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DNA纳米技术的计算框架》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4-12-31
  •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师创建了一个新的计算机模型,使他们能够设计最复杂的三维DNA纳米形状,包括环形,碗形和类似病毒颗粒的几何结构。该设计方案能让研究者们建立DNA支架,以锚定阵列蛋白质和发色团光敏分子,可以模仿植物细胞中发现的光合蛋白。或者创建新的药物或者RNA治疗的运输载体。

     

相关报告
  • 《结晶化DNA纳米技术的梦想》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5-07-27
    • 该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研究小组探讨合作,使用“脱氧核糖核酸-砖-自组装”方法来研究复杂的三维纳米结构。随着结构重复单元的复杂度和晶体的尺寸的增加,误差趋于增大。其结构是首先使用计算机模型的分子立方体。相反,以前的二维DNA晶体通常只有2纳米深度单层结构。新实现的周期性晶体结构超过那些离散的DNA砖结构1000倍,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的能力,使其同轴电缆的分子自我组装成精确的形状和大小,以充分实现这些纳米技术的梦想。一名研究人员称,DNA晶体纳米技术的应用是有吸引力的,因为他们是由重复的结构单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板,具有可扩展的设计特点。
  • 《使用DNA纳米技术浇铸任意形状的纳米粒子》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4-12-11
    • DNA纳米科技的巨大优势在于DNA碱基的独特分子识别代码提供了方法来建立具有原子精确级别寻址能力的复杂结构。至少早在2003年DNA纳米技术的先驱Nadrian C.Seeman就提出了利用DNA纳米技术构建“分子钉板”,用来将纳米组件整合成功能阵列。以此为目标的初步进展在2005年的报告“分子钉板的自组装”中有所提及。两个月以前,我们对支架DNA折纸术进行了改进。该项改进可以提供“10倍大的面包板和350倍降低DNA合成的成本”。近年来,我们引用了其他文献。这些文献中都使用了可寻址的DNA支架来整合功能组件。这些成就已被用于在空间上精确地整合大量的、原子复杂的纳米级物体中的小部分。近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是否能将精确到原子级别的DNA模应用于将大量无机原子铸成已有的复合的(但不是精确到原子级别)3D纳米粒子中。可以将这种3D纳米粒子排列在空间中,以形成更大的,更加复杂的纳米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