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助力中亚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25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祖斌6月22日在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上表示,中国华电深度参与中亚地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成为中亚国家在建电力规模最大的中国企业。

    当日,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来自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约240位媒体智库和文化、企业界代表围绕深化丝路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祖斌在大会致辞时表示,中国华电全面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亚峰会共识,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动了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中国华电全面提升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着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有效助力中亚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华电近年来在哈萨克斯坦曼吉斯套州投资建设阿克套160兆瓦燃机项目,在克孜勒奥尔达州投资建成了谢利33.3兆瓦光伏项目,为当地提供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支撑;在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州投资建设500兆瓦光伏项目,构建的产业协同模式成为推进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合作的新典范。

    中国华电是全球大型能源企业,主要从事能源电力投资、建设和运营,连续13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目前,中国华电在运发电装机容量242吉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56.2%。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shortnews/47487.html
相关报告
  • 《“智慧能源”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7
    •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上,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绿色电能供应,与此同时,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全景监视也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安全。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能源数字化正悄然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渗透。 搭上5G智能化快车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公司的老石旦煤矿区内,工作人员在地面调度室就能操控地下7000米深处的采煤设备,工人下井也不用操作设备,只需定时巡检、远程控制,通过防爆手机还能随时与地面视频连线。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煤矿。山西省寿阳县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在距离地表超过500米的机电硐室,无人巡检机器人已代替人工巡检;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新疆大南湖一矿,智能化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和设备维修远程协同已成为现实。搭上5G智能化快车,一座座矿山有了“智慧大脑”,智能化操控、远程开采、机器人巡检,让曾经“脏、苦、险、累”的采煤工作简单多了。 同样从繁重体力活中解放出来的还有石油工人。1个站、14名工人、35口采油井,日产原油约230吨……这里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通过监测大屏,借助12台高清球形摄像机可看见平台全貌,拉近还能看清油井上的螺丝。一旁的电脑上,井口压力、温度、产油量、耗电量等反映油井生产的各种数据实时更新。 这些数据原来都是人工采集,采油工要带着测温枪、压力表、温度计,一趟趟跑着抄表。而现在,鼠标一点,各种指标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负责平台生产维护的青东采油管理区注采一站站长袁亮说:“通过数据实时呈现,有没有泵漏、供液不足等问题,油井生产状况一目了然。” 降本增效促进低碳转型 记者了解到,能源数字化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构筑更高效、更清洁、更经济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生产率和可持续性。 能源企业为啥不遗余力推进数字化?能源数字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把人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企业还有诸多好处。例如,胜利油田的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可以设定抽油机抽油频率,自动调整注水阀压力等,实现了“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绿色安全高效生产。低碳目标下,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用更加凸显。 数字技术可以助力能源行业降本增效。例如华为基于光感知产品和算法引擎,帮助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打造智慧油气管线巡检服务,使管线威胁事件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7%,全面提升管线安全和管理质量,降低运维成本,加速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数字技术在能源革命战略中正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的原动力。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融合发展,正改变能源的生产、运行、传输模式,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 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在浙江杭州萧山某化纤产业园里,多家企业近日安装了能耗采集器,采集的能耗、碳排放等数据将实时同步到杭州市的“能源双碳数智平台”上。据悉,杭州正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电力、燃气、石油、煤炭4类能源数据及重点监控企业的能耗信息,精准管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岑可法认为,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生产侧发生变革,打造全新的绿色生产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实施煤矿、油气田、油气管网、电厂、电网、油气储备库、终端用能等领域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设与改造。 有了顶层设计,能源数字化发展方向逐渐明晰。中广核、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多家能源央企明确表示,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定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华能集团提出,转型第一步要实现所有风电、光伏数据接入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二步是以风电、光伏数据中心为基础,完成水电、燃机、火电、核电等数据接入,形成统一的智慧能源数据平台;第三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专家指出,在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等能源产业各环节,数字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下,能源数字化将逐步迈向精细化发展。
  • 《中亚国家能源部长会议在哈举行 聚焦能源绿色转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07
    • 中新社阿斯塔纳8月6日电 (记者 单璐)中亚国家能源部长首次会议当地时间6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部负责人和阿塞拜疆能源部副部长出席会议。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部长萨特卡利耶夫主持会议。他表示,当前,中亚国家面临国际油气供应和价格波动的挑战,应加强合作,建立相应机制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加强区域合作可以更好吸引投资,促进中亚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萨特卡利耶夫强调。他表示,此前,哈萨克斯坦与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一份协议,将合作开发、出口绿色能源。他呼吁与会国家加强合作,逐步实现碳中和与绿色能源转型。 塔吉克斯坦能源与水资源部部长朱玛表示,愿意与中亚国家在天然气过境方面开展合作。 阿塞拜疆能源部副部长泽伊纳洛夫表示,今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将在巴库举行,届时将举办一系列高级别活动,推动与会国家向绿色能源过渡。 会议结束时,与会国家代表共同签署一份公报,为各国在能源领域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