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蚊子的听觉是由β-肾上腺素能样章鱼胺受体调节的,该受体可作为杀虫剂靶标》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任洁
  • 发布时间:2023-08-14
  • 疟蚊在黄昏时短暂形成的一大群蚊子中通过声音探测它们的交配对象。事实上,雄性疟疾蚊子在蜂群期间更倾向于对雌性的飞行音调做出反应。这一现象暗示了蚊子听觉的复杂的环境和时间依赖调节,其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利用转录组学,我们确定了冈比亚按蚊中调节蚊子听力的候选神经调节剂的复杂网络。其中,章鱼胺作为一种听觉调节剂在群体活动期间脱颖而出。对章鱼胺听觉功能的深入分析表明,章鱼胺对蚊子耳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它调节鞭毛声音接收器的调谐和刚度,控制触角纤维的勃起。我们发现两种α-和β-肾上腺素样章鱼胺受体驱动章鱼胺的听觉作用,并证明章鱼胺听觉控制系统可以被杀虫剂靶向。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章鱼胺是蚊子听觉和交配伴侣检测的关键,也是蚊子控制的潜在新靶点。
相关报告
  • 《用于治疗酒精使用障碍的去甲肾上腺素能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8-06-04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研人员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NE)在酒精使用障碍(AUD)发展中的作用。 然而,作为AUD药物开发的潜在目标,NE系统多年来一直被忽视。 最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了靶向NE信号传导为AUD开发新的药物治疗的潜在价值。 这篇综述有助于研究精神药理学的一个特殊问题,重点讨论有望成为酒瘾治疗的目标。 具体来说,本综述重新评估了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特别是α-1受体,作为AUD的潜在靶标。
  • 《转基因真菌能迅速杀死携带疟疾病毒的蚊子》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9-12-12
    •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通过对一种真菌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分泌蝎子毒素和蜘蛛毒素,可有效杀灭传播疟疾的蚊子。 据报道,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进行的实验显示,在使用这种真菌后,当地蚊子的数量在45天内减少了99%。 研究人员使用的真菌名叫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天然具有灭蚊效果。研究发现,这种真菌只侵袭那些会传播疾病的蚊子。当真菌孢子接触到蚊子的身体后,就会开始生长,穿透外骨骼,最终从内部杀死蚊子。但平沙绿僵菌自身的杀伤力不强,需要大量孢子和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致死效果。 为了增强该真菌的灭蚊效果,研究人员把不同的基因植入平沙绿僵菌,使其能分泌一种或多种神经毒素,包括蝎子和蜘蛛的毒素。 为了确保安全,研究人员在进行转基因操作时还加入了一段特殊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代码,它能起到开关的作用,使毒素基因只有在蚊子血液中才被激活,避免毒素进入自然环境。 一位研究人员说:“蜘蛛用它的毒牙刺穿昆虫的皮肤并注射毒素,而我们用绿僵菌代替了蜘蛛的毒牙。” 为了测试这种真菌的实际效果,研究人员对1500只蚊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这些蚊子被单独留下时,它们的数量激增。但当使用蜘蛛毒素真菌时,45天后只剩下13只蚊子。实验还表明,这种真菌对蚊子具有特异性,不会影响蜜蜂等其他昆虫。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不是让这种蚊子灭绝,而是帮助阻止疟疾的传播。据悉,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19亿疟疾病例,并有40多万人因此死亡。在疟疾肆虐最严重的地区,有一些蚊子进化出了抗药性,传统杀虫剂对它们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