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下调油价预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13
  • 因新冠疫苗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极大的提振了市场乐观情绪,油价周二 (11月10日)延续涨势。不过当前投资者仍忧心欧美经济受疫情冲击恐影响近期需求,油价上行动能受限。截至发稿,美国WTI原油12月期货收涨1.07美元,涨幅2.65%,报41.3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1月期货收涨1.21美元,涨幅2.85%,报43.61美元/桶。此前交易日,美油收涨3.15美元,涨幅8.48%,报40.29美元/桶;布油收涨2.95美元,涨幅7.48%,报42.40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1.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索罗金周一表示,确信石油需求将会恢复,全球石油需求将在未来2-3年内恢复到1亿桶/日,俄罗斯是能源市场上负责任的参与者。现在讨论诺瓦克升任副总理对俄罗斯同欧佩克关系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在目前的油价下,高成本项目很难看到石油产量增加。由于投资减少,存在供应紧张的风险。至少在未来10-15年,我们将看到石油需求增长。航空旅行不会在未来两年内完全恢复。 2.据美联社周一报道,美国药厂辉瑞及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合作研发的核酸RNA疫苗在大规模试验中阻止了90%的感染。不过辉瑞表示,初步数据显示,测试中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效,但不表示短期内疫苗就可以面世。现在的数据有助于向美国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疫苗,进一步测试仍在进行。 3.欧佩克原计划从明年1月开始放松本轮减产。就目前来说,这个计划仍然有效。但欧佩克成员国和分析人士一直表示,欧佩克可能会延长实施这一计划。目前的封锁正威胁着石油工业的结构,一些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没有在上一轮封锁和需求低迷中幸存下来,未来可能有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倒下。

    基本面利空因素: 1.周二,国际能源署(EIA)公布了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EIA将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调整至-861万桶/日,此前为-862万桶/日;将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调整至589万桶/日,此前为625万桶/日。预计2020年布油价格为40.61美元/桶,此前预期为41.19美元/桶。预计2021年美油价格为44.24美元/桶,此前预期为44.72美元/桶。预计2020年美油价格为38.24美元/桶,此前预期为38.76美元/桶。 2.接近欧佩克的消息人士称,欧佩克的主要成员国担心,随着拜登当选为美国总统,欧佩克+联盟可能重新面临压力。而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从批评欧佩克,到帮助实现了创纪录的减产。拜登支持缓和同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关系,这将导致原油供给增加,原油价格下滑。另外,拜登已经将俄罗斯列为美国最严重的全球威胁,可能会迫使俄罗斯退出欧佩克+减产协议的风险。 3.据Worldometers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1月11日02时21分,全球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达5155万例,新增306693例至51559764例,死亡病例达127万例,新增5282例至1274262例。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的国家增至56个。此外,黎巴嫩和委内瑞拉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9万。美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达1045万例,新增30866例至10452892例,占全球确诊病例的近五分之一;死亡病例达24万例,新增392例至244841例,占全球死亡人数的近五分之一。

    机构点评: 1.花旗集团的分析师也仍保持谨慎情绪,称2021年国际原油供需两线的消息面前景对于油市多头而言仍然严峻。虽然疫苗研发正在取得突破进展,但是实现全民免疫仍是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此之前,疫情仍会进一步扩散。与此同时面,许多行业,如航空和旅游业,已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后全民重挫,即使疫情消失,面对市场的新常态,其也料难立刻恢复,这对油市需求仍将构成持久的拖累。而与之相反则是,欧佩克+各国在2021年进一步恢复产能也将是势在必行的预料中状况。 2.全球最大的独立石油交易商Vitol Group表示,到明年北半球的秋季,石油需求应可以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Vitol的首席执行官Russell Hardy周二表示,为抗击疫情,封锁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活动减少的局面到明年第四季度将得到足够缓解,从而将石油需求提升至每天约1.01亿桶,目前全球单日石油需求约为9600万桶,不及新冠疫情爆发前2019年底的高点1.02亿桶/天。Hardy预计,如果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欧佩克+暂缓拟议的增产计划,那么未来5个月,石油库存将减少1亿桶。Hardy表示,2021年,油价将需要升至50美元/桶,才能平衡市场,消化过量库存。

相关报告
  • 《国际能源署下调2019、2020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15
    • 据2019年10月11日巴黎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在其最新一期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把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10万桶至100万桶和120万桶。 对2019年的下调主要反映了一种技术调整,因为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在2018年的需求增加抑制了今年的增长数字。对于2020年,这一下调反映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前景有所下降。 IEA表示,今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将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在今年上半年,需求同比增长了42.5万桶/天,这是自最近一次衰退以来最弱的需求增长。然而,今年下半年,IEA预计需求将增长157万桶/天,近期的数据支持了这一预测:非经合组织国家需求增长在7月和8月分别是100万桶/天和150万桶/天,中国需求增长稳健,同比增幅超过了50万桶。经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需求仍处于相对疲弱的状态,今年下半年同比增长有所恢复,这得益于2018年下半年的基数较低。需求还受到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支撑,布伦特原油价格较去年同期水平下跌了30%以上。 由于全球GDP增长预期下降,IEA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到了120万桶/天。
  • 《两大能源机构下调今年石油供应过剩预期 油价全年怎么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14
    • 受以中国为代表的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需求增长拉动,市场正在重新评估对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的预期。 当地时间2月13日,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披露2月石油市场报告,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从此前预测的105万桶/日上调至110万桶/日,高于2024年每天87万桶的石油需求增幅。IEA表示,中国将成为今年推动全球石油需求的最大增长极,与此同时,印度和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经合组织的需求量预计将在2024年小幅增长后结构性回调。 在供应方面,IEA预计受美国石油产量增加影响,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量有望增加约160万桶/日,产量增速超过2024年,但仍低于2023年每天200多万桶的增幅。 IEA强调,由于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对产量配额的遵守情况有所改善,将慢慢降低市场对今年石油供应过剩的预期。OPEC+至今已执行了两年多的减产政策,并将于今年4月开始逐步退出减产。但IEA估计,“为了保障石油市场稳定”,OPEC+难以大规模退出减产政策,预计今年OPEC+供应量将小幅增加14万桶/日,而非OPEC+产油国将引领140万桶/日的供应量增幅。 对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有较强劲增长预期的还有OPEC,该组织在2月12日披露2月石油市场报告,预测2025年、2026年石油消费量均将增长140万桶/日,基本持平于其在1月的预测。而在2024年,该组织曾连续六次下调其对石油需求的增长预期。 OPEC指出,受工业、建筑、农业发展需求带动,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今年将引领约130万桶/天的消费需求,主要由中国推动,此外还包括印度、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地。从产品看,受航空和公路交通需求支撑,航空煤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预计将推动石油消费增长。 而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看来,由于美国和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高于先前预期、OPEC+今年4月开始增产以及全球石油需求仍然疲软,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供应过剩情况将更加严重。EI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长160万桶/天,之后到2026年放缓至100万桶/天;石油消费增长继续低于疫情前水平,预计2025年新增全球石油需求140万桶/天,2026年降至100万桶/天。“一旦OPEC+从今年4月开始增产,全球石油库存将开始增加,加上全球石油需求仍相对疲软,预计2025年下半年全球石油将累库90万桶/天。” 基于上述判断,EIA预计布伦特油价将从2025年一季度约77美元/桶降至12月的72美元/桶,2025年均价约74美元/桶,至2026年继续下跌至66美元/桶。 综合上述三大机构市场报告可以看出,中国等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仍将是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但今年4月,OPEC+将以何等规模退出减产政策,供应量得以多大程度增长,仍是影响市场基本面的较大不确定因素。 此外,亦有行业人士提示,需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对今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中金大宗商品分析师郭朝辉表示,美国对外加征关税及其余国家的反制举措对原油市场的短期影响可能表现在区域价差和贸易转向,对全球原油供应的实际影响有限。但是站在中长期视角,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在拖累可能压制石油需求增长前景,或对市场情绪形成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