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已通过一项计划,将于2026年采用“订阅开放”(Subscribe to Open,S2O)模式实现其旗下期刊全面开放获取。
根据2025年7月通过的计划,订阅皇家学会期刊的图书馆将被邀请通过续订支持2026年的“订阅开放”计划。只要足够多的图书馆继续订阅,这些期刊将在当年转为开放获取模式。
这项计划将使8种世界级订阅期刊,包括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同行评审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A and B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实现在线免费获取,并取消作者发表费用。
皇家学会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推行这项计划,同时继续与图书馆、研究机构和联盟合作建立“阅读与出版”协议,为开放获取提供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2025年,学会已与巴西高等教育人员促进会(Coordena??o de Aperfei?oamento de Pessoal de Nível Superior,CAPES)达成“阅读与出版”协议。该协议允许CAPES下属机构的巴西作者在皇家学会期刊(包括两种开放获取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和Open Biology)上发表论文而无需APC费用。
皇家学会出版总监Rod Cookson表示,“‘订阅开放’将帮助我们更快速、更公平地完成转型,也是我们开放获取征程现阶段的最佳路径。最重要的是,这将通过惠及全球更多读者和更广泛的研究群体,使学会期刊在未来更具影响力。”
皇家学会副会长、出版委员会主席Mark Walport FRS教授表示,“皇家学会拥有变革性科学出版的悠久历史。这项提议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举措,连同学会正在进行的‘科学出版的未来’评审工作,将继续延续自1665年创办世界首本科学期刊以来在学术传播领域的创新传统。”
近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谢国华副研究员当选2020年度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F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成立于1841年,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学会之一。学会每年根据专家推荐,遴选英国及国际上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为推动化学科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为其会士。
图片
谢国华博士一直从事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的交叉学科研究,博士期间师从我国有机光电子先驱之一刘式墉教授,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及有源显示集成技术研究。博士毕业后,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弗劳恩霍夫光子微系统研究所研究OLED的高温稳定性,2013-2015年间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开发面向皮肤癌治疗、具备空间相干特征的OLED。2015年被引进到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开展交叉学科研究。
谢国华曾作为核心技术攻关成员,研制了我国第一款320*240OLED微显示原型样机,填补了国内当时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入职武汉大学以来,面向我国有机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聚焦新材料、新器件结构、新工艺,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国化学会志》(JACS)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英交流合作项目、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等10多个项目。担任SCI期刊《分子》(Molecules)、《化学前沿》(Frontiers in Chemistry)客座编辑/编委,《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仲裁委员,EI期刊《发光学报》青年编委;近三年连续被科睿唯安Publons平台评选为物理、材料科学、交叉学科领域的Top Reviewer;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数十次。谢国华积极推动与国内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曾受邀前往德国总统府、英国皇家学会、英国驻华大使官邸、英国杜伦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进行交流,推动中外学术和文化的传播。同时应邀担任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