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3D打印陶瓷可耐1700 ℃高温》

  • 来源专题: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级服务
  • 编译者: fjirsmyc
  • 发布时间:2016-02-05
  • 美国波音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共管的休斯实验室(HRL Labs)官网报道称,该室Tobias A. Schaedler研究团队在3D打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使用3D打印方法制造出的超强陶瓷材料不仅可拥有复杂的形状,还能耐受超过1700 ℃的高温,未来有望在航空航天和微机电领域大显身手。相关研究成果以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polymer-derived ceramics为题发表在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Science, 2016, DOI: 10.1126/science.aad2688)。

    陶瓷拥有很多有用特性,如高强度、高硬度以及耐腐蚀、耐磨损等,但也有一个“阿喀琉斯之踵”——无法轻易制成复杂形状。3D打印技术能使陶瓷拥有复杂的形状,但陶瓷极高的熔点又限制了这一方法的使用。目前几项陶瓷的3D打印技术不仅效率低下,且打印出来的产品往往有裂缝。不过现在,得益于精密的光固化快速成形工艺,HRL实验室研究人员3D打印出了致密而耐用耐高温且拥有多种形状的陶瓷部件。

    图(A)陶瓷先驱体单体与光引发剂混合;(B)将树脂暴露在紫外光下(3D打印机或通过有图案的掩模);(C)获得陶瓷先驱体聚合物;(D)利用热解将聚合物转变为陶瓷;(E~H)样品。图来源:10.1126/science.aad2688

    在新研究中,化学工程师扎克·埃克尔(Zak C. Eckel)和化学家周朝音(音译)发明了一种由硅、氮和氧组成的树脂配方,在一台3D打印机内用一束紫外线照射这种树脂,会使其变硬。这种被称为陶瓷前驱体的树脂能被3D打印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打印出来的材料过火后会转化为一种高强度、完全致密的陶瓷。

    Schaedler表示,新方法的效率是以前3D陶瓷打印技术的100到1000倍,强度为同类材料的10倍。

    (摘自 科技日报

  • 原文来源: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1/6268/58
相关报告
  • 《使用3D打印陶瓷晶格从水中去除永久性化学物质》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4-08-12
    •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威胁越来越大。考虑到这种威胁,可以理解的是,人们正在逐步努力,不仅要遏制更多永久性化学物质的产生,而且还要找到将它们从我们的环境中清除的方法。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正在开展一项这样的研究,该团队正在开发一种使用3D打印陶瓷晶格从水中去除全氟辛酸(PFOA)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方法。 Forever 化学品(或 PFAS)是人造材料,通过防水织物、油漆、消防泡沫和不粘锅等产品进入我们的环境。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需要 1,000 多年才能分解,并与生殖、发育和心血管健康等相关的各种健康问题有关。 根据最近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的这项研究,3D打印的陶瓷注入晶格(研究人员称之为巨石)已经成功地从他们处理过的水中去除了至少75%的PFOA和PFAS。根据巴斯大学化学工程系研究员Liana Zoumpouli博士的说法,这种水处理方法不仅有效,而且由于不消耗大量能源而高效。 3D打印的水处理巨石每个尺寸为4厘米,由注入陶瓷氧化铟的可打印墨水制成,氧化铟是一种与PFAS结合的材料。使用挤出3D打印工艺制成的圆柱形晶格结构对于扩大小型结构的表面积至关重要,因此当水过滤时,水中的化学物质会永久粘附在每个晶格表面上。印刷后,将陶瓷填充结构在室温下干燥12小时,然后在500°C的管式炉中烧结10小时。 “使用3D打印来创建巨石相对简单,这也意味着该过程应该是可扩展的,”Zoumpouli博士解释说。“3D打印使我们能够创建具有高表面积的物体,这是该过程的关键。一旦巨石准备好了,你只需把它们扔进水里,让它们做它们的工作。这非常令人兴奋,我们热衷于进一步开发并看到使用。 当浸没在水中时,这些巨石证明了它们在三小时内去除了很大比例(75%)的永久性化学物质的功效,这一时间与英国和国外的水处理计划相符。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3D打印的巨石实际上可以从水中捕获更多的PFAS。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3D打印的晶格实际上性能更好,因为它们在每次使用后都会经过高温热再生处理。 随着围绕永久化学品的立法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创新研究项目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目前,这些化学物质在英国的饮用水中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管,但有指导方针,我们预计政策很快就会发生变化,”该研究的合著者Davide Mattia教授说。“自来水公司可能会考虑整合系统来应对这些问题。”
  • 《工业级高性能陶瓷3D打印机问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22
    • 张开嘴,对准牙齿3D扫描一下,3D打印机就能打印出一颗氧化锆陶瓷义齿……记者21日从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孵化团队博力迈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创工业级高性能陶瓷3D打印机和配套的陶瓷浆料问世,并获得国内首个3D打印陶瓷义齿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3D打印技术出现以前,人们制作一颗假牙,需要咬出牙膜,再送到工厂制作,并反复雕琢,制作周期较长,而3D打印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还大大节省了材料。近年来,金属3D打印技术逐步应用于牙冠、牙桥、支架等制造,但陶瓷义齿的3D打印却是件难事。其难点在于材料和激光固化技术,在保持材料流动性的同时,还要能迅速凝结。 据介绍,该陶瓷3D打印机采用激光扫描固化高陶瓷含量浆料。在打印过程中,激光功率、激光光斑大小和扫描速度可变。 目前,3D打印氧化锆陶瓷义齿生产线的产品已通过机械性能和生物检验,并于2017年10月取得了国内首个3D打印陶瓷义齿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据悉,这种3D打印氧化锆陶瓷义齿的材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义齿无内裂纹,成本较低,十分有利于3D打印陶瓷义齿的推广应用。 经检测,这种陶瓷3D打印机和配套材料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售价仅为进口设备的1/4,并且3D打印材料全部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完全可取代进口。(记者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