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西洋深水环流由于气候变化而停止或减缓,它可能会导致北美北部和欧洲的降温,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寒冷冰川时期已经出现。近日,罗格斯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在过去45万年中,深海环流的短期中断发生在温暖的间冰期,而且可能再次发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一个更温暖的世界里,北极地区的极地冰盖融化,导致更多的淡水进入海洋,改变了环流,这可能导致了先前的降温。尽管如此,像2004年电影《后天》那样的快速冰冻还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的气候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深海环流,目前气候系统正处于一个临界点附近,可能会发生突然的破坏。
合作者、罗格斯新不伦瑞克大学的著名教授Yair Rosenthal说,尽管循环中断和降温可能相对较短——持续时间可能长达一个世纪或更长——但其后果产生的影响可能很大。温暖的北大西洋洋流——墨西哥湾流最北部——流入格陵兰海。由于空气的热量损失,海水逐渐变冷变咸,最终下沉并形成北大西洋深水层——一团向南流动的深层冷水团。北极地区极地冰盖的融化将导致更多的淡水进入海洋,破坏这种环流模式,进而导致欧洲和北美北部地区降温。
在2014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了在11.6~12.8万年前的最后一次间冰期北大西洋深水形成中断的证据。由于极地冰盖在温暖的世界融化,进入北极地区的淡水增加,可能扰乱了环流,这通常会将温暖的海水带到北美和欧洲北部海域。这种破坏似乎持续了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最新研究表示其涵盖了过去45万年中另外三个温暖的间冰期。在所有这些过程中,无论全球变暖的程度如何,科学家们都发现了北大西洋深水形成的类似长达一个世纪的中断。他们发现,这种破坏比人们曾经认为的要容易得多,而且发生在我们可能很快面临的全球变暖的气候条件下。
相关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85/1485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