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FT理论探究酸性土壤中生物炭固定交换性Al3?+的影响及应用》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3-31
  • 1月4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发现生物炭固定可交换性Al3?优于其他土壤阳离子,其原因是生物炭功能基团与Al3?之间更强的相互作用和更高的键离解能。相关成果以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biochar in immobilizing exchangeable Al3+ and enhancing soil quality in acidic soil发表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相关报告
  • 《利用DFT理论探究酸性土壤中生物炭固定交换性Al3?+的影响及应用》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3-31
    • 1月4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发现生物炭固定可交换性Al3?优于其他土壤阳离子,其原因是生物炭功能基团与Al3?之间更强的相互作用和更高的键离解能。相关成果以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biochar in immobilizing exchangeable Al3+ and enhancing soil quality in acidic soil发表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 《再利用稳定/固化的钻井岩屑以适合酸性土壤中的饲料生产》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7-06-29
    • 使用水泥材料固定和固定污染物的稳定/固化(S/S)是在最终命运之前处理钻井岩屑的一种方法。稳定化/固化(S/S),即一种使用水泥材料对污染物进行固定和固着来处理钻井岩屑的最终方法。这项工作考虑了再利用稳定/固化的钻井岩屑以适合酸性土壤的饲料生产。旨在通过补充植物的植物修复潜力来提高S/S技术的可持续性,消除垃圾填埋处理的需要,降低土壤酸度,以促进植物更好地生长。使用5%,10%及20%的水泥剂量处理初始总石油烃(TPH)浓度为17,125 mg kg−1的钻井岩屑和低浓度金属的钻井岩屑。经处理后的钻井岩屑在与未被污染的土壤混合后,以颗粒形式重新用于种植牧草或大象草(又称矮象草)。草地也生长在未被污染的土壤中。植物的植物修复和生长潜力评估超过12周的时间。活性植物生长要求1:3的钻井岩屑与未污染土壤的混合比例。大象草的植物修复能力(与非生物的损失)不仅降低了土壤处理钻井岩屑混合物的TPH水平(高达8795 mg kg−1),使其低于监管标准(1000 mg kg−1)水平,还降低了金属浓度。在使用5%水泥剂量处理钻井岩屑后的土壤中,草地表现出比未污染土壤更好的高度和叶长。结果表明,再利用S/S处理的钻井岩屑可能是废物处理的潜在最终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