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温度再创新高 变暖趋势将持续不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2-02
  •    英媒称,科研人员警告说,2017年全球海洋水温上升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月28日报道,一组中国专家的研究发现,2017年海洋上层2000米的水温远远超过此前最热的2015年。这一发表在中国《大气科学进展》期刊的研究表明,海洋2017年比2015年升温的热量是中国年均发电量的699倍。

      研究作者成里京和朱江写道:“人类活动所导致的长期变暖趋势将持续不减。”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热能学教授约翰·亚伯拉罕在英国《卫报》上写道,2017年水温的突然升高使该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水温最高的一年。

      这一发现前有研究表明2017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报道称,2017年也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科研人员报告说2017年是第二热或第三热的一年——取决于所分析的数据——而且是没有厄尔尼诺现象最热的一年。厄尔尼诺是气候系统的一种自然阶段,会导致太平洋水温升高。

      科研人员观测了过去60年来海洋变暖的历史以比较数据。

      成里京和朱江说,地球上超过90%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多余热量被海洋吸收,这一记录“强力表现了全球变暖的信号”,测量海洋变暖是比测量大气变暖更可靠的指标,因为这可以追踪“地球健康状况的关键表象”。

      报道称,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海洋分析,过去5年来是海洋温度最高的几年。

      亚伯拉罕也同意这些作者的观点。他说,2017年是海洋温度最高的一年这一事实“并不证明人们正在使地球升温,但是过去几十年来长期的上涨趋势的确证明全球在变暖”。

      全球大多数地区的海洋温度都有所升高,但论文作者发现,大西洋和南半球海洋比太平洋和印度洋升温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这样的温度升高造成海洋水量增多,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

      报道称,其他海洋水温升高的明显影响包括海洋含氧量减少,珊瑚礁颜色变浅,海洋浮冰和冰架的融化。

      亚伯拉罕说:“问题在于,全球变暖的影响不仅是在学术上,它们是真实存在的。”

  • 原文来源:;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8-02-01/47399.html
相关报告
  • 《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 升温趋势仍在继续》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yuwy
    • 发布时间:2019-02-12
    • 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消息,由该所联合多个国内外机构发布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状态高了19.67×1022焦耳,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能量的1亿倍。全球海洋热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上升,新的数据表明:上层2000米海水过去60年大约平均变暖了0.13摄氏度,表层比深海变暖更剧烈。 该报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英文杂志《大气科学进展》2019年第三期。 全球海洋热含量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稳健的指针,不断创纪录的全球海洋升温表明了无可辩驳的全球变暖事实。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使地球系统不断累积能量导致,海洋累积了全球变暖的主要信号。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气候评估报告表明:全球变暖导致的地球系统能量增加中,有93%储存在海洋中,使得海洋热含量增加。 海洋和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若不治理,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例如,由于海洋变暖和酸化,以大堡礁为代表的海洋珊瑚礁系统已经经历了连续三年大规模白化事件,如果全球变暖持续,本世纪末99%以上的珊瑚礁系统将白化消亡。珊瑚礁虽然只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0.1%,但其是25%的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同时,海洋是台风、飓风等极端天气的能量来源,更暖的海洋将导致未来台风更强、降水更多。2018年发生的台风“山竹”、飓风“莱恩”等是近些年最强或降水最多的台风之一,给登陆地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此外,更热的海洋会持续降低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进一步影响人类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最后,海水温度升高的热膨胀效应贡献了目前海平面变化的三分之一,不断变暖的海洋将持续推升全球海平面,给沿海、低洼和小岛屿地区带来越来越多的气候风险。(北京日报) 编辑:荣晓敏
  • 《全球再生能源装置量1985GW 再创新高》

    • 来源专题:广州能源研究所信息监测
    • 编译者:giecinfo
    • 发布时间:2016-04-13
    • 国际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表报告指出,全球再生能源装置量截至2015年底已达1985GW,且2015年内新增量152GW,年成长8.3%,为有史以来成长幅度最高的纪录。再生能源装置量发展迅速的主因来自风能与太阳能技术成本的降低。 IRENA总部位于阿布达比。理事长Adnan Amin表示,虽然目前天然气与石油的价格皆低,但再生能源装置量仍持续攀升;此一趋势与再生能源技术成本下滑、经济社会气氛等因素有关。 根据IRENA的统计,太阳能发电容量的装置量于2015年增加了47GW,年增率37%。风力发电的装置量则成长17%到了63GW。此外,水力发电容量成长3%,生质能与地热分别各成长了5%。同时,全球再生能源投资额达2,860亿美金。 以空间来看,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的再生能源装置量增幅最高,为14.5%;亚洲12.5%;北美地区增幅6.3%,欧洲5.2%。 在太阳能需求方面,EnergyTrend统计2015年全球安装量51GW,比2014年的42.6GW增加了将近20%。装机量增加的主因与IRENA观点类似,装机成本的下降是最重要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