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者?特斯拉进军光伏逆变器领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19
  • 近日,特斯拉又有了全新动作,正式推出了首款自研光伏逆变器!
    自2016 年收购SolarCity以来,特斯拉一直提供自己的太阳能解决方案,除了加大光伏屋顶的建设规模,储能用的Powerwall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一直以来使用Delta和SolarEdge的逆变器,并没有完全自研。
    现在,特斯拉正式推出了自研的首款 “特斯拉太阳能逆变器”,终于补足该公司家用太阳能系统的短板,可直接将太阳能逆变为交流电以供家庭使用。
    据悉,特斯拉自研的光伏逆变器基于Powerwall 2 技术,拥有Wi-Fi、以太网和蜂窝连接以及无线更新等功能,可以和Tesla Powerwall 以及Tesla 应用程序集成,提供 3.8 kW和7.6 kW 两个型号。逆变器尺寸为26×16×6 英寸(66×41.1×15.8 厘米),重52磅(约 23.6 公斤),原厂提供12.5 年(150 个月)的超长质保。此外,凭借高达97.5% 的效率,特斯拉光伏逆变器足以替代早前使用的Delta 产品(仅 97%),但距离SolarEdge的 99% 效率还有一定的追赶空间。

    目前,新款逆变器已能够与特斯拉的Solar Roof (太阳能屋顶)光伏装置一起安装,房主可轻松管理太阳能系统和监测能耗。
    特斯拉的光伏步伐:
    2016年6月,特斯拉以26亿美元股票收购SolarCity,正式开启布局光伏之路。
    2016年10月,特斯拉在洛杉矶发布了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和第二代能源墙(Powerwall 2.0)两款太阳能产品。
    2017年1月,特斯拉计划为其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屋顶阵列,规模达70 MW。
    2019年10月,特斯拉于推出第三版太阳能屋顶(Solar Roof V3),系统的价格下降、安装速度提高,马斯克设定目标尽快达成每周安装1000个屋顶。
    2020年初,特斯拉宣布新版太阳能屋顶将新进入美国13个城市,并将很快进军欧洲和中国市场。

     

相关报告
  • 《被光伏市场“带火”的逆变器迎来“高光时刻”》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8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必要设备,将充分受益于光伏装机量的提升以及存量市场的替换需求。 2023年,全球光伏市场正处于大风口之上,而扮演着光伏系统“心脏”角色的逆变器,也可谓走在风口中的“风口”之上,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陆续公布了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叠加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经济性不断提升,光伏装机需求高增长确定性较强,光伏行业延续蓬勃发展的态势具有较高确定性。众所周知,光伏发电系统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等部分构成,它们在系统中分工明确,各自承担不同的工作。组件是最直观的部件,它能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直流电;支架起到摆放、安装、固定组件的作用;电缆在电力传输系统中必不可少。   其中,逆变器作为衔接光伏组件与电网的重要设备,除了承担直交流电转换,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技术转换为生活所需的交流电的作用外,其还能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让光伏板保持以最大功率进行工作,既是心脏又是大脑。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必要设备,将充分受益于光伏装机量的提升以及存量市场的替换需求,预计全球光伏逆变器需求量将实现2020-2025年16.20%的CAGR,到2025年达到400GW级别,对应市场规模为800亿左右。 光伏市场快速发展,为逆变器市场打开了增量空间。此前,逆变器市场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坎坷?未来局面又将如何演变?今天,就请跟随《中国科技信息》的脚步,一起来聊聊逆变器这个话题。 逆变器市场“阳光灿烂” 2023年光伏市场的“第一缕阳光”照亮的就是逆变器领域,订单的持续增加,让多家头部逆变器厂商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行业对2023年逆变器出货预期表现出乐观态度。按照机构测算,2023年光伏逆变器需求量达到360GW以上,估算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而储能逆变器总体规模则有望实现翻番。 经过了几年的关注,光伏产业已经是广为人知的“风口”,为什么又把逆变器“带火”了?这就不得不提及逆变器对于光伏系统的重要性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电池、蓄电瓶)转化为交流电的装置,在汽车、轨道交通、通信设备和新能源发电等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提及的逆变器主要指光伏发电系统中使用的光伏逆变器,以及用于储能系统的储能逆变器。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中,光伏阵列所发的电能为直流电能,然而许多负载需要交流电能。直流供电系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便于变换电压,负载应用范围也有限,除特殊用电负荷外,均需要使用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因此,逆变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平稳运行,具体体现在:其转换效率将直接关系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效率;其使用寿命将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年限,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都将进一步影响到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率(IRR)。 此外,逆变器还要负责整个光伏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作为当前光伏系统中的主要智能化设备,逆变器还具有提升系统发电效率的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功能,具有对系统状态进行监控、调节和保护的孤岛效应控制及零电压穿越等功能。 20年间从依赖进口到问鼎世界 别看逆变器领域如今是这样炙手可热,曾经这个领域也经历过低谷和坎坷。2003年,我国研发了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kW并网光伏逆变器。不过,直至2009年,我国在产的逆变器企业少之又少,大量设备依赖进口。201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TOP10榜单均被欧美品牌霸占。 为了打破这样的尴尬局面,2013年起,中国政府出台标杆电价政策,国内项目开始陆续启动,中国光伏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并逐渐取代欧洲成为全球光伏装机最大的市场。在此背景下,集中式逆变器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一度接近九成。此刻,华为却决定以组串式逆变器入局,此举堪称是对红海市场与主流产品的“双重逆变”。 2016至2017年,国内逆变器厂商凭借产品技术持续迭代、全面服务能力与以国内工业体系为基础的性价比优势,快速崛起。2018年,国内出台“531”政策,大型电站项目规模骤减,国内企业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在国内与海外市场共同的带动下,中国光伏逆变器产量不断突破新高,2020年达100.7GW。 功夫不负有心人,进入2021年,根据逆变器市占率排名数据,中国逆变器企业已位居全球前列。2022年6月,全球权威调研机构IHS Markit公布了202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排行榜,在这份榜单中,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排名产生了更多的变化。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终于问鼎世界前三,形成了新一代“三足鼎立”格局。 而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带动光伏系统与电网连接的必要设备——逆变器的市场空间显著扩大,而国产逆变器企业在近年全球厂商的激烈竞争中显现优势,2020年国产CR6出货量占全球市场60%。另外随着光伏及风电在发电系统中的占比提升,其巨大的波动性对于电网和用户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需要通过配置储能而降低,传统光伏逆变器企业凭借“技术相通,客户相近”的优势纷纷推出储能变流器产品以抢占新兴市场。 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将超800亿元 在光伏产业链中居于下游位置的逆变器,如今成为了广受各机构看好的环节。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逆变器厂商快速成长具有高确定性。一方面,伴随全球光伏装机确定性增长,存量光伏装机逆变器替换需求释放,逆变器市场需求广阔。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份额持续走高,海外市场带来高利润空间。 从国产逆变器出口金额来看,近5年来总额都出现了稳定增长的态势,由2016年的 68.85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240.14 亿元,年增幅均高于20%;截止2021年上半年已出口超过 240 亿,同比增长超过 26%。 根据 Wood Mackenzie 统计,在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前十的品牌中,中国品牌近五年来一直占据其中的 5-6 家左右,其中的这几家国产厂商总出货量总和维持在 50%左右,2020 年甚至达到了 60%;同样可以看到华为与阳光电源常年占据全球出货量的前二位,整体来看国产逆变器已成为全球毫无争议的出货量第一。 其中,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和固德威作为当前全球逆变器行业的领先企业,2020年全球出货量市占率分别为19%、5%和4%左右;在包括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全球范围内建设了相对完善的销售渠道及响应迅速的售后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产品种类对于分布式领域及大型集中电站均有覆盖,并且于各自优势领域布局储能业务,阳光电源着力于源网侧大型储能项目的开展,锦浪科技和固德威专注于户用储能产品的推广。 专家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00亿元,而在新兴的储能领域,仅国内风光配储需求就有望产生超过200亿元的储能逆变器市场空间。在传统欧美市场之外,拉美、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发展迅速,在2021上半年已经占据了我国逆变器出口额的25%。尽管原材料涨价及个别国家补贴政策的变化会短期影响全球光伏装机进度,但长期来看各国政府为改善能源结构而推进光伏发电的大趋势不变,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必要设备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变。
  • 《CPIA:逆变器及光伏发电系统变化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06
    • 2019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1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超过204GW。虽然新增装机同比下降32%,但是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容量继续领跑全球。 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2019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仍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二者整体市占率达到了93%。而集散式逆变器虽占比较小,但也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在即将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9年版)》中逆变器环节包含2个指标,系统环节包含8个指标。以下是其中4个关键指标在2019年的发展情况及“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 2020年是我国光伏发电补贴退坡最后一年,也是我国迈入光伏平价上网的元年。伴随技术进步和初始投资的不断下降,叠加大批存量竞价项目的结转,预计2020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市场将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 我国地面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CAPEX) 2019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4.55元/W左右,较2018年下降0.37元/W,降幅为7.5%。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38.5%,占比较去年下降1.5个百分点。非技术成本约占17.6%(不包含融资成本),较2018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随着技术进步,降本增效,组件价格将持续降低,在总投资成本中的占比也将减少,其他成本虽有下降趋势但其降幅不大。接网、土地、项目前期开发费用、融资成本等非技术成本因不同区域、不同项目而差别较大,降低非技术成本有助于加快推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不同等效利用小时数LCOE估算(光伏地面电站) 在全投资模型下,LCOE与初始投资、运维费用、发电小时数有关。2019年,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在1800小时、1500小时、1200小时、1000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LCOE分别为0.28、0.34、0.42、0.51元/kWh。 不同类型逆变器的市场占比 2019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仍然主要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集散式逆变器占比较小。其中,组串式逆变器依然占据主要地位,虽然集中式光伏电站中组串式逆变器使用占比升高,但因分布式光伏市场占比下滑,组串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较2018年小幅下滑至59.4%。2019年,集散式逆变器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0%,同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