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陕西洋县10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首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25
  • 伴随着均匀的“嗡嗡”声,11月23日12时39分,陕西华电洋县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鹮乡光伏电站1号主变合闸,标志着该项目首次带电并网成功。

     

    据悉,陕西华电洋县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8亿元,主要建设3000亩农光互补光伏区、110KV升压电站和6.3公里架空线路,该项目是2022年汉中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为1.2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3.8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42万吨、二氧化氮约 22.80吨、烟尘 22.41 吨, 每年能为5万家庭提供清洁电力。在25年规划运行期内,上网电量约31.31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约95.5万吨,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洋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从土地、物资、环境等方面全力以赴做好要素保障,协助项目单位克服疫情、高温、降雨等不利因素,科学组织、高效建设,确保了项目如期并网发电。下一步,洋县将持续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户用光伏、分散式光伏、抽水蓄能等新能源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14066.shtml
相关报告
  • 《国华投资公司海南东方100MW农光互补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03
    • 6月27日,随着首台逆变器受电成功,国华投资公司海南东方100MW农光互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华投资公司在海南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该公司一次性建成的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项目。 该项目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月大村,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8亿元,项目农业部分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区、智能温室生产区、农光互补设施标准化种植区、标准化育苗区、和露地标准化种植区等功能区进行建设。一二期光伏部分总容量为100MW,一期规模40MW,二期规模60MW,两期项目分期建设。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政策规定,2018年6月30日之前并网的光伏项目,享受0.85元/度的电价,此后并网的项目上网电价会下调。为了争取享受电价优惠政策,该公司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630并网的目标。但由于该项目是国华投资公司建设的第一个农光互补项目,项目的设计、施工,给从未参与过农光互补项目建设的员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国华投资公司先后从所属各单位抽调相关专业的员工到现场支援光伏项目建设。 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项目按期并网,该公司不等不靠,积极与设计院等参建单位密切沟通,群策群力,攻克难题,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与各参建单位沟通,通力配合,在保证安全、合理、合规、合法的前提下,抢工期、抢进度。该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控,在最后冲刺阶段,提出了“大干30天,确保630的口号”,一方面,将施工进度分解到天,以日调会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安排任务,充分调动参建单位积极性,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调整策略;另一方面,积极与南方电网沟通协调,建立良好的工作合作关系,施工、并网两手抓,为顺利项目并网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该项目全体人员的日夜奋战下,终于在6月30日之前完成了并网目标,为公司提质增效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 《50MW!大唐陕西黄龙三岔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05
    • 近日,由贵阳院EPC总承包的大唐黄龙三岔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项目位于陕西省黄龙县三岔镇,规划装机容量50MW,占地1840亩,采用540Wp、545Wp单晶硅光伏组件,以“光伏+农业”互补模式开发建设,板上发电,板下农耕,合理利用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投产后,年均可提供清洁电能8500万度,节约标煤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4万吨、一氧化碳约6.95吨、二氧化氮约305.31吨、烟尘 357.34吨,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