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石油八角场气田日产量达到426万方,创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2
  • 4月21日,洛克石油八角场气田日产量突破426万方,较历史峰值大幅提升18.3%,时隔一月,再度刷新历史记录。待合作方天然气处理厂调试完成及八角场新井投产后,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一产量的提升,得益于前期项目团队与合作方多次深入商讨后达成的合作协议,即八角场部分湿气可直接进入合作方天然气处理厂以释放八角场产能。为实现这一目标,团队提前筹划,优化改造方案,精心安排提产工作。 4月17日,完成了角25计量改造和干湿气分输改造工程。为确保不影响既有供气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施工,项目团队制定了周密计划,多轮现场踏勘,交叉审核施工方案,从不同角度评估和优化方案,提前预制关键部件,有效压缩工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J110 - T接碰口、J25贸易计量及干湿气分输改造工程,创新引入了“双调节阀”系统,即压力调节阀与流量调节阀相结合,实现了角58井区气源向DPP装置与深冷厂的动态调配,最大程度释放了单井产能。同时合理规划改造时间,改造期间产能损失从预估的80万方大幅降至15万方。 生产团队持续流程优化,增加气量供应。为充分挖掘老井潜力,J70和J74四口老井复产,增加产量20余万方;根据不同老井的特点,制定了通过压缩机提产等方案。J77老井增压项目上线,增加产量9万余方,为下一步老井提产积累了经验。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7939-1.html
相关报告
  • 《西南石油局页岩气日产量突破200万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23
    •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开展以来,西南石油局开足马力,全力推进页岩气上产,58天实现日产能增加75万立方米,增速58%。截至5月19日,页岩气日产量突破200万立方米,上产势头强劲。 西南石油局围绕“提质提速提效提产”目标,全面推进甲乙方一体化管理,加强组织运行,统筹行动安排部署,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细化生产运行措施,全面推动建产销一体化生产运行与协调。大力开展压裂技术研究,形成了以“密切割、强加砂、暂堵转向”为主的第二代页岩气体积压裂技术,增产效果显著。抓实抓细老井硬稳产,对8口气井实施流压、静压监测,准确对气井生产动态进行把脉,摸清井筒流动状况;在永页1平台开展下油管作业,加速威页23-1HF井修井复产,细化气井排液措施,有力保证老井的稳产能力。 精细化管理,加快新井投产。创新测试、采气、外输一体化工艺技术,成功实现气井测试和输气同步进行,大大缩短建产周期,实现快速投产,提高产量贡献率。为快速释放气井产能,加快地面流程整改,永页5-2HF井利用临时流程实现气井快速投产,日产量达8万立方米;强化组织协调,加大返排强度,威页29平台日排液量由660方增加至2210方,目前日产气由2.5万立方米增至62.2万立方米。 多方协调保障产(销)量,加大与中石油串换销售工作,全力争取保障威荣气田页岩气销量,协调重庆燃气公司释放气井产能,加快页岩气生产运行节奏,全力把耽误的进度追回来,把调减的产量补回来,提前10天完成二季度页岩气产量攻坚任务,为全年产量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 《塔里木油田油气年产量创历史新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06
    • 塔里木油田新年伊始传捷报:天然气日产量突破1亿立方米,石油液体日产量冲上2万吨,在2020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的基础上,2021年达到3182万吨历史新高——连续5年实现超百万吨增长,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进一步巩固了塔里木作为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的战略地位。 塔里木油田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目标,大力实施资源战略,大打勘探进攻仗,突出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强化富油气区带集中勘探精细勘探,在塔里木盆地完成了5.3万平方公里迄今国内最大三维地震数据体,为区带整体研究、立体勘探、效益开发奠定了资料基础,助力2021年获得1个重大突破和13个新发现。在沙漠腹地碳酸盐岩深层找到70条富油气断裂带,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横空出世,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库车山前勘探实现全面突破,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方大气区资源基础进一步靠实。 塔里木油田高效组织油气开发生产,擂响油气生产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战鼓,加快“发现变储量、储量变产量、产量变效益”步伐。富满油田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实现规模效益上产,高效井比例从27%攀升至69%,全年斩获5口千吨井、26口百吨井,从年产原油3万吨的“小不点”一跃成为年产200万吨的中国石油原油效益建产示范区。克拉—克深万亿方大气区年产气首破150亿立方米大关。博孜—大北万亿方大气区加快上产节奏,年产气冲上50亿立方米,创近三年年均产量增幅44%的佳绩。深挖老区潜力,全年“诊治”病井177井次,实现措施量、措施有效率“双提升”。2021年8月高质量投产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相当于新建了一座没有递减的百万吨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