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智能公司采煤进入5G控制新时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31
  • 近日,随着皖北煤电智能公司采煤机5G信号接收器与地面设备对接成功,从2019年6月起在井下“服役”的综采集控中心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这标志着该公司采煤正式进入了5G工业控制新时代。

    5G通信技术面世后,该公司致力用5G完善升级现有智慧矿山各系统,并将智能采煤作为启动项,通过与上海天地等科技公司通力合作、反复试验,最终实现了5G无线通信与采煤设备5G通信接收器的“会师”,成为煤炭行业首家5G真正进入工业控制的企业。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meitan/2021/03/31/detail_2021033194543.html
相关报告
  • 《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麻地梁煤矿获批联合试运转》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09
    • 中安在线3月3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麻地梁矿矿井及选煤厂联合试运转方案获得批复,标志着麻地梁矿正式由基建矿井转向生产建设矿井,迈向试生产阶段,为下一步竣工验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麻地梁矿位于准格尔旗西南部,资源储量6.8亿吨,设计规模500万吨/年,配套同规模选煤厂,矿井服务年限61年,是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控股的省外产能最大的现代化矿井和首个智慧化矿井。疫情防控期间,该矿创新启用电话、视频、电子资料等远程办公方式,积极与自治区能源局协调沟通,最终超前完成了方案审批。 据悉,此次联合试运转期限为2020年3月5日至2020年8月5日。下一步,智能公司将精心抓好联合试运转期间的各项工作,确保矿井早日建成投产达效,助推集团公司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 《5G来了,煤矿工人用上了高科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7-08
    • 瞧,我的大车装上了360度无死角摄像头,还用上了最时髦的5G通信技术,”仰视着高出自己身高3倍多的煤炭自卸车,司机张立自豪地说:“看我的车像不像大黄蜂,十足科技范儿!”   张立是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煤业公司一名大车司机,他所说的“大黄蜂”是从白俄罗斯进口的75131型黄色自卸车,是车长11米多、宽7米、近6米高的庞然大物。“大黄蜂”高大的身躯也就意味着盲区大--前方盲区15米,左侧盲区10米,右侧盲区25米。由于驾驶盲区大,进入矿坑的小车都要插上高杆旗,避免出现碾压安全事故。现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安装了4个具备星光夜视功能的摄像头,利用环视模块的图像拼接,实现驾驶人员对车辆周围环境无盲区直观的观察,并通过5G网秒传至安全监控中心,让驾驶员和监管人员都及时做到了‘心中有数’。”   今年以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煤监局要求部署,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矿山”、“无人驾驶”“5G应用”“煤仓清理机器人”等新技术,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煤炭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其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安全监管中心,记者看见张立驾驶满载土岩大车沿着矿道缓缓行驶,正在监控值班的李昕龙边演示边介绍:“这套监控系统能看见10千米以外的汽车的车牌,画面有效放大55倍,一改传统传输画面粗糙、夜视效果差的现象。5G的应用,实现了白天有效监控距离10千米,夜间有效监控距离3千米的高清监控。   据了解,今年以来,扎哈淖尔煤业公司通过北京中企时代公司与中国电信、华为公司合作,依托5G基础网络的高速传输,以无盲区监控系统、智能门禁系统、自卸车安防系统、视频会议监管系统为管理重点的14大类应用、52种场景信息化集中管控,形成了“全天候、全覆盖、全流程”安全监管体系。   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徐长友表示:“扎矿地质赋存条件复杂、矿坑狭长、点多面广,仅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每班就有680余台车辆和设备、900余人同时作业,单靠“人盯人”的方式管理难免出现漏洞。为此,今年我们建立了包括内业管理和现场管控两大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环保监管中心,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现场无盲区监管。   与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同为内蒙古公司下属单位的中企时代公司是该项目信息化工作的主体负责单位。北京中企时代公司董事长王振华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化矿山、大数据研究为主要公关方向,推动能源产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深度融合,提高传统行业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最终把工人从危险环境和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