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生产实践中融入创新的数字农业所面临的挑战》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11
  • 2024年6月,委内瑞拉科研人员发文探讨了数字农业在引入创新生产实践中的挑战。研究表明,数字农业利用了多种技术,如传感器、无人机、移动应用、机器人、卫星图像处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文章指出,数字农业面临的挑战包括确保人类健康生活、推动可持续发展、建立坚实的国内外政策框架、制定法律法规、促进科研发展、建立融资和激励机制以获取创新技术,以及提升相关人员的科技素养。相关成果以Digital agriculture: Innovation in production practices发表在《Revista Cicag》上。
相关报告
  • 《支持农业食品创新的四方研究所》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韩宇静
    • 发布时间:2019-04-09
    • 四方研究所(Quadram Institute Bioscience,简称QIB)正在帮助推动整个欧洲的创新,因为它涉及的两个项目将从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 Technology, 简称EIT)(食品方面)获得资金。这些项目是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向助于实现其转变农业食品体系的使命的创新项目投资5640万欧元的一部分。 欧洲创新与技术食品研究所(EIT Food)是一个泛欧伙伴关系,以消费者为中心,授权创新者、企业家和学生开发世界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社会挑战,加速创新,创造就业,提高欧洲的竞争力。 2019年增加的投资将用于加快欧洲创新与技术食品研究所合作伙伴网络的活动,该网络由来自食品工业和大学的50多个组织和50多家"风险食品之星(RisingFoodStars)"农业食品初创企业组成。这些投资所需的资金已从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欧盟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和合作伙伴捐款中获得。 四方研究所生物科学将为欧洲创新与技术食品研究所基斯佩(QUISPER)项目提供专业知识,该项目正在开发和测试一个数字平台,以在欧洲创建和提供个性化营养服务。目前,有许多数字应用程序是为了响应消费者对应用程序和服务的需求而存在的,但其中许多应用程序仅仅基于卡路里计数,无法从利用生物标记和遗传信息的个性化营养建议中出获取真正的益处。此外,他们不一定是建立在健全的科学基础上,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接受度。 基斯佩项目的成立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允许企业连接到独立的、经过科学验证的服务,这些服务是为希望向消费者提供改进的个性化营养建议的公司、医疗保健服务、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设计的。 四方研究所将领导并支持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简称TUM)和雷丁大学等其他学术合作伙伴创建一个独立的科学咨询委员会,提供数据和知识规则,并建立管理平台的科学咨询原则。 四方研究所还参与了开发基于发酵海藻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的海草(SEAFEED)项目。海草由一家冰岛食品和生物技术研究所马提斯(Matís)有限公司领导,旨在通过微生物发酵,为海草生物量饲料生产促进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 人们已经探索了海藻加工和发酵细菌的各种组合。欧洲创新与技术食品研究所的支持将使发酵过程升级,并评估海藻/细菌配方作为鱼类食品补充时的益处。 四方研究所评估益生元功能的专业知识和设施将支持这一点。四方研究所还将对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进行详细的元基因组和代谢组学分析,以帮助选择最有益的微生物成分。
  • 《国产工业机器人“钱景”看好 但仍面临挑战》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6-09-18
    •   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爆发,让上市企业中,至少已有5家公司相关业务在上半年营收过亿。不过与国际巨头相比,还相差甚远,如德国库卡,去年营收高达123.6亿元人民币。   另外,国内“亿元俱乐部”企业,背后还离不开政府补贴。政府补贴并不是直接影响营收、毛利率,而是摊薄运作成本,企业有更多资源、资金用于研发。   工业机器人凭着高效率、有效降低成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等优势,受到各行各业青睐。中国也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去年,中国市场共销售68459台机器人,同比增长30.3%。   从中长期来看,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依然大好,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人力成本加大,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还将进一步释放。同时,从万名工人机器人保有量来看,中国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增加使用密集度上仍有很大的空间。   其次,国家政府政策支持,令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未来五年增速或达30%以上。机器人产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对推动制造业智能升级有着重要作用。   最后,企业的研发实力和科研投资强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技术得以攻克。技术的突破,将令国产机器人更具竞争力,进而改变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   不过,在发力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如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困境,工业机器人制造在融资等方面可能受到影响;再如,技术方面积累不足,让国产工业机器人长期扎堆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难有大作为。   因为,国内机器人企业在目标选择上,既要考虑国际机器人市场、技术发展动向,还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的来看,随着人口红利逐步减弱,未来智能装备替换劳动力将成为不可避免的浪潮,工业机器人将延续中高速增长势头,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