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者开发蛋白酶定制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1-03-08
  • 美研究者开发蛋白酶定制方法
    2021年2月19日Science报道,博德研究所刘如谦研究团队为重新编程蛋白酶建立了通用平台,可以实现选择性地切割具有治疗意义的新靶标。
    蛋白酶高效、高特异性地切割蛋白质靶标的能力使它们在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BoNT是一类具有7种主要血清型的细菌毒素。BoNT包含通过二硫键连接的重链(HC)和轻链(LC)。HC包含受体结合域和膜易位域,LC是锌依赖性金属蛋白酶,靶向并选择性切割对于突触小泡胞吐作用必不可少的SNARE蛋白。BoNT LC蛋白酶的出色选择性对于其治疗应用至关重要,但目前BoNT的作用靶标非常有限。
    此次,研究者开发了具有阳性和阴性选择的噬菌体辅助蛋白酶进化系统(PACE),可以快速进化一类临床蛋白酶以定向切割非天然靶标。研究者将其成功应用于三种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NT)轻链蛋白酶。进化后蛋白酶特异性得到巨大提升(218倍到 11,000,000倍),并且可以保留其形成自我递送至初级神经元的全毒素的能力。
    该研究对蛋白酶重新编程实现切割全新蛋白质靶标,还完成了生物学经典挑战:设计可以穿透细胞的治疗方法,BoNT蛋白酶可以大量进入神经元,是有前途的潜在治疗方法。
                        吴晓燕  编译自https://www.technologynetworks.com/drug-discovery/news/tailoring-botox-proteases-to-target-new-proteins-345971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602850/
                                       原文标题:Phage-assisted evolution of botulinum neurotoxin proteases with reprogrammed specificity

相关报告
  • 《HIV-1 蛋白酶抑制剂奈非那韦可作为COVID-19类蛋白酶抑制剂》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0-02-24
    • 研究者采用基于结构揭示分子相似序列的策略,利用分子相似性搜索并以类蛋白酶单体的晶体结构为目标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生成性深度学习方法来设计针对 2019 -nCoV 3C 类蛋白酶的新型药物抑制剂。研究者发现,6 种药物 Nelfinavir、Praziquantel、Pitavastatin、Perampanel、 Eszopiclone 和 Zopiclone 具有良好的 2019-nCoV 3C 类蛋白酶结合能力。 而动力学和生化分析选出的四种药物是 Prulifloxacin、Bictegravir、Nelfinavir 和 Tegobuvi;通过进一步结合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的计算研究,研究者选定治疗 HIV-1 蛋白酶抑制剂奈非那韦(Nelfinavir)为最有希望的 2019-nCoV 类蛋白酶抑制剂。
  • 《美研究者开发“打孔卡”DNA存储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基于合成DNA的数据存储系统因具有超高存储密度和长期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现有方法都存在高成本、读写延迟和错误率的问题,使其无法与现代存储设备竞争,同时合成DNA也是一个主要瓶颈。 为了解决基于DNA的数据存储系统的诸多局限性,2020年4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打孔卡” DNA存储方法,即用“刻痕”模式标记现有的DNA分子来编码数据,而不是从头开始自定义合成DNA。“打孔卡”DNA存储方法体系包括一个写入单元和一个读取单元:写入单元包括提取用作记录介质的天然DNA寄存器识别适当的刻线位置,并通过位置代码对数据进行编码;读取单元包括dsDNA变性、文库制备和NGS测序,随后是读取比对和解码。与所有以前提出的基于DNA的数据存储方法不同,研究人员开发的新系统将信息存储在DNA分子的磷酸糖骨架中,而不是它们的序列内容中,同时该方法把现有的遗传物质当作类似于早期打孔卡片的纸张,酶作为“打孔的设备”,通过重新编程为通用的酶,并使用天然大肠杆菌DNA串,实现了一个基于DNA的存储系统。DNA“打孔卡”这种大分子存储机制的方法该无需合成DNA序列,显著降低了写入延迟、增加了测读精度,可以像“打孔卡”一样处理几乎所有DNA分子,该方法有望实现更低成本、更大容量的DNA存储。         宋琪 编译自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0510494_DNA_punch_cards_for_storing_data_on_native_DNA_sequences_via_enzymatic_nicking                               原文标题:DNA punch cards for storing data on native DNA sequences via enzymatic ni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