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电缆助力国之重器闪耀世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5
  • 11月26日,由华东院承担全过程勘测设计的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拱坝5号、27号坝段同时率先浇筑到顶,为确保2021年首批机组发电,奠定坚实基础。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单机容量达1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主要特性指标均居世界前列,是三峡工程之后中国水电的新“国家名片”。

    在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中,远东控股集团不仅为其提供大坝深井用垂吊敷设电缆及其整体垂吊敷设方案,更是工程全线导地线的最大供货方。作为主要线缆供应商,远东如何克服诸多挑战,为白鹤助飞?

    今天,我们聚焦白鹤滩拱坝,一起探索大国重器背后的远东智慧。

    实地勘验 制定个性化敷设方案

    远东控股集团自主研发并为该工程专业设计的垂吊电缆承担着为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及水垫塘渗漏排水系统水泵输送电力的重要职能。

    虽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中国尊等重大工程成功敷设垂悬吊装电缆的经验,但白鹤滩项目所处环境更复杂多变,施工条件恶劣,不管是对电缆的产品质量和敷设方案都是严峻的挑战。

    2018年,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稳步推进,远东研发团队与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深井泵厂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八局共同设计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多次研讨、多次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后,远东研发团队设计出了该特殊环境下新型电缆结构和专用的配套承载吊具,同时制定了垂吊电缆整体排布和吊具设计方案。

    针对白鹤滩水电站大坝、二道坝的竖井管道结构和排布,远东为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所设计的电缆和吊具,除具有适应小面积电缆竖井安装使用环境和可靠的整体抗拉强度外,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能够确保水坝集水井的安全可靠,为白鹤滩水电站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极致服务 全程跟踪提供技术支持

    2019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项目专供的首批0.6/1kV水电站深井泵用垂吊敷设电缆抵达项目部并顺利进场。为了保证电缆敷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远东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营销服务团队强强联手,在电缆抵达项目部的第一时间奔赴工程现场,为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对电缆保护措施、电缆敷设位置、吊装方案、敷设注意事项等进行专业指导。

    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从2020年4月首批产品开始敷设,到5月最后一根垂吊敷设电缆成功完成敷设安装,远东为白鹤滩水电站项目专供的14根垂吊电缆已全部完成敷设安装并通电试运行。

    这两个月内,远东技术研发和市场服务工程师全程跟踪,破解了深水泵供电系统一道道施工、供电技术难题,保障了垂吊电缆敷设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这是远东垂吊敷设电缆在水力发电新能源领域的第二次实践,更是垂吊敷设电缆吊装敷设技术的又一次新突破。

    性能优异 成架空导地线最大供货方

    白鹤滩坝区为干热河谷,温差大、大风天气多,因此对线缆的腐蚀性极强。基于上述地理环境,远东为白鹤滩工程提供的架空导地线选择了具有耐腐蚀、损耗小等特点的铝包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

    该导线采用铝包钢芯代替传统的镀锌钢芯、采用62.5%IACS高导铝代替61%IACS铝导体,导线直流电阻下降4~6%,线路损耗大幅下降。导线中无双金属线接触,实验表明,在沿海和重污秽区,铝包钢线比镀锌钢线耐腐蚀性能提高3倍以上,极大延长了导线使用寿命。此外,使用铝包钢线代替镀锌钢线,导线质量有所减轻,高温弧垂减小,过载能力得到提升。

    产品解决了传统导线耐腐蚀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严重问题,可用于沿海等地区、工业污染严重区、新建的架空输电节能线路中。此前已应用于盐雾腐蚀严重、AQI>500的山东东营黄河500kV输变电工程500kV黄河变-油城变一般线路工程及风能资源丰富的福建莆田南日岛220kV风电项目,据客户反馈,运行状态良好。

    除了白鹤滩水电站这一中国水电新“名片”,以品质著称的远东电缆还先后助力长江三峡输电工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宫二号”等国家重点工程,助力国之重器闪耀世界!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44314.html
相关报告
  • 《黑金闪耀!国际油价一个月飙涨20%,美国何时拿起破解之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3
    • 虽然面对新一轮疫情的扰动,国际油价依然以强劲的走势开启了新的一年,北半球寒流和地缘政治因素成为了涨势的重要推手。截至周三收盘,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近月合约分别报每桶86.96美元和88.74美元,创近七年新高,近一个月累计涨幅近20%。 原油经纪商PVM Oil Associates高级市场分析师瓦尔加(Tamas Varga)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石油市场的弹性令他难以置信,多头现在完全控制着市场。奥密克戎毒株对经济和能源需求的影响有限,而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正在持续上升,加上北美地区寒流和低库存水平,加剧了市场对于供应下滑的担忧。同时,美油和布油期货各期限合约贴水持续扩大,也反映出短期内市场的乐观心理。不过美国不会对油价坐视不管,可能会继续施压OPEC+增产。 供应端意外频现 新年首周,国际能源市场便出现“黑天鹅”。哈萨克斯坦国内形势升级,重要能源产区遭波及,利比亚因管道维护和油田关闭等原油“限产”60万桶/日。 在哈萨克斯坦、利比亚供应逐步恢复正常后,地缘政治风险在中东等地继续酝酿爆发。土耳其国家管道运营商Botas周二表示, 基尔库克-杰伊汉( Kirkuk-Ceyhan)管道系统发生爆炸,造成原油供应短暂中断,该管道是欧佩克第二大生产国伊拉克运往土耳其杰伊汉港的关键输油线路。 作为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阿联酋18日呼吁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谴责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也门胡塞声称对周一阿布扎比石油设施遇袭负责,该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导致阿联酋首都国际机场起火。 “阿联酋在阿布扎比的石油设施受损本身并不严重,但它提出了2022年该地区将出现更多供应中断的问题,”Rystad Energy高级石油市场分析师迪克森(Louise Dickson)指出。 如今恢复伊核协议的维也纳第八轮会谈仍在进行,阿联酋事件或令谈判前景蒙上阴影。迪克森指出,袭击事件背后增加了中东地区的不确定性,可能预示着伊朗和美国的核协议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获得突破,伊朗石油返回市场需要更漫长的等待。荷兰国际集团ING此前预测,如果美国完全解除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全球将有130万桶/日的新增产能进入市场。 相比之下,美国、欧洲、北约和俄罗斯四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拉锯正愈发引发市场关注。欧洲能源危机背后,俄罗斯天然气和原油出口可能因为潜在冲突被中断。克里姆林宫此前明确警告说,任何北约向东扩张的计划都将遭到激烈的军事反应。 瓦尔加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相对于中东局势,乌克兰问题对能源市场的影响更为剧烈。近期俄罗斯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已经反映出了担忧情绪。莫斯科MOEX指数周二重挫6.5%,创疫情以来新低,自10月底形势升级以来累计跌幅近25%,同期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贬值近10%。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美国政府上周已与几家国际能源公司就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中断天然气供应时的应急计划举行了会谈。瓦尔加分析道,近期各方言论加剧了形势升级的可能性,能源将成为关键风险点。目前北溪2号管道尚未获得德国当局的监管批准,低库存下欧洲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加剧了各国复苏的风险,可能会推高原油作为替代品的需求。结合布伦特原油六个月期合约贴水扩大至1.8美元来看,众多不确定因素令短期市场供应端预期依然趋紧。 高盛:油价目标100美元每桶 在原油供应端出现波动风险时,需求端的乐观前景成为进一步推高油价的推动力。欧佩克本周维持2022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420万桶/日不变,预计全球日消费量将达到1.008亿桶的历史高位。 国际能源署IEA在周三发布的市场月报中指出,预计2022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330万桶/日,较上月提高20万桶/日。报告称,由于各国政府的限制措施偏软,市场流动性指标依然保持强劲,近期石油需求强于预期,预计今年能源消费将回到疫情前水平。 瓦尔加告诉记者,虽然奥密克戎毒株曾被认为是重大威胁,但从最近的研究结果看,预计本轮疫情不会造成像2020年上半年这样的冲击。结合美国本土原油库存连续下滑,欧洲等主要消费国能源消耗动态数据来看,全球石油需求受疫情的影响 比预期更具弹性。 高盛本周在研报中上调了油价预测,今年布伦特原油预期为96美元/桶,2023年布伦特原油预期为105美元/桶。该行能源研究主管库瓦林(Damien Courvalin)指出,强劲的基本面扭转了2020年的油价崩盘,市场仍处于令人惊讶的巨额赤字之中,因为奥密克戎的需求冲击远小于预期且可能更为短暂。 报告提及,天然气转石油的能源替代和OPEC+供应不足将抵消疫情的影响。虽然库存缺口将缩小,但将持续到一季度末。到夏季,经合组织OECD的石油库存将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OPEC+闲置产能也将降至历史低位120万桶/日。在供应增速过慢、无法跟上需求的情况下,油价将在今年第三至第四季度有望冲击100美元。 不过瓦尔加对于油价能否突破并保持100美元持谨慎态度。他认为,考虑到高企的国内通胀压力,拜登政府不会对原油上涨无动于衷。如果美国无意在伊朗和俄罗斯问题上让步,面对严峻的中期选举形势,白宫施压OPEC+继续增产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 《集成电路“芯”光闪耀照大江》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1-15
    • 四年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的论断,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年来,在长江经济带上,已经隆起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脊梁。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特征。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七成以上。2019年前11月,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华为海思、澜起科技、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公司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设备等环节的领军企业,已成长为散落在长江经济带上的闪耀“芯”星。 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累计达到1810亿块,累计增长4.8%。长江经济带11省市同一时期集成电路产量累计达到942.74亿块,占全国总产量的52.09%。 上海,在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占据核心地位,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基本形成设计、制造、装备材料“三足鼎立”的态势。 比如,在芯片设计方面,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近日上市。在芯片制造方面,中芯国际先进工艺进展有望超出预期。公司三季报显示,第一代FinFET已成功量产,四季度将贡献有意义的营收;第二代FinFET研发稳步推进,客户导入进展顺利。在材料方面,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硅产业已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生产,填补了我国大陆300mm半导体硅片产业化的空白。在设备方面,中微公司凭借其在刻蚀设备及MOCVD设备领域的技术和服务优势,产品已成功进入了海内外半导体制造企业,形成了相对国内刻蚀设备企业较强的客户资源优势。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守雷介绍,上海在交通、人才、资本、产业环境等方面具有优势,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先进。2018年的数据是,上海市拥有集成电路企业约600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占全国的40%。2018年,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比重超两成。随着上海市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日趋完善,市场将持续扩大,预计2020年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集成电路制造往往带来产业集聚效应。集成电路产业链长且非常复杂,从产业联动方面看,“制造”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中枢,对上服务生产设计企业,对下带动原材料和设备企业。蒋守雷表示,正因为早期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落地上海,更多制造芯片设计企业、封测企业以及相关人才便逐渐在周围聚集开来。 中游制造突破不断 在长江经济带的中游节点湖北武汉,紫光集团的存储器基地长江存储在2019年捷报频传。2019年9月,长江存储宣布其打造的世界首款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三维闪存已经实现量产,通过多项行业认证并进入主流客户供应链。这是国产3DNAND存储器产品的零的突破。 在长江经济带的下游安徽合肥,也传来有关集成电路制造的好消息。2019年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其与国际主流DRAM产品同步的10纳米级第一代8GbDDR4首度亮相。这标志着我国在DRAM领域实现量产技术突破。 此外,紫光集团还宣布组建DRAM事业群。2019年8月27日,重庆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签署紫光存储芯片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紫光集团将在重庆建设包括DRAM总部研发中心在内的紫光DRAM事业群总部、DRAM存储芯片制造工厂、紫光科技园等。 在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中,制造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上述项目因此多为政企合作,由地方国资参与投资。事实上,全国多地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怀抱极大热情,包括出台人才鼓励政策、完善相关产业平台、成立产业基金等。 资本市场助力成长 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共有75家半导体公司,涵盖整个产业链,其中芯片设计公司数量最多。从地区分布看,这75家公司来自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区、市)。其中,长江经济带区域的企业数量最多,达41家,占比超过50%。 2019年A股半导体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不少来自长江经济带。 比如,卓胜微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射频前端芯片企业,目前射频芯片市场仍然以海外供应商为主,但随着电子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不断推进,卓胜微在后期有望提高在国内的市占率。 在2019年三家市值突破千亿元的A股芯片公司中,韦尔股份是其中之一,韦尔股份成功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CMOS图像传感器公司豪威科技,无疑是其市值增厚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长江经济带区域的半导体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截至1月7日,科创板共受理205家企业,其中有106家来自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其中37家企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科创板为这些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提供了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