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流感或将抑制新冠病毒传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8-20
  • 美国《科学》期刊网页近日发表文章显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初步发现季节性呼吸道病毒与新冠病毒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感染季流感病毒的出现或将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从而缓解疫情。

      随着秋冬流感季的到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科学家对流感与新冠肺炎伴随出现、共同传播,进而增加疫情复杂性的潜在可能表现出担忧。而美国科学家在北卡罗莱纳州的调查研究发现,不仅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共同感染几率较小,两者之一的存在还可能抑制另一者的出现,这无疑给大众带来了一线希望,也为这方面研究带来了启示。

      自今年三月,该科学家团队在北加利福尼亚州多地提取了1217名有症候的新冠肺炎或其他呼吸性疾病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并利用提取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新冠病毒及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携带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调查中,专家在控制单一变量的条件下获得相关数据。在115名新冠肺炎患者中,23名体内检测出至少一种其他病原体,折合占比20.0%,相较之下,在1091名非新冠肺炎患者中,有292名体内检测出至少一种其他病原体,折合占比26.8%。反之,在315名其他病毒患者中,有23名同时患有新冠肺炎,折合占比7.3%,相较之下,在891名非其他病毒患者中,有92名患有新冠肺炎,折合占比10.3%。同时,科学家还发现多种病毒共同感染的情况与年龄没有必然关系。

      基于研究结果,尽管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之间存在相互抑制关系,对人类或有“保护效果”,但也表明新冠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共同感染的比例高于此前报道,且同时携带两种病毒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值得警惕与关注。

      截至目前,其他国家科学家也分别在小范围内做出了相关研究,然而说法迥异,仍有待进一步调查。中国研究人员在今年二月对武汉金银潭医院99名新冠肺炎患者中73个可用样本的分析检测中并没有发现其他病毒的存在;而意大利科研团队则提出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共同传播可能引起新冠病毒感染的加剧,两者间的“合作”或将激发病毒再生可能,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在现今状况之下,一方面,流感季的到来亟待科学家对新冠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间关系进行扩大化、深入化的研究,给出更准确的说法,另一方面,在明确结果发布之前,也需要大众在提高警惕、进行合理防护的同时对抗击疫情保持信心,避免不必要的紧张焦虑。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在科协年会上已经公开了中国在特殊形势下,对于流感季接种疫苗、科学防控的准备情况并给出相关建议,更多研究结果的出炉也将推动防疫措施的发展。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0-08/20/content_451729.htm?div=-1
相关报告
  • 《新冠防控措施能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传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24
    • 5月20日,《柳叶刀》发表的一项针对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有3300万人罹患与RSV感染相关的疾病,其中360万例患儿进行了住院治疗,101400例患儿因此死亡。据估计,5岁以下的儿童每50例死亡患儿、6个月及以下的儿童每28例死亡患儿中就有1例死于RSV感染。   文章的通讯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哈瑞奈尔说:“RSV是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显示,6个月及以下的儿童尤其脆弱,特别是随着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政策的放宽,RSV患儿病例激增,而过去两年出生的大多数婴幼儿从未接触过RSV,因此对这种病毒没有免疫力。由于许多RSV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按精细年龄范围进行的估计,有助于明确那些包括孕妇在内的优先考虑群体,从而使最年轻年龄组的儿童能够得到保护,这与目前向孕妇提供百日咳、伤寒和破伤风疫苗的策略类似。”   “RSV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飞沫和气溶胶传播,从传播途径上来看,与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是一致的。因此,很多针对新冠病毒的防控措施,如保持有效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也能有效控制RSV的传播与流行。”文章第一作者、南京医科大学李有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目前,尚没有关于新冠肺炎患儿合并RSV感染的治疗指导,但一项英国的研究显示,与单一的新冠病毒感染相比,新冠肺炎合并RSV感染并没有增加患者死亡或接受机械通气的严重性风险。   “RSV感染后,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既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可伴或不伴发热;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费力和喂养困难等。总体来讲,包括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和RSV等在内的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仅凭临床表现很难鉴别,需要病原学检测鉴别诊断。”李有说。   “因此,早期识别社区病例并将患病儿童尤其是外周血氧饱和度低的儿童转诊入院,以及普及有效且负担得起的免疫接种计划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南京医科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副教授王昕称,研究估计,四分之三的RSV感染患儿的死亡发生在医院环境之外。   这一数据在中低收入国家甚至更大,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患儿,80%以上的死亡都发生在社区。   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教授蒂娜哈特在一篇评论中写道:这些数据的影响不能被低估。这突出了被动免疫策略对中低收入国家儿童健康产生的有意义影响的潜力。对预防影响的准确估计对于证实RSV预防的投资案例至关重要。   但研究团队也承认这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环境、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确切病例定义、医疗服务的获取和寻求行为,以及RSV检测资格等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建模中产生的死亡数字估计;按年龄段分层也受到研究中可用数据的限制。此外,所有数据都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收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长期影响RSV的疾病负担尚不清楚。
  • 《一种流感药可阻断雪貂体内新冠病毒传播》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09
    • 英国《自然·微生物学》杂志日前发表一项最新病毒学研究称:一种流感药物的再利用,能减少雪貂上呼吸道的新冠病毒载量,并抑制病毒传播。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正作为新冠肺炎治疗药物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MK-4482/EIDD-2801,或能用来阻断新冠病毒的社区传播。   当前治疗新冠肺炎的措施,如瑞德西韦和康复期血浆,并不适用于控制社区传播,因为它们无法口服。MK-4482/EIDD-2801可以口服,并已被证明能在豚鼠模型中预防流感传播。雪貂是研究新冠病毒的一种很好的模型,因为它们能快速传播病毒,但临床症状又很少,这与人类青壮年感染者的传播模式很像。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科学家理查德·普乐姆珀及其同事,给3个一组、共4组雪貂接种了新冠病毒,让感染12小时的雪貂每天两次、每次接受5或15mg/kg的MK-4482/EIDD-2801,或是让感染36小时的雪貂每次接受15mg/kg的MK-4482/EIDD-2801。接受治疗的雪貂,其上呼吸道的新冠病毒水平明显减少,而对照组雪貂的鼻甲(鼻道)在感染3.5天后仍携带可检测到的病毒载量,并到研究结束都一直具有传染性。所有雪貂的鼻组织内都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RNA,但其水平在接受MK-4482/EIDD-2801治疗的雪貂组明显减少。   研究团队还评估了MK-4482/EIDD-2801是否能抑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他们给3个一组、共两组雪貂接种了新冠病毒,其中一组在感染12小时后接受MK-4482/EIDD-2801治疗。感染30小时后,接受治疗的雪貂单独与两只未受感染的雪貂关在一起。   3天后,与接受治疗的雪貂关在一起的未感染雪貂中,没有检测到具有传染性的新冠病毒颗粒,包括在鼻组织中也没有。相比之下,与未接受治疗的雪貂关在一起的未感染雪貂都受到了病毒的感染。这种接触在24小时后开始产生传染性的病毒颗粒,到研究结束时,传染的复制阶段达到了峰值。   但研究人员还指出,MK-4482/EIDD-2801在人体内的抗病毒功效尚不明确。不过,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药物或具有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