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的多尺度和比较模型及其在宿主细胞中生命周期的影响》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张虎
  • 发布时间:2020-04-07
  • 文章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新疾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SARS。文章提到,自2019年12月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综合症已从中国涌现,并在全球造成1000多人死亡,这种称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新病毒使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以冠状病毒的形式袭击人类,这种病毒在17年前导致了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两种病毒都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识别ACE2,发现来自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SARS-CoV)与ACE2的结合要强于2019-nCoV,但是生物系统的功能通常处于动力学而非热力学控制之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构建了ACE2和2019-nCoV的S蛋白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模型,通过多尺度模拟方法可以估计它们的缔合率并将其与SARS-CoV中S蛋白的结合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新病毒与受体的结合要比SARS慢,这与最近获得的实验数据一致。科研人员进一步将这种病毒和受体之间缔合速率的差异整合到一个数学模型中,该模型描述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及其与先天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趣的是,科研人员发现病毒与受体之间较慢的缔合可以导致更长的潜伏期,同时仍保持人体中相对较高的病毒浓度。因此,科研人员的计算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新疾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SARS。

  • 原文来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bioRxiv/early/2020/02/21/2020.02.20.958272.full.pdf
相关报告
  • 《2月21日_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的多尺度和比较模型及其在宿主细胞中生命周期的影响》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2
    • 信息名称: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的多尺度和比较模型及其在宿主细胞中生命周期的影响 1.时间:2020年2月21日 2.机构或团队: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3.事件概要: 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A Multiscale and Comparative Model for Receptor Binding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its Life Cycle in Host Cells”,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新疾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SARS。 文章提到,自2019年12月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综合症已从中国涌现,并在全球造成1000多人死亡,这种称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新病毒使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以冠状病毒的形式袭击人类,这种病毒在17年前导致了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两种病毒都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识别ACE2,发现来自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SARS-CoV)与ACE2的结合要强于2019-nCoV,但是生物系统的功能通常处于动力学而非热力学控制之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构建了ACE2和2019-nCoV的S蛋白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模型,通过多尺度模拟方法可以估计它们的缔合率并将其与SARS-CoV中S蛋白的结合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新病毒与受体的结合要比SARS慢,这与最近获得的实验数据一致。科研人员进一步将这种病毒和受体之间缔合速率的差异整合到一个数学模型中,该模型描述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及其与先天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趣的是,科研人员发现病毒与受体之间较慢的缔合可以导致更长的潜伏期,同时仍保持人体中相对较高的病毒浓度。因此,科研人员的计算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新疾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SARS。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20.958272v1.full.pdf
  • 《2019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的多尺度和比较模型及其在宿主细胞中生命周期的影响》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4-07
    • 文章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新疾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SARS。文章提到,自2019年12月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综合症已从中国涌现,并在全球造成1000多人死亡,这种称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新病毒使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以冠状病毒的形式袭击人类,这种病毒在17年前导致了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两种病毒都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识别ACE2,发现来自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SARS-CoV)与ACE2的结合要强于2019-nCoV,但是生物系统的功能通常处于动力学而非热力学控制之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构建了ACE2和2019-nCoV的S蛋白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模型,通过多尺度模拟方法可以估计它们的缔合率并将其与SARS-CoV中S蛋白的结合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新病毒与受体的结合要比SARS慢,这与最近获得的实验数据一致。科研人员进一步将这种病毒和受体之间缔合速率的差异整合到一个数学模型中,该模型描述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周期及其与先天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趣的是,科研人员发现病毒与受体之间较慢的缔合可以导致更长的潜伏期,同时仍保持人体中相对较高的病毒浓度。因此,科研人员的计算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即新疾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S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