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物院构建喹喔啉并三氮唑衍生物骨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 malili
  • 发布时间:2017-07-26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研究组在利用官能化异腈参与的串联反应构建喹喔啉并三氮唑衍生物骨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化学通报》(Chem. Commun. 2017, 53,1305-1308.)上。

      近年来,随着click反应的发现和不断的发展,利用叠氮类化合物高效地构建三氮唑类化合物,已经成为有机合成中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许多有潜在生物活性的三氮唑化合物,以其优良的药理学性质,在抗癌药、抗结核药、抗菌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是近年来有机合成中的热点领域之一。另外,异腈作为一氧化碳的等电子体,在合成杂环化合物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通过设计官能化异腈来构建杂环化合物近年来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朱强研究组相继发展了利用钯催化的联苯异腈合成菲啶衍生物(J. Org. Chem. 2015, 80, 2223-2230), 钯催化的α异腈乙酰胺的环化反应合成2-取代噁唑(Chem. Eur. J. 2014, 20, 11220-11224), 钯催化的亚胺基Heck反应合成环状酮亚胺衍生物(Org. Lett. 2016, 18, 3074-3077)。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组最近又发展了利用官能化的异腈芳基叠氮-异腈,铜催化的串联反应合成1,2,3-三氮唑[1,5-a]喹喔啉骨架的新方法,为探究设计新的药物分子,继而获得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等提供思路。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制备的1,2,3-三氮唑[1,5-a]喹喔啉衍生物可以在铑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转化得到有价值的喹喔啉类化合物(Scheme 1)。该方法在今后合成具有喹喔啉并三氮唑衍生物杂环药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1532009, 21472190和 21272233)以及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2014A030313796)的资助。

  • 原文来源:http://www.gibh.cas.cn/xwdt/kydt/201703/t20170317_4760102.html
相关报告
  • 《广州生物院在利用官能化异腈合成氮杂环化合物再次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7-07-26
    • 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杂环化合物往往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展高效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过渡金属催化和自由基化学的快速发展,异腈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异腈作为一氧化碳的等电子体,在合成杂环化合物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通过设计官能化异腈来构建杂环化合物近年来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杂环分子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在杂环分子的高效设计合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团队采用新的策略,即利用设计官能化异腈,通过金属催化的异腈插入,自由基环化串联反应等策略设计合成了多个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杂环化合物。这些方法普遍具有良好的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极大地提高了它们的合成效率,为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利用这一策略,研究团队从邻叠氮芳基异腈通过脱氮亚胺自由基环化串联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取代的苯并咪唑衍生物(Org. Lett.2017,19, 3223-3226);利用邻叠氮芳基异腈通过铜催化的串联反应合成1,2,3-三氮唑[1,5-a]喹喔啉骨架衍生物(Chem. Commun.2017,53, 1305-1308);通过钯催化的烯胺的β-位选择性C(sp2)-H键活化/异腈插入合成N-乙酰基烯酰胺衍生物(Org. Chem. Front.2017,4, 1103-1106);此外,研究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利用去对称化策略,通过钯催化的不对称亚胺钯化/碳氢键活化反应合成了含手性季碳的3,4-二氢异喹啉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很高的收率(最高达99%)和ee值(最高达92%) (ACS Catalysis,2017,7, 3832– 3836)。更重要的是,该反应产物通过选择性还原能够得到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的3,4-二氢异喹啉衍生物。这些手性衍生物在药物筛选和配体设计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以上这些合成方法的建立,为今后高效地设计合成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药物分子奠定了基础。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2233, 21472190,216722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57309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S2011020000806,2014A030313796)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项目资助。
  • 《广州生物院在官能化的异腈用于含氮杂环的合成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4-06
    •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往往含有杂环子结构,其中含氮杂环出现的频率最高,杂环的种类也最丰富。因此,发展高效的含氮杂环的构建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研究的热点,在现代药物研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钯催化的异腈插入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极大地丰富了异腈这类结构特殊的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但是,在大部分的环化反应中,异腈仅仅是作为C1合成子参与反应,异腈基团中的氮原子并没有参与杂环的构建。而利用官能化异腈的策略,让异腈分子内的官能团进一步和异腈插入所产生的亚胺钯中间体反应,进而环合,这样异腈基团中的氮原子就参与了含氮杂环的构建。这一策略充分利用了异腈相比较一氧化碳CO所具有的结构上可以多样性官能化的独特优势,可以极大地丰富所构建含氮杂环的结构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课题组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利用官能化异腈的策略,为结构丰富多样的含氮杂环的合成提供了新颖高效的合成方法。他们将酰胺官能团和异腈连接,分别合成了多取代噁唑环(Chem. Eur. J. 2014, 20, 11220)、2,2’-双噁唑杂环(Org. Chem. Front. 2014, 1, 1285);从联芳基异腈出发,通过钯催化或者自由基途径的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的异喹啉和氮杂菲(Org. Lett. 2014, 16, 2546; J. Org. Chem. 2015, 80, 2223; Org. Chem. Front. 2017, 4, 1768);将叠氮作为官能团和异腈连接,通过自由基途径,合成了一系列三氮唑并喹喔啉骨架化合物和2-位取代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Chem. Commun. 2017, 53, 1305; Org. Lett. 2017, 19, 3223);将烯烃作为官能团和异腈连接,合成了5/6/7元环内亚胺(Org. Lett. 2017, 18, 3074);利用色胺衍生的异腈类底物通过钯催化的亚胺基环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b-咔啉类化合物(Org. Lett. 2017, 19, 5577)。最近,朱强课题组又以2-异氰基-2,3-二芳基丙酸酯为官能化的异腈原料,通过配体和反应条件的调节,成功地实现了钯催化的选择性碳氢键活化/亚胺基环化反应,可以高选择性合成不同的环状亚胺产物。当使用大位阻的nBuAd2P作为配体时,得到的是含有季碳中心的六元环的3,4-二氢异喹啉衍生物;而使用双膦配体DPPB时,则得到五元环的1,1-双取代的1H-异吲哚结构。在暨南大学的李娟教授的帮助下,通过DFT计算证实了这一配体控制的选择性反应是反位效应的结果。这一成果在线发表在《有机化学快报》上。 这些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科学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