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最高太阳电池转换效率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01
  • 9月2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CPVS)在昆明举行的2020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暨第二届云南绿色能源国际论坛上发布了2020年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CPVS Best Research-Cell Efficiencies)。
      2020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表
       
        *(t), total area; (da), designated illumination area; (ap), aperture area
      太阳电池中国最高转换效率的发布旨在全面、系统、权威、及时地展示我国太阳电池达到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技术的创新发展。此次共发布了晶体硅电池、铜锌锡硫薄膜电池(CZTSSe)、钙钛矿(Perovskite)电池等3大类,包括5种不同结构太阳电池的中国最高效率。
      2020年我国单晶硅太阳电池最高效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汉能薄膜创造了HJT电池25.1%的中国最高效率,也是6英寸大面积的HJT太阳电池的世界最高效率,刷新了此前由其自身保持的24.85%的世界效率纪录,是迄今为止经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中国实验室电池效率最高的单结单晶硅太阳电池。晶科能源创造了N型单晶硅TOPCon双面电池24.87%(全面积)和24.90%(孔径面积)的中国最高效率纪录。
      我国多晶硅太阳电池最高效率引领世界。晶科能源创造了仔晶诱导铸锭(DS)N型多晶硅TOPCon双面电池24.4%的中国最高效率,阿特斯太阳能创造了仔晶诱导铸锭(DS)N型多晶硅TOPCon单面电池23.81%的中国最高效率,这两种电池也创造了世界多晶硅电池的效率纪录。以上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的最高效率都是利用大硅片面积(235.8 cm2-267.8cm2)取得的,表明了我国在大面积晶体硅太阳电池研发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些必将快速向光伏产业转移,推动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使我国在晶体硅电池的产业化技术方面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薄膜和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南京邮电大学创造了11.56%铜锌锡硫薄膜电池(CZTSSe)的中国最高效率。杭州纤纳创造了7片钙钛矿电池串联微型组件效率18.04%的中国效率纪录,刷新了此前由其自身保持的17.25%的世界效率纪录。
      与2019年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比较,无论是晶体硅太阳电池还是薄膜与钙钛矿电池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创造世界太阳电池效率纪录的数量排名全球第三。相信未来我国不仅会有更多的太阳电池打破中国效率纪录,也会创造更多的世界效率纪录。
      世界太阳电池效率纪录各国占比情况
          
      据悉,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已经发布了四届,2020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表将发表在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导编辑的年度《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上。 

相关报告
  • 《2021年中国异质结电池(HJT电池)行业转换效率及产能规划分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11
    • 一、生产成本 异质结电池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又称HIT、HJT、HDT、SHJ。是一种特殊的PN结,由非晶硅和晶体硅材料形成,该技术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被认为是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行业的迭代犹如“后浪推前浪”,光伏行业也不例外。在不断追求“降本提效”的光伏行业,电池片的迭代需求尤显重要。异质结电池(HJT)以其“增效降本”的巨大潜力,成为光伏行业的“后浪”,推动光伏产业技术变革。 对比PERC技术,HJT除人力成本外,其他所有成本支出目前均高于PERC。与目前主流的高效光伏电池PERC相比,异质结电池核心工艺只有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制备、电极制备4个步骤,因此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同PERC成本构成一致,80%成本支出来自于硅片和BOM成本。 HJT电池及PERC电池成本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PERC与HJT电池的成本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异质结电池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二、转换效率 异质结电池通过独特的异质结结构可显著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目前量产效率已接近24%。其优势主要有:(1)效率提升潜力高,通过叠加IBC或钙钛矿技术,最高效率可分别达25%、28%以上;(2)降本空间大,低温工艺+N型电池更容易实现硅片薄片化;(3)其双面对称具有更高的双面率,双面电池组件可获得10%以上的年发电量增益;(4)较PERC电池更低的光致衰减。 2016-2020年中国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近期龙头公司的HJT转换效率频破纪录,HJT提效降本正在兑现。10月隆基股份的硅基异质结电池在转换效率上达到了26.3%,是全球晶硅FBC结构电池的最高效率。7月华晟在166尺寸HJT电池上创造出转换效率25.23%的世界纪录。 2021年中国HJT电池生产企业转换效率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三、产能规划 2021年全球HJT规划产能已达到148.2GW .其中已建成产能为6.35GW,在建/待建产能141.9GW。2021-2022年为HJT电池大尺寸配套设备和产线检验阶段,当前量产尺寸以M2、G1、M4为主,少数企业具备生产M6尺寸的能力,M10、G12尺寸尚处于研发阶段。 2021年中国HJT电池在建/待建产能
  • 《25.6%!钙钛矿太阳电池最高效率刷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8-03
    • 8月1日,中国科学院官网发布一则报告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基于获得的高稳定性、光吸收扩展的钙钛矿材料,研制出认证效率为25.6%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目前公开发表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最高效率。 图2. A、第三方权威机构美国Newport认证书,认证效率为25.6%,插图为认证效率曲线; B、有无稳定二次相PIRC器件放置的电流-电压曲线; C、有无稳定二次相PIRC器件在85oC加速老化下的稳定性。 原文如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钙钛矿单结电池效率已超过25%,基于钙钛矿的多结叠层电池效率已超过30%,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未来颇具应用潜力的光伏技术之一。 光电转换效率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指标之一,为实现高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常采用可与钙钛矿形成I型异质结能级结构的二次相碘化铅(PbI2)来阻挡载流子在多晶钙钛矿晶界或表面缺陷处复合。此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发现基于二次相PbI2的钙钛矿电池较难兼顾效率和稳定性(Advanced Materials,2017,29,1703852),原因在于PbI2二次相的存在或提供了钙钛矿分解以及离子移动通道,使钙钛矿材料以及电池器件长期稳定性较差,且易产生较大的电滞。因此,如何设计稳定的二次相,既能实现钝化钙钛矿缺陷,又能获得稳定的钙钛矿吸光材料,从而实现既高效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当前该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日,半导体所研究员游经碧带领团队发现,通过在钙钛矿材料中引入少量氯化铷(RbCl),可将常见的引起钙钛矿不稳定的二次相PbI2转化成为全新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PbI2)2RbCl(简称PIRC)(图1A、B)。 图1.A、具有PIRC二次相钙钛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B、有无PIRC的钙钛矿薄膜X射线衍射图谱(插图为局部放大图);C与D分别为有无PIRC的钙钛矿电导与温度关系图。 研究实现了85oC条件下钙钛矿材料热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同时钙钛矿材料的离子迁移势垒提高了3倍,离子迁移得到有效抑制(图1C、D)。 此外,研究发现通过抑制PbI2消除了钙钛矿/PbI2界面的强限域导致的能带变大问题,减小了钙钛矿材料的带隙,扩展了对太阳光吸收范围。基于获得的高稳定性、光吸收扩展的钙钛矿材料,该团队研制出认证效率为25.6%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图2A),为目前公开发表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最高效率。 电池器件1000小时放置和85摄氏度加速老化分别保持初始效率的96%和80%(图2B、C)。该工作同时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高稳定性,为钙钛矿电池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以Inactive (PbI2)2RbCl stabilizes perovskite films for efficient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相关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国家相关人才计划、中南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中南大学、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武汉大学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