hla与阿贡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科学家Volker Rose一起参与了SX-STM仪器及其测量方法的开发。 Hla的研究重点是纳米和量子科学,特别强调在基本层面上理解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单个原子为基础。除了获得单个原子的X射线特征外,该团队的主要目标是使用该技术研究环境对单个稀土原子的影响。 “我们也检测到了单个原子的化学状态。”Hla解释说,“通过比较分子宿主内铁原子和铽原子的化学状态,我们发现铽原子是一种相当孤立的稀土金属,当铁原子与其周围强烈相互作用时,铽的化学状态不会改变。” 许多稀土材料用于日常设备,如手机、电脑和电视,在创造和推进技术方面极其重要。通过这一发现,科学家现在不仅可以确定元素的类型,还可以识别其化学状态,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操纵不同材料宿主内的原子,以满足各个领域不断变化的需求。此外,他们还开发了一种名为X射线激发共振隧道(X-ERT)的新方法,使他们能够使用同步加速器X射线检测材料表面上单个分子的轨道方向。(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乐乐)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011-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