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批准转基因甘蔗进入市场》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Zhao
  • 发布时间:2017-06-12
  • 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近日表示,已批准全球首款转基因甘蔗进入市场。

    研发此款转基因甘蔗的巴西甘蔗技术中心表示,转基因甘蔗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相关基因,从而对螟虫产生有效的抵抗力。

    甘蔗技术中心的专家指出,螟虫是甘蔗种植中一种较为普遍并且危害严重的害虫,近几年,螟虫每年在巴西造成约50亿雷亚尔的损失(约合104亿人民币)。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占到全球甘蔗交易量的约50%,全国甘蔗种植面积为1000万公顷.

  • 原文来源:http://www.agri.sh.cn/njxw/nyxw/201706/t20170612_286731.html
相关报告
  • 《孟山都转基因大豆获欧盟进口批准》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dingqian
    • 发布时间:2016-07-26
    • 欧盟委员会上周五宣布,已批准进口孟山都研发的Roundup Ready 2 Xtend转基因大豆,同时还宣布批准拜耳的一款转基因大豆产品。 欧盟方面的官员表示,这两种大豆已经通过了一项全面的授权程序,其中包括由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进行的一项科学调查等,这项授权的期限为10年。这两款转基因大豆将被允许在食物或动物饲料中使用,但不得用于种植。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这些转基因作物所生产的任何产品都将受制于欧盟严格的标签和可追溯性规定。”在此之前,欧盟每年都进口数千万吨转基因作物和产品,但只限于在动物饲料中使用。 孟山都在上周五表示,该公司计划于2017年在美国全面推出Roundup Ready 2 Xtend大豆。Roundup Ready 2 Xtend是孟山都开发的一种可同时耐草甘膦和麦草畏的转基因作物,今年开始首次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孟山都预计,到2019年这种新型大豆将占到美国大豆播种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目前该品种大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
  • 《多国批准转基因种植食用饲用,专家:研发推广越早获益越多》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dingqian
    • 发布时间:2018-01-18
    • 韩国批准了3种转基因玉米和1种转基因大豆的食用、饲用许可,阿根廷批准了转基因大豆SYN-000H2-5的商业化种植,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批准了3种转基因土豆的食品、饲料和种植用途……1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获悉,2017年,多个国家批准了多个转基因品种或进行商业化种植或食用或饲用。 “这些审批,继续表明了转基因技术给农作物带来的优良性状不可替代,研发和推广转基因作物越早获益越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阿根廷引入双抗品种大豆应对欧盟 澳新批准转基因水稻用于食品 2017年11月17日,阿根廷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大豆SYN-000H2-5的商业化种植,该转基因大豆同时耐草甘膦和HPPD类除草剂(如氟磺胺草醚)。 “阿根廷引入的抗草甘膦和抗HPPD类除草剂大豆是双抗品种,是去年在面对欧盟为草甘膦是否继续使用争执不下时的积极对策,假如欧盟禁止草甘膦,阿根廷可以不以草甘膦除草而直接换为氟磺胺草醚为除草剂生产转基因大豆,以确保出口获利。因为阿根廷每年向欧盟出口大量豆粕,仅2017年前9个月就超过了790万吨。”姜韬说。 另据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9月29日消息,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通告批准转基因油菜MS11用于食品,该转基因油菜具有抗草铵膦除草剂和雄性不育性状。本次申请由拜耳公司于2016年12月9日提交。澳新食品标准局经过风险评估认为,转基因油菜MS11用于食品,其安全性与普通油菜没有区别,因此批准其应用。该局还批准了转基因油菜NS-B50027-4用于食品。 此外,该局12月20日还发布通告,批准国际水稻研究所转基因水稻GR2E用于食品,该转基因水稻富含β胡萝卜素。 姜韬认为,这尤其值得赞赏。“尽管澳大利亚不是维生素A缺乏症普遍的国家,但这样做应是表明了一种态度——对黄金大米科学性安全性进行支持并提倡推广,这也为维生素A缺乏症形势严峻的国家做出了示范。”他说。 转基因甘蔗商业化让巴西避免损失 CTC20 BT为首个获得商业转基因甘蔗品种 据巴西甘蔗行业协会网站2017年6月8日报道,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已经批准了由巴西甘蔗育种技术公司CTC研发的转基因甘蔗CTC 20 BT的商业化,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化生产许可的转基因甘蔗品种。 “巴西是自主进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一个将转基因甘蔗产业化的国家,这有可能为其减少甚至避免每年20多亿美元的甘蔗螟虫造成的巨额损失。这种结合本国国情,积极研发和产业化自主转基因作物的做法,值得肯定。”姜韬说。 实际上,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全国甘蔗种植面积为1000万公顷,占到全球甘蔗交易量的约50%。甘蔗螟虫是影响巴西甘蔗产业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22亿美元,批准的转基因甘蔗可以抗甘蔗螟虫(小蔗螟)。 在提交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之前,转基因甘蔗CTC 20 BT已经完成了对环境、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安全评估。 加工研究证明,从转基因甘蔗中获得的糖和乙醇与从传统甘蔗中提取的糖和乙醇是完全相同的,CTC 20 BT甘蔗中的Bt基因和蛋白质在从甘蔗获得的糖和乙醇中并不存在。 此外,环境研究也没有发现该转基因甘蔗对土壤组成、甘蔗生物降解能力或昆虫群体(甘蔗螟虫除外)有负面影响。 转基因作物主要是美国研发产品 我转基因作物产业应在多国竞争中成长 除此以外,在过去的3个月,2017年12月,韩国新批准了3种转基因玉米和1种转基因大豆的食用、饲用许可;2017年10月23日,新加坡新批准了7项转基因产品用于食品或食品原料,截至目前,新加坡共批准了32项转基因产品用于食品或食品原料;欧盟委员会更是在2017年底批准了6种转基因生物产品用于食品或饲料。 去年更早一些,2017年7月31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批准了3种转基因土豆的食品、饲料和种植用途,这些转基因土豆能够降低丙烯酰胺,减少黑点瘀伤,抵抗马铃薯晚疫病;2017年3月30日,马来西亚资源和环境部批准了3种拜耳公司研发的转基因棉花的食用和饲用许可,其中2种棉花具有抗虫和耐除草剂复合性状,一种棉花具有耐除草剂性状。 “新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应用中主要还是来源于美国的种子巨头研发的产品,面对跨国公司不断推出转基因作物并占据国际粮食市场的现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新技术市场规律从来是这样,停滞或观望只会把市场拱手相让,这是没有出路也没有退路的。”姜韬说。 姜韬说,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棉花后来居上就是一个突出重围的典型案例,因此要有信心让我国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成长壮大,为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