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一步100%选择性转化为乙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23
  • 江南大学近日消息,该校刘小浩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一步100%选择性转化为乙醇,取得重磅突破。

    附江南大学官微文章:

    5月16日,《科技日报》以“我科研团队实现二氧化碳一步合成乙醇”为题报道了江南大学刘小浩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一步100%选择性转化为乙醇。

    文章称,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催化剂设计策略,通过结构封装法,构筑了双钯位点-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连续流一步无副反应高效稳定制乙醇。相关研究成果5月10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催化》。

    乙醇,俗称“酒精”,既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品,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用于制造饮料、消毒剂、车用燃料。同时,乙醇还可以转化为乙烯和下游高价值化工产品。在乙醇制备方面,工业上一般采用粮食发酵法和煤基乙醇技术。粮食发酵法制备乙醇不可避免出现“与人争粮”的局面,煤基乙醇工艺路线复杂、且制造乙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一步直接合成更高价值的乙醇,不仅可以避免消耗粮食和煤炭资源,还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技术难题的解决将为二氧化碳大规模高值利用提供巨大机遇。”刘小浩表示。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开发了多种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比如光催化、电催化、以及间歇釜热催化。相较于上述技术途径,在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中,由于便捷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管理,更容易实现工业应用。刘小浩进一步解释,但目前的技术无法实现可控精准增碳定向生成乙醇,易产生大量低价值的副产物。

    此次,研究人员创新性地采用“结构封装法”精准构筑“双钯催化位点”-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合成的催化剂结构类似于一个胶囊,胶囊内部封装了二氧化铈载体分散的双钯催化剂。胶囊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疏水修饰后,保证内部生成的水富集而产物乙醇可以溢出。其中的水环境可以稳定双钯活性位点,该催化剂能够实现温和条件下(3 MPa,240 ℃)二氧化碳近100%选择性高效稳定转化为乙醇。

    刘小浩介绍,以往研究中采用的各种热催化转化催化剂,特别是在连续流反应器中,无法实现有效的增碳合成单一高碳产物,主要是无法实现中间物种的定向转化和碳链增长的精确可控。“本次研究基于我们团队在前期对钯-二氧化铈体系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的研究(包括氧空位、活性中心构型、反应装置类型等),构筑的“双钯活性位点”具有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其邻近的钯位点和富电子特性有利于促进中间物种碳-氧键解离和随后的碳-碳偶联,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定向生成单一高价值产物乙醇。”

    “催化剂合成工艺和催化反应路线简单,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前景,我们未来将继续推进催化剂在实际应用过程的工业化放大以及与碳捕集和绿氢生产耦合实现二氧化碳资源的高价值利用。”刘小浩说。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23800.shtml
相关报告
  • 《新颖的两步二氧化碳转化技术》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27
    • 特拉华大学催化科学与技术中心(CCST)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两步法来提高二氧化碳(CO2)电解效率,这是一种由电流驱动的化学反应,可以帮助生产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 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于8月20日星期一发表在《自然催化》杂志上。 研究小组由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副教授冯姣和研究生马修·朱尼和卫斯理·吕克组成,他们通过建造一种特殊的三室装置获得了研究结果,这种装置被称为电解槽,利用电力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小的分子。 与化石燃料相比,电力是一种更经济、更环保的方法,可以驱动化学过程生产商业化学品和燃料。其中包括乙烯(用于生产塑料)和乙醇(一种有价值的燃料添加剂)。 “这种新型电解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反应速率获得更高的选择性,这是迈向商业应用的重要一步,”焦说,他同时也是CCST的副总监。 而直接的CO2电解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标准方法,焦的团队将电解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将CO2还原为一氧化碳(CO),然后将CO进一步还原为多碳(C2+)产品。焦健说,这种分两部分的方法比标准方法有很多优点。 焦博士说:“通过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我们获得了比直接电解过程更高的多碳产品选择性。”“序贯反应策略可以为设计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利用过程开辟新途径。” 焦健和他的同事、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助理教授徐秉俊也在推动焦健的研究。在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合作下,焦和徐正在设计一个系统,通过使用碳中性的太阳能发电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焦说:“我们希望这项工作能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这项有前途的技术,以便进一步研发。”“仍有许多技术挑战有待解决,但我们正在努力解决它们!” ——文章发布于2018年9月25日
  • 《选择性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或乙烷》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8-21
    • 由能源科学与工程系的苏-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用能源的光催化剂,例如甲烷或乙烷。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地球温度上升,人们对减少二氧化碳的兴趣也在增加。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能源消耗而改用可重复使用的燃料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了解决跨国环境问题,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所必需的光催化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尽管许多带隙较大的半导体材料经常用于光催化剂的研究,但它们在各个领域对太阳能的吸收是有限的。因此,光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光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以增加太阳能吸收面积或利用具有良好电子传递的二维材料。 In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剂,通过将石墨烯稳定高效地放置在还原的二氧化钛上,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CH4)或乙烷(C2H6)。 研究小组开发的光催化剂可以选择性地将二氧化碳从气体转化为甲烷或乙烷。结果表明,其生成体积分别为甲烷和乙烷的259umol/g和77umol/g,转化率分别比常规还原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高5.2%和2.7%。在乙烷生成体积方面,这个结果表明在类似的实验条件下,世界上效率最高。 此外,研究小组首次证明了孔隙走向石墨烯由于能带弯曲现象可见二氧化钛和石墨烯界面通过国际联合研究与詹姆斯·r·Durrant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ICL),英国使用光电子能谱。 当多电子参与反应时,孔隙向石墨烯的移动会导致电子聚集在还原的二氧化钛表面,形成大量的自由基甲烷(CH3)。研究小组确定了一种产生甲烷的机制,如果甲烷与氢离子发生反应,就产生甲烷;如果甲烷与氢离子发生反应,就产生乙烷。 该研究小组开发的催化剂材料预计将在未来应用于高附加值材料生产等多个领域,并通过利用阳光选择性地生产更高水平的碳氢化合物材料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 In教授说:“这次开发出的与石墨烯结合的还原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优点是能够选择性地产生二氧化碳作为可用的化学元素,如甲烷或乙烷。通过开展后续研究,提高对话率,使其商业化,我们将为减少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资源的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发布于2018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