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2025年第一口产建新井高效完钻》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18
  • 2月15日清晨,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钻井现场传来捷报,气田产能建设项目组2025年首口产建新井靖**-**顺利完钻,完钻井深3454米,钻井周期7.17天,平均机械钻速32.22m/h。相比同区域平均钻井周期缩短7天,实现了第一采气厂2025年钻井提速提效“开门红”。“效益建产,坚持自主部署,确保产建指标持续创优。”第一采气厂作为油田公司天然气产量的“主力军”和“压舱石”,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大集中ERP的上线使项目建设面临新的考验,钻井工程组提前谋划,精细施工组织,牢固树立抢先机意识,本着“钻进工程启动快,产量完成就能掌握主动权,项目建设质量高,高峰供气就底气足”的认识,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攻坚态势,迅速收心归位,进入工作状态,集中优势力量,强化一体联动,2月7日两部钻机迎春开钻,悄然形成了紧张快干、提速争先的良好氛围。

    “风险防控,坚持标本兼治,巩固安全环保良好态势。”从第1口井到目前10口井开钻,产能建设项目组认真落实安全环保责任,牢固树立“速度可以加快,程序不能逾越”的底线思维,建立健全设计、施工、管理、运维各环节的一体化管控机制,把全过程监管的责任落实到位。深化“全员风险识别”机制,严格应急预案落地,落实“三同时”要求,坚决守住“零事故、零污染”底线,严控安全环保红线,重点关注煤矿重叠区的产建新井工程设计委托及现场施工。同时,从严从实抓好井控管理,持续强化井控风险评估分级管理,筑牢井控安全防线。

    第一采气厂认真落实集团公司质量“七条红线”要求,一方面全面深化井筒工程全流程、全过程优化与控制,突出井身质量、储层保护、入井材料等重点工序监督检查,确保核心指标全面达标。另一方面优选钻具组合,优化井眼轨迹控制,持续强化起下钻、通井、电测、下套管、固井、试压等6个关键环节管控力度,确保全年井身质量、固井质量达标。

    除此之外,还坚持向技术要效益,加大三开水平井等井身结构优化工艺应用力度,大力推广长水平段水平井、地质报废井侧钻等成熟技术,积极探索“氢代油”绿色钻井技术,切实提高开发效果的同时削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加强应用“一键式”固井技术,实现固井水泥车远程一键控制,精确控制水泥浆密度及施工排量,有效的降低了现场人为因素对水泥浆密度的影响。截至目前,第一采气厂到位钻机51部,就位钻机48部,开钻10部,完钻2部。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11495.html
相关报告
  • 《长庆油田采气二厂2022年第一口产建井“踏雪开钻”》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2
    • 2月18日,初春的陕北依然白雪皑皑,咋暖还寒,随着“开钻”一声令下,位于陕西神木县高家堡镇的钻井现场传来“阵阵轰鸣”声,标志着长庆油田采气二厂2022年第一口产建井“踏雪开钻”。 开钻井场共部署9口井,目前已完钻4口井,这口开钻井设计井深2700米,位于神木气田伊陕斜坡中东部开发区域,采用“小井眼”钻井工艺技术,预期10天完成钻井任务。 为保障第一口井顺利开钻,采气二厂春节期间就着手报备疫情防控资料,做好人员返岗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组织坐标踏勘、方案设计、资质审查、合同签订等工作,编制下发了《钻井现场验收否决项》《钻井井场设备设施标准化要求》《井筒工程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方案》等制度要求,第一时间对现场设备设施、人员资质、应急预案、环保措施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从源头严格把关,杜绝各类风险,确保该井施工安全平稳有序启动。 开年以来,采气二厂以“起步就是冲刺,开战即是决战”的奋斗姿态,紧紧围绕全年27.5亿立方米产建目标,以“集中力量突破复杂问题瓶颈,集中精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进度,集中资源打造标杆示范队伍和精品样板工程”的“三个集中”为工作思路,突出“质量、安全、效益、合规、共享”,高效率组织地钻试投工程,建立多专业协同联动的项目运行机制,强化横向上对接沟通,创建项目组一体化“共享表单”,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抓好承包商、监督监理管理,加强关键环节、隐蔽工程和重点部位的专项监控、旁站监督,确保工程各环节、各阶段都处于受控状态,保障产能建设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力争各区块产建目标早日达产达效。 据了解,2022年采气二厂部署钻井579口,净增145口;计划生产天然气85.2亿方,净增6.19亿方,均为历史新高。目前各项工程正在陆续启动。
  • 《长庆采气一厂120天产气31.13亿方破历史极值》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28
    • 随着全国供暖季的结束,长庆采气一厂持续4个月的冬季保供工作也步入收尾阶段。据悉,去冬今春,长庆采气一厂5座净化厂、9个作业区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保冬供,累计生产天然气31.13亿立方米,其中高峰期天然气日产量达到了2749万立方米,较上一个供暖季日产气增量144万立方米,破历史极值。 作为长庆油田生产外供的排头兵,长庆采气一厂管理开发的靖边气田在全国陆上天然气供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应急、调峰地位和作用。20多年来,这个厂始终把“采好气、供足气”作为惠及周边城市和民众的崇高使命,生产的天然气东进首都北京、南下古城西安、西送塞上银川、北供内蒙呼市,历年累计产气量已达1079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向北京、西安等10多个大中城市足量供气。 不让老百姓受冻是我们的责任,能为老百姓供气是我们的荣耀。在去年长庆油田冬季保供动员部署会上,采气一厂就坚定的表态,“产量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不管多难,都要坚决完成。”而如今透过这一沉甸甸的成绩单,作为长庆油田最大采气厂,产气的劲头一刻也未松劲,保障稳定供气永远是是干部员工责无旁贷的担当。尽管目前气温逐渐变暖,但经历了冬季保供“大考“的长庆采气一厂2000余名干部,脑海里始终无法忘却120天里日渐提升的气量和保供热火朝天的画面。为切实保证冬季保供工作的万无一失,这个厂把“保民生温暖、保安全生产、保平稳供气”视为铁令,不等不靠,主动加压,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前移关口,下移重心,生产任务细化到每一天、每口井、每个人,制定3套冬季保供方案,采取6类保障措施,对151口井采取边远井串接、生产制度优化、节流器调整、加热炉保运等方式生产。同时,对51口低产低效井开展查层补孔、除垢挖潜等进攻性措施,对856口弱喷产水井开展泡沫助排、柱塞气举等助排措施,积极实施“钻试一体化”、多机组联合作业,全力保障新建产能当年投产,每方天然气“颗粒归仓。” 多生产一方气,下游用户就会多一份温暖。特别是在元月份高峰期和全国“两会”期间,长庆采气一厂以“不累倒一口高产井,不放弃一口低产井,让每一口井都百分之百发挥效能”为目标,因地制宜,实施以“低配常稳、均衡开采”为主要内容的气田分级分类精细管理方法,推行数字化管理,加快智能化建设进程,做到“一块一计、一层一策、一井一法”,实现气田均衡、高效开发。据核算,长庆采气一厂冬供天然气31.13亿立方米,等于少烧燃煤787万吨,相当于少排放1339万吨二氧化碳及18.68万吨有害悬浮颗粒,也成为保卫蓝天、美化环境的推动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