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宣布:渤海获重大勘探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16
  • 7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在渤海中生界潜山勘探领域获重大突破。

    龙口7-1油气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6米。发现井LK7-1-1共钻遇油气层约76米,完钻井深约4,400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天然气近百万立方米,日产原油约210立方米,创造了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纪录。

    公司勘探副总师徐长贵先生表示:“近年来,渤海油田持续在中深层变质岩潜山获得重大发现。本次中生界火山岩的成功钻探,不仅展示了渤海中生界火山岩广阔的勘探前景,也进一步表明公司在中深层勘探认识与技术上的重要突破,对中国海上类似的领域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周心怀先生表示:“中国海油将持续开拓勘探思路,深化地质认识和技术创新,继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筑牢为社会稳定供应能源的资源基础,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4205.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海上页岩油勘探获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9
    • 7月28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海上首口页岩油探井——涠页-1井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商业油流,标志着我国海上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涠页-1井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涠西南凹陷,日产原油20立方米、天然气1589立方米且产能稳定。据测算,涠西南凹陷页岩油资源量达8亿吨,整个北部湾盆地页岩油资源量约12亿吨,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据了解,页岩油主要指分布在页岩地层孔隙中的石油资源,是典型的非常规油气,也是常规油气的战略性接替领域。与常规油气相比,页岩油的藏油孔隙小到纳米级,采出难度极大。 在早期海上油气资源勘探中,中国海油有60多口井曾钻遇油页岩,但是勘探开发面临着埋深大、断裂多、钻井难、海上平台空间小等地质和工程难点,难以实现商业开发。 近年来,随着老油田常规油气开发步入中后期,中国海油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作为资源接替和稳产增产的重要方向。2020年开始布局海上页岩油勘探,2021年把北部湾涠西南凹陷作为战略突破点。 海上页岩油的勘探突破,是一场从认识到技术的革新。据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总地质师邓勇介绍,在攻关过程中,中国海油项目团队创新“常规与非常规一体化”勘探思路,反复研究涠西南页岩油地质油藏特征,多轮论证工程及压裂可行性,最终优选含油性、可压裂改造性较好的目标区,部署涠页-1井。 针对目标区压裂层砂质条带的地质特点,项目团队采用“高低粘一体化海水基变粘压裂体系+限流射孔+控压返排”特殊压裂工艺释放产能,相继完成了互层型、夹层型两种类型页岩油段测试作业,均获得商业发现。 中国海油勘探部总经理徐长贵表示,海上首口页岩油的成功是海上油气勘探的一个重大突破,实现了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和技术自主勘探开发我国海上页岩油气资源,拉开了海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资源潜力巨大,为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夯实了资源基础。 下一步,中国海油将以该井为新起点,利用生产平台进行长周期试采作业,同时推进海上页岩油移动式压裂装备制造,加快建设中国海上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区,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刚刚!中国石化宣布:旋转导向技术获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2
    • 给钻头装上“眼睛”,像“贪吃蛇”一样找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成本降低50%! 11月11日,中国石化新闻办发布消息,近日,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经纬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被专家组鉴定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成本较国际同类型产品降低了50%,研发制造过程涉及十几个领域,被称为石油工程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自2021年首次在涪陵页岩气地区应用成功以来,该系统已实现多场景规模化应用,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有效推进高端装备国产化,确保石油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经由5名院士参加的专家组鉴定:经纬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导向头工具面测量精度、方位电阻率测量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是石油工程领域最前沿、最高端的技术装备,是实现地质目标、提高油气钻遇率、降本增效的关键利器。它可以在钻柱旋转钻进时,使钻头实时完成方向控制功能。简单而言,就是给钻头在地下装上“眼睛”,如同“贪吃蛇”般自由转身,更能像巡航导弹一样自动寻找目标、多靶点命中。该系统能够承受井下165摄氏度、140兆帕的高温高压,具备可靠性高、适应范围广、多参数测量、测录导互补、精准控制轨迹、成本优势明显等多项特点。目前,该系统已在川渝页岩气、胜利济阳页岩油、渤海湾近海海油陆采、东部复杂结构井等应用65口井,累计工作逾5600小时,累计进尺超4万米,储层钻遇率96%。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石油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自1999年我国把旋转地质导向前瞻性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以来,中国石化科研团队先后完成近6000个电子元器件、31个井下测量控制程序固件的制造定型和升级迭代,编写56万行代码,攻破9项核心技术,形成4项创新成果和4项创新点,终于研发出媲美国际同行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