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型技术的远景答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30
  •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渐行渐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的持续涌入、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将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直面新型电力系统的巨大挑战,业内一致认为,构网型技术能够有效支撑电力系统稳定性重构,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在稍早前举行的远景能源第七届技术高峰论坛上,远景重磅释出“1+4”构网型全栈解决方案,为构网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蹚出了一条新路。

     

    远景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总监杨增辉

    分享“1+4”构网型全栈解决方案

    标准缺位,各自为战

    当前行业内所谈论的构网型技术,多指由构网型变频器控制算法实现的构网型控制,以及由此衍生的构网型变频器等部件、构网型风机等单机产品。在构网型控制下,构网型机组能够根据电网运行需要自主构建电压,主动支撑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增强电网强度,与过去被动适应电网的随网型机组有本质区别。

    2023年9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指出支持构网型风电、构网型光伏发电、构网型储能、新能源低频组网送出等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显著提高新能源接入弱电网的电压、频率等稳定支撑能力,构网型技术随之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构网型技术”虽已是行业共识,但落地执行仍存障碍,尤其是业内缺乏一套通用技术标准,开发商、设备商各自为战,都在按照各自的想法寻找答案,很难形成合力系统性解决问题。正是由于缺乏统一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指导,自然也缺乏基于标准规范的第三方认证,导致当前行业内对构网型技术的研究方向失焦且不够成熟,普遍停留在部件或单机层面。然而瞬息万变、精密复杂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需要的是系统性解决方案,构网型风机与电网的耦合,风储设备间的融和,以及风机与电力系统的配合,才是真正需要解决,且必须同时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构网型技术需真正聚焦的着眼点。

    远景的选择:用系统定义设备

    面对构网型技术的痛点、堵点,远景站在了比构网型部件与单机更高的维度,选择从新型电力系统角度出发,用系统定义设备,为行业提供“1+4”构网型全栈解决方案。

    “1”,即1个系统仿真设计平台,也就是全时间尺度的电气+机械仿真平台,可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场景、发展阶段、规模结构准确定义设备特征,设计开发最佳构网型产品。

    “4”,指4类构网型产品,覆盖部件、整机、场站、系统四个层级。在部件级别,远景研发了构网型风机变频器和储能变流器,掌握先进构网型算法,可实现随网和构网的无缝切换;在整机级别,远景提供并网友好型、并网支撑型、并网构网型三类构网型风机,以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同时,构网型风机具有超宽电网适应性,完美匹配弱网和强网各种场景;在场站级别,通过虚拟同步场站控制系统,可实现风电场、储能电站的类同步机特性,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构建提供大容量电压源支撑;在系统级别,远景研发了高比例/纯新能源系统协调控制系统,可实现弱电网乃至离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并网与离网无缝切换、风光储黑启动。在这样一套组合拳的配合下,什么场景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构网型技术,不仅算得清楚,更控制得明白。

    全场景落地,领行业之先

    远景独辟蹊径,用系统定义设备并非摸黑过河,与生俱来的自研基因是最大底气。以风电变频器为例,作为业内最早自研自制电气系统的整机商,自2009年启动研发工作至今,远景累计出货已超20000台。正是基于对自研产品的深刻理解,远景自研变频器实现了从随网时由载荷单一控制,变成构网时双边协调载荷和电网调度,基于此而来的构网型风机,成功攻克了电压源特性下的载荷快速控制、整机协调控制等技术难题,能够有效应对构网支撑时对风机的载荷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远景“1+4”构网型全栈解决方案,并不是停留在纸面的理论研究,更已在多个商业化项目中有所实践。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区,远景打造了风光储的构网型基地示范工程,包括构网风机30MW、构网储能10MW/20MWh,光伏600kWp及负荷20MW,能够实现整个源网荷储系统的离网长时间运行、并网/离网无缝切换与黑启动,在实际运行中完成实验认证与示范带动作用。在海外,远景更是凭借全栈解决方案带来的技术优势和客户价值,在顶级应用场景与全球行业巨头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毛里求斯光储混合虚拟同步电站项目。该项目作为毛里求斯主力电源,供应着当地30%的电力,能实现弱并网运行、离网运行、并网/离网无缝切换、随网/构网无缝切换、光储黑启动等所有场景,是行业内对并离网运行工况覆盖最全的项目,将于2024年建成投运。不仅如此,凭借在多个实际项目中展现出的硬实力,远景领行业之先,正在积极参与国内外构网型技术行业标准制定。

    经过3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风电已全面迈入3.0时代,行业规模领跑全球、技术实力领先世界,但中国风企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并未就此止步。面对构造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构网型技术,远景已先行先试,引领探索。系统定义设备,远景也愿意协同系统设计者持续完善和进化,大步向前,共同成长。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0021.shtml
相关报告
  • 《华为数字能源以全场景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迈入全面构网时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08
    • 在Intersolar Europe 2025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光储融合,智构未来”的智能光伏战略和新品发布会,吸引约300名全球客户和伙伴共襄盛举。此次发布会聚焦全场景构网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布面向大型储能电站、微网、工商业和户用场景的新一代构网型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引领新能源行业迈入全面构网时代。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发布智能光伏战略目标与价值主张。他表示,华为智能光伏将坚持战略目标:聚焦4T技术融合,推动“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构建;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通过无处不在的构网、从芯到网的安全、一个平台满足所有商业模式的三大价值主张,加速100%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进程。具体来说: 1. 无处不在的构网:构网在发输配用过程中无处不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长久稳定; 2. 从芯到网的安全:安全贯穿储能系统的每个环节,保障设备、人身、资产安全; 3. 一个平台满足所有商业模式:在硬件层面,支持灵活的扩展能力和C-rate平滑演进特性;通过AI加持的光储协同管理平台,可在多种商业模式下实现发电量预测与运行策略自动寻优。 与此同时,华为智能光伏坚持高质量战略和开放生态建设,携手伙伴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伙伴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构网型储能领域总裁郑越发布了新一代全场景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包含电站和工商业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新品。针对目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稳定性带来的挑战、储能安全等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华为以全场景构网、从芯到网安全、全生命周期经济、全链路数字化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定义构网能力的黄金标准:构网型储能应具备贯穿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全场景、全工况、全生命周期的构网能力。 在中东红海之滨,1.3GWh储能和400MW光伏项目采用大规模构网技术,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光储微网电站,实现城市100%新能源供电,至今已连续稳定运行超18个月,提供绿电超10亿度。中国西北部采用华为智能光储系统的西藏开投阿里改则30MW光伏和6MW/24MWh储能电站,在高海拔(约4,600米)、极低温、弱电网场景下全容量构网运行,光伏发电出力可从1.5MW提高至12MW,提升光伏消纳75%。据电站统计,10天内有效支撑电网30多次。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以电力电子技术重构储能价值边界,用数字智能守护电网安全稳定,正在全球范围内书写新能源时代的全面构网新篇章。 此外,华为数字能源以从芯到网的六大安全设计,重新定义储能安全,将储能的安全防护体系从行业主流的箱级升级至更精细化的电池包级热失控不扩散,真正实现储能防护单元越小越安全,结合BMS全链路多维度智能诊断,全面提升系统主动安全能力,以极致安全为储能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华为数字能源户用智能光伏业务总裁孙权发布户用光储全新家庭能源管理解决方案6.0,从绿色发电到智能用电全面领先,引领家庭能源管理。其中,新品户储LUNA S1-7kWh以业界领先的15年质保、相比业界多40%+的可用电量、按需扩容能力最大可到252kWh、灵活适配家庭和小型工商业场景,成为全场亮点。华为户用光储方案以硬核实力,成为全球390万家庭和3万安装商伙伴的坚定选择,从意大利米兰的零碳小屋到瑞典的光伏小镇,华为户用光储方案助力从零碳家庭的能源独立走向能源社区的互联互济。 华为智能光伏深刻践行战略目标,重塑新时代全场景构网标准,以全面构网和高质量为全球客户和伙伴打造超越期待的全场景智能光储解决方案,助力加速全球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
  • 《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人工短路试验在新疆完成》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3-06
    • 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人工短路试验在新疆完成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翟文辉?? 2024/3/4 14:18:59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国家电网SVG电力系统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近日,在新疆昌吉220千伏木垒大石头南风电汇集站, 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完成国内首次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 SVG )人工短路试验。本次试验是继新疆阿克陶光伏汇集站构网型电化学储能人工短路试验后的又一次技术验证,是支撑新能源电源友好并网、探索“构网型+”技术的新尝试。 截至2023年年底,新疆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6000万千瓦,约占全疆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5%,成为第二大电源。针对新能源超高占比接入产生的低惯量等问题,国网新疆电力积极开展“构网型+”技术研究。 为确保此次试验顺利完成,试验团队基于 电力系统 全数字仿真平台(ADPSS)搭建了试验厂站的精细化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完成构网型SVG系统级安全稳定特性和主动支撑能力分析,制订与风电功率预测相结合的试验方案和风险控制预案,完成人工短路、过载能力等11项试验内容。试验团队通过此次试验积累了国内首套构网型SVG设备的试验响应数据,丰富了构网技术的试验成果,为后续深入研究构网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